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宁鹏刚:激活历史──高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何成刚:培养史料探究能
陈志刚:与郭秀平老师商
何成刚:比较与思考——
何成刚:海峡两岸历史教
何成刚:《诗经》之《硕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一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二
何成刚:人民版必修第三
最新热门    
 
何成刚:民国历史教科书“专题历史知识体系”设计的探索

时间:2009-10-18 17:22:25  来源:何成刚
 

 

民国历史教科书“专题历史知识体系”设计的探索

 

何成刚

 

《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1期

 

在课程史上,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在争论中大致形成了“直线式”和“圆周式”两种主张。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圆周式则要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难度。

 

众所周知,直线式与圆周式的历史知识体系设计各有利弊。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圆周式则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显然,任何一方的长处恰恰是对方的弱点。比如直线式的历史知识体系,弊端就很明显,因为并不是全部学生都要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学生历史知识结构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往往以世界史知识为主。所以,无论是在初中历史教科书还是高中历史教科书,国史和世界史知识,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希望在初中和高中分别学习不同的历史内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直线式历史知识体系的致命缺陷。而且,这种知识体系的设计没有考虑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特殊性,只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更缺少考虑历史教育在不同学习阶段上的特点。

 

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无论如何都会重复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重复。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重复绝对不是以往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知识体系上的重复。

 

实际上,无论是民国还是新中国,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知识体系设计上,基本上都是“通史”类圆周式设计[1]。对于这种设计的不足,不只今人颇有非议,早在民国时期,就有许多学者和历史教科书编写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今天的历史教育改革者绝不能对此不予重视。本文之意,即在于对此做一个历史考察。

 

(一)学界对“通史”类圆周式设计的批评及设想

 

高中历史课程是随着1922年“新学制”颁布之后开始设置的,然而问题亦随之而来,那就是在小初高历史教科书中,编者多采用“通史”类圆周式的知识体系。在使用过程中,研究者们发现了“通史”圆周式设计的不足,即小初高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缺乏差异,初中重复小学,而高中又重复初中。于是开始反思,希望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弊端。在学者们看来,尤其是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应体现出区别来。学者郑鹤声就指出,国史教科书编制“向来没有注意到各阶段的衔接问题,这是在教学上感到最困难的一点。一部初中本国史教科书,从三代说到民国;一部高中的本国史教科书,也是这样,不过材料比较增多一点,说明比较详细一点,更没有其他的区别了!”[2]

 

郑氏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何炳松为商务印书馆编写的初高外国史教科书[3]说明郑氏所言不虚。比如,何氏《初中外国史》共120节,而在相同教学时间内《高中外国史》不但包括了《初中外国史》的内容,还增补了大量的历史内容,全书内容高达200节。

 

学者黄莊鋆的看法与郑氏颇为类似。黄氏认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皆采用同心圆制,即高中不过将初中内容扩大。针对这种弊端,黄氏指出:初中按朝代划分,注重史实叙述,使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高中除将初中教材的范围扩大,并着重于因果关系的推求外,“宜将同性质的史实,分类叙述”[4],不宜有朝代的划分,使学生对于某种史实,得有上下连贯的正确知识。黄氏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设想,已带有专题性质。不过该历史专题的分类标准,黄氏并没有说明。

 

学者薛克柽也认为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简单重复“是最不妥善的办法”。他提出三点有力质疑:第一,若以为高中需要详细的一部历史教材,而高中学生已经过初中阶段的,则初中所读的三年历史,岂不都是浪费了。若承认初中基本上都学过了重要的基础知识,则何必再花三年的高中时间,以重复复习,“并且还抛开于其他更重要的历史需要方面而不做呢?”第二,高中学生需要的并不都是增加一点材料的历史知识,他们已都有相当的历史基础,他们需要如何与大学历史课程相衔接,作专门别类的研究,如何作历史的考证的工作,如何整理过去的史料与搜集。故简单地说,现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取材与编制,是不适合于高中学生的需要!第三,重复的教学内容,学生极感枯燥无味。历史功课自然变成敷衍学科[5]

 

 

 

与黄莊鋆所建议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应“分类叙述史实”的设想相似,薛氏也认为,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宜采用纵的编制”,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应采用横的编制”。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已有“纵”的历史概念,那么,“这种横的编制方法则以单元式的问题为中心,使在方法上形式上以及教学上都避免枯燥重复之弊。”[6]譬如保甲、兵制、赋税、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九一八问题等,都可以研究。同时亦可培养学生的自动研究。可见,薛氏的设想较为具体,以某个历史“问题”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以学生的自动学习探究为主。

 

综上所论我们可看出,学人们在应采取何种措施,以克服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重复问题上,提出了有价值的设想,并达成普遍共识。主要表现在,高中历史教科书应采取专题或问题的知识体系设计,至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通史知识体系,大多学人基本上表示认同[7]

 

高中历史教科书应采取专题或问题的知识体系设计,自然是很有创见的设想。然而,较小学历史教科书,初中历史教科书圆周式“通史”知识体系是否就是一种完善的知识体系?从民国时期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来看,有些编者已经突破、甚至发展了学者们如上的认识,并得到了社会及学校的认可和欢迎。傅运森、朱经农等编写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陆光宇编写的《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

 

(二)《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初中中外史合编知识体系设计上的创新

 

傅运森、朱经农等编写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8],可以说是民国出版的最早以专题为主要特色的中外史合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该历史教科书显然系遵循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纲要》中的历史教育精神而编写的。该“历史课程纲要”主张应编写不分国界的、又以国史为主的混编世界史。正如该“历史课程纲要”所说的:“中学历史,向分本国史世界史二部。今为使学生明了世界人类生活共同演进状况,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起见,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于中国部分,特加详述;使学生对于本国历史,得因比较而益审其在世界史中之地位,似较分授之制为善”。鉴于此,《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编者在“编辑大意”也宣扬其撰述的理念是“打破朝代的、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

 

该书内容中,“第1编”和“第2编”简要叙述的是历史入门的基础知识,如:历史的定义、地域和年代、人类出生、人类种族分布。其它内容是由5大专题组成,分类叙述。显然,编者无疑是考虑到了小学阶段国史和世界史系分别讲授的实际,因而采取中外史融合的专题叙述思路,较好克服了学习内容上简单重复的弊端。内容如下:

 

 

第3编:人类生活状况的变迁

第4编:人类信仰的变迁

第5编:人群组织的变迁

第6编:人类思想的变迁

第1章

概论

概论

概论

概论

第2章

游牧

拜物教

家族和部落

东方的思潮

第3章

农业

多神教

国家和政体

西方的思潮

第4章

商业

一神教

 

 

第5章

工业

 

 

 

 

第7编“人群的斗争与连合”为全书的核心,共16章,较第3、4、5、6编的总和15章还多1章,表明该书以政治史为主。依编者的初衷是不分国界的,但是严格看来并非完全如此,该编分为国史和世界史(以欧洲史为主)两大部分,还是比较突出国史尤其是近代史的内容。内容如下:

 

 

第1章:概论

 

甲:东方之部

第2章:中国古代斗争与秦的统一

第3章:汉唐的武功

第4章:中国东北民族的优胜

第5章:西力东侵

第6章:中日战争及日俄战事

 

 

 

乙:西方之部

第7章:希波战争

第8章:罗马帝国的兴亡

第9章:回教西侵及十字军

第10章:百年战争及新旧教战争

第11章:美洲战争

第12章:拿破仑战争与德国统一

第13章:非洲战争

第14章:巴尔干战争

第15章:欧洲大战争

第16章:国际联盟及华盛顿会议

 

第8编是“中华民国”,分别叙述“民国的建设”、“教育”、“财政”、“实业交通”、“外交”等,为断代史的编写体例,虽然编者此举与全书专题论述思路有些格格不入,但其目的在于强调本国史的“最近”发展,加强中外史合编里国史内容的比重,体现历史教科书的时代性,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今天看来,《新学制历史教科书》在知识体系上的探索基本上是成功的,颇受当时学校欢迎。尽管后来有学者对这种编排的做法提出质疑:“傅运森君所编的,是要打破朝代的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这种混合的历史,尤不适于初中程度。就初中学生的生理上言之,不应有此种混合复杂的组织,因为学生的年纪实在太轻,对于本国史的情形,当属难懂,又何能记及中外混合的历史”[9]。然而如果我们从该历史教科书的发行量就可消除这种质疑。历史教科书最早由商务印书馆1923年2月初版的,笔者所见到的该历史教科书上册为1926年8月的第90版,下册为1926年6月55版。再说,这本历史教科书虽然采用中外混编的设计,不过由于其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在小范围内使用已被实践证实是可行的。

 

建国后我国学者在尝试中外史合编时,发现初中生由于历史知识不牢固而难以接受中外史贯通的体例,导致中外史初中采用分编,高中尝试合编,取得了积极成果。可是要指出的是,建国后中外史合编采用的是通史体例,而非专题体例。今天初中历史教科书能否借鉴《新学制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值得一试。

 

 

 

(三)《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初中本国史知识体系设计上的创新

 

担任北师大附中历史教员的陆光宇编写的《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0],在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国史知识体系的设计上,大胆创新,采用了专题的形式来论述国史的发展进程,与同时期初中历史教科书大多采用通史体系相比,无疑是独树一帜。可以说,这是民国时期笔者所见到的唯一的一本在初中以专题的形式来组织国史知识的历史教科书[11]。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初中历史教科书也是无一采用这种专题叙述的编写思路,其编写理念的创新可见一斑。《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的历史知识体系大致是这样的:

 

政治史是历史发展的“灵魂”,编者非常注重政治史在历史中的地位。全书分“总论部”和“分论部”。其中“总论部”,即政治发展史,主要叙述历代兴亡、政治变革为主。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世期等四个时期叙述从原始社会到民国建立以来的政治发展历程。比如“近世期”第2章“民国”,分别为“政府之组织”、“国会之召集”、“正式总统之选举”、“民国厄运及法律之争”,至于民国成立以来的学术、社会、制度、民族及经济等内容则放在“分论部”中论述。

 

“分论部”共有7章,以“民族”、“学术”、“宗教”、“社会”、“经济”、“法制”、“外交”等专题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叙述。内容如下:

 

 

第1章

民族融化

第2章

学术进展

第3章

宗教沿革

第4章

风俗变迁

第5章

实业发达

第6章

法制兴废

第7章

近世外交

第1节

 

汉族崛起

 

哲学、经学

 

佛教

 

礼仪

 

农业

官制

兵制

学制

共21节。涉及到了中英、中俄、中法、中日关系,边疆问题,20世纪末列强在华掀起的瓜分狂潮等。

 

第2节

汉族渐盛

科学、史学

道教

饮食

工业

田赋

第3节

他族侵入

文字及源流、文学

耶教

衣服

商业

刑法

第4节

 

汉族全盛

 

美术

 

其他宗教

 

居住

 

 

    

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1月初版以后,仅仅不到3年,到1928年时就已重印48版,可以想象,初中历史教科书采取专题知识体系设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其实是可以尝试的,这也是该书给我们的有益启发。

 

(四)《高中本国史》:高中本国史知识体系设计上的创新

 

由陆东平、朱翊新编写的《高中本国史》[12],则是笔者所见到的民国时期唯一的一本按照专题来叙述国史发展进程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正如陆朱二氏在该历史教科书“本册提要”中所指出的:“在这部书放到诸位手里之前,诸位对于历史的研究,已经下了五个年头的工夫;所以历史是甚么,在诸位的意识里,当然已经是很有把握了。但是,诸位以往所研究的,大概不外是集合零碎的片段的关于本国或外国的历史常识,也许还没有整块的提出一个中心问题,将这问题做经线,自古及今的贯穿下来,作一个系统的研究吧?这部书所能供献于诸位的,就在把本国史重要史料,分成五个中心问题——就是五根经线。……诸位因此对于本国史获得系统的认识,鸟瞰的了解,则可无疑。”

 

该书专题叙述的分类标准似乎受到了《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的影响,二者在专题分类标准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略有不同的是专题顺序。《高中本国史》的知识体系,分民族、政治、社会、学术、外交5编专题分别叙述。

 

“民族”编:部分克服了《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大汉族主义”的倾向,力图以“民族主义”为指导,从民族融合的视角较全面地叙述中华民族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远古民族接触的传说、汉族强盛与夷戎蛮狄、民族大融合与长城的始基、匈奴的盛衰、匈奴以外的民族和汉族的极盛、汉族的全盛、蒙古的全盛、汉族的复兴、满族的极盛、回苗之乱和太平天国、现代的民族等。

 

“政治”编:以“民权学说”为指导,系统论述了中国的政治变革与发展。主要内容包括:初民领袖与国家组织、君位世袭与贵族革命、专制政体的确定与平民革命的成功、隋唐盛世的政治与科举制度、北宋的政治与王氏的新法、元代的政治与平民革命、君权的极盛与朋党的倾轧、清代的治乱、维新变法、民族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帝制运动与复辟、国民革命的大开展、最近的政治组织等。

 

 

 

“社会”编:基本囊括《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中的风俗变迁、宗教沿革、实业发达、法制等内容,体现了“民生”学说。主要内容包括:有史以前社会生活的一斑、社会的原始组织、宗法与礼教、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与阶级制度、春秋战国的社会风尚、重势利与轻节气、佛教东渐与道教创始、魏晋南北朝的俗尚、隋唐交通事业的发达、中国法系的完成、宗教之争与外教续至、科举制度下的唐代社会、奴婢制和女性压迫、宋元明的社会风尚、衣食住行人生的大需要的沿革、近代中国的实业概况、社会改造运动、中山先生的社会建设等。

 

“学术”编,综述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主要内容有:学术的萌芽、先秦学术的繁兴、暴秦西汉的学术、魏晋南北朝的学术、宋学的创兴、宋元明的文学、汉学的兴起、旧学的隆盛与西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等。

 

“外交”编,旨趣与陆著相同,强调养成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主要内容有:中外国际关系的发生、清代最初的外交、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北方领土与南方藩属的丧失、中日战争与列强的角逐、庚子排外风潮、日俄之战与中国外交、欧战与中国、蒙藏交涉与最近的外交等。

 

由上可以看出来,民国时期国人在历史教科书“专题知识体系”上的探索是成功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与民国数以千计的历史教科书相比,这三本历史教科书在知识体系设计上的尝试可以说是开筚路蓝缕之风。尤其是后两种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已经突破了当时部颁历史课标初高中重复历史知识体系的束缚,其创新精神无疑是巨大的,深化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理论。

 

从他们的探索也可以看出,虽然在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设计上,采用的依然是“圆周式”的思路,而且表面上看,很多历史知识也是前一阶段已经学习过的,似有重复的嫌疑。但我们发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若干历史知识点的重复,不过由于编者别出心裁,使用专题或问题来对历史知识进行重新的“组合”,那么实际上已经构建了新的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很容易克服一般意义上初高中历史内容“通史”类圆周式的重复弊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体系的设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具体问题“上下连贯”的认识。

 

历史总会出现惊人的相似。我国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上,采用的恰好就是专题分类[13]。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别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选修课以“问题”为中心设置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专题模块。我们由此至少可以认为,在如何处理初高中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上,民国时期历史教学界如郑鹤声等人的理论探讨,还是陆光宇、陆东平、朱翊新等的实践探索,在近80年后的今天,终于在高中历史课标里得到了体现和发展。[14]



[1] 例外的是,在我国1958年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由于受到政治上“多快好省”的影响,圆周式的历史知识体系被批评为“少慢差费”,所以导致在初中开设中国历史,高中开设世界历史,一次讲完。这就是直线式的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设计。

[2] 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四:教材的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12月版。

[3] 何炳松:《初中外国史》、《高中外国史》,见刘寅生等:《何炳松文集》第5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 转自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四:教材的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12月版。

[5] 转自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四:教材的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12月版。

[6] 转自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四:教材的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12月版。

[7] 在如何区别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上,学界意见比较丰富,比如有主张初中详今略古,高中则注重对各时代有深刻的平均用力的研究。比如钱穆就主张高中以政治史为主,以社会、学术史为附,而王惟诚则认为初中以政治史为主,高中以文物史为主。两位学者还进行争论。见钱宾四:《关于高中本国史教科书之讨论》,王惟诚:《复书》,皆见《大公报》1935年3月15日。不过,就总体讨论而言,主张专题或问题设计的影响颇大。

[8] 商务印书馆1923年2月初版,笔者见到的上册为1926年8月第90版,下册为1926年6月第55版。

[9] 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五:教科书的评论”,南京正中书局1936年12月版。

[10] 商务印书馆1925年1月初版,1928年第48版。

[11] 其实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初中历史教科书编写,也无一采用陆氏专题叙述的编写思路,其编写理念的创新可见一斑。

[12] 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

[13]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 历史总是在继承中向前发展的。读者可仔细将民国时期国人的探索和尝试与今天《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做一认真全面比较,自然会有更深的认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