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二单元介绍(3)

时间:2009-10-18 17:22:30  来源:姜守明
 


         选修2第2课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介绍
 
                         姜守明
 

一、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本课为《历史(选修2)》学习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的第2课,主要讲述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

    由于民主是一种体现多数人意志的政体形式,而维护这种政体的主张就是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下,民主是手段,平等是目的。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专制制度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占有主导地位,而民主制度存在的时间并不长。毫无疑问,专制主义是古代东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显著特色。就西方社会而论,民主制度仅存在于古希腊的少数几个城邦、罗马共和国,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共和国,加起来也只有三四百的历史。但是,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是互为表里的,有民主制度就有民主思想,没有民主制度就没有民主思想体系。当然,中国古代社会并不存在民主制度,这并不排斥民主思想的萌芽,如“民本论”、“尚同”思想中就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民主的因素。

    “民主”是一种政治学概念,原意为“多数人的统治”和“人民的权利”,它起源于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分类。近代以来,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与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旨在倡导一种维护多数人统治和人民权利的民主制度。近代早期的民主主义者以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启蒙学者为代表,他们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把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的近代民主思想发展成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从而赢利社会的普遍认同,并由此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大造舆论。

    根据“普高课标”,这里有几点需要加以注意:第一,三位启蒙学者都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但他们的侧重有所差别,如斯宾诺莎强调“天赋人权”,洛克主张权力分立,而卢梭倡导“主权在民”;第二,本课要求在知道他们的民主思想的基础上,把握其与专制理论的区别,而不是孤立地掌握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学习本课不是仅仅为了简单地掌握事实,而是借助于比较的方法,寻求历史中的因果联系, “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充分发挥历史的社会效用。

 

 

二、本课核心思想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洲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和专制主义理论,公开宣扬具有社会进步倾向的民主思想,他们把“天赋人权”、“分权制衡”和“主权在民”的信条奉为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基于对“普高课标”的理解和对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认识,本课重点讲述的是荷兰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英国政治思想家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大革命的旗手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三、本课编写意图

    近代民主思想是资产阶级兴起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作为反对基督教神权政治专制和封建君主制度的产物,民主思想最初萌发于文艺复兴时期,到17、18世纪,它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为一种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社会思潮。总体上来看,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通常是在批判专制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而成为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捍卫民主权力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对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等人的民主思想的介绍,理清欧洲启蒙学者关于民主思想的基本主张及其与资本主义兴起的关系,区分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对立,帮助学生树立支持民主、倡导进步的历史意识,这就是本课编写意图之所在。

 

四、本课各部分之间以及和本模块其他各课的联系

    本课包括导言、插图、正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探究学习总结等几个部分,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就“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这个主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首先,本课“导言”以斯宾诺莎的一段话作开场白,紧接着就这段话提出了两个并不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提问式导入课文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兴奋点,引导他们去关注正文内容。

    其次,课文的正文部分来看,三个部分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本课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涉及了三位启蒙学者的民主思想,即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理论、洛克的权力分立主张和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它们并不因都属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而相互重复,相反,它们是相互映照的,因而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再次,本课选择的六幅插图,除了涉及课文内容的三幅人物肖像外,还有三幅涉及时代背景和民主思想论著,如“‘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场所”、“《社会契约论》封面书影”,这样选择的目的是借助于增强视觉效果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避免纯粹文字介绍思想史时的单调;而两个“学思之窗”和“探究学习总结”下的“阅读与思考”通过提供原著材料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启蒙学者的民主思想;“历史纵横”概要地介绍了卢梭的生平事迹,弥补了正文内容的不足。

    最后,本课正文部分三个子目题都涉及专制主义的内容,如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这样,本模块的第1课和第2课之间就自然地形成了有机联系。

 

五、内容选取的考虑及其背景介绍

    本课是《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的第2课,具体介绍了近代的西方民主思想,与第1课讨论的西方专制主义理论问题形成对比关系。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家有许多,仅就法国启蒙思想家而论,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因而课文严格按照“普高课标”的要求,着重介绍了三位启蒙学者,即分别来自荷兰、英国和法国的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

    第一个子目下分为六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对本课起着总纲的作用。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第二段描述了16世纪中叶革命前后荷兰的基本概况。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斯宾诺莎猛烈抨击和批判了基督教神学庇护下的封建专制理论。课文从第三段到第六段,着重介绍了斯宾诺莎的政治学说中所包含的民主思想及其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深远影响。

    第二个子目下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介绍了洛克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护,第二段在涉及他的民主思想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所以第三段肯定了他对启蒙运动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积极影响作用。

    第三个子目下分为四段,第一段介绍了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第二、三、四段重点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作用。

    在讲授本课时,有两点需要提出来加以注意:一方面既要考虑三位启蒙学者民主思想的共性(社会契约思想),又要考虑它们的差异,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与第2课之间存在着对照关系,所以要把本课的学习与第1课的复习结合起来。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同类资源更多信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