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指导(14)

时间:2009-10-18 17:22:33  来源:朱汉国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

 

新课改后要求教学方式灵活有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变得丰富多样。下面将在本模块的一些教学案例基础上,介绍课改后常见的几种学习方式。

 

1.  研究性学习。

 

案例:我看“中国古代的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著名的改革。这三次改革,成功的改革为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失败的改革则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政权更加虚弱。请参考所提供的资料,结合所学史实,以“改革、发展与稳定”为主题,选取一定的视角,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千字左右,反思中国古代改革的历史小论文。要求:1. 紧扣所给主题,突出个人理解。2. 结合所学知识,注重材料分析。3. 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提示:论文可围绕下列问题展开

(1)这三次改革带来的社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这三次改革的失误甚至是失败表现在哪些地方?

(3)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如何?

(4)在中国深化改革的今天,可能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以史为鉴,如何才能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材料:

 

材料一: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可哉?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吾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备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来由也。虽然,非常之策,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呼,吾欲无言。                         《商鞅徙木立信论》──毛泽东

 

材料二:孝文帝知道,“北人恋本,忽闻将移,不能不惊扰。”于是,他机智地采取了一个“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计谋。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他声称伐齐,亲率三十万大军南下。群臣害怕打仗,纷纷请求停止进军。孝文帝抓住这个时机说:“今者兴动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吾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遂定迁都之计。”迁都引起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斗争。以太子恂和鲜卑贵族穆泰、陆睿等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放弃马背生活,南迁中原,会使鲜卑人失去骠悍善战的性格和习惯,他们坚决反对迁都和实行汉化政策。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八月, “恂与左右密谋。召牧马轻骑奔平城”。此事被发觉,受到孝文帝严厉制裁。同年冬天,保守派首领穆泰、陆睿等计划从平城起兵。孝文帝立即派人前去镇压。随后,他又亲自出巡,平息了叛乱。这次叛乱是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保守派与革新派的一次较量,通过较量,沉重地打击了鲜卑贵族的保守势力,为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中围绕迁都的斗争

 

 

 

材料三:青苗法实际上是对旧的常平仓法的一种变通,所以有时也称常平法或常平新法。历代常平仓的主要职能是调节粮食价格,防止谷贱伤农以及商人的高利贷盘剥。具体做法是,丰收之年政府大批购进粮食,灾荒之年则由政府低价放粮。这个设想原本是非常好的,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几乎没有一个朝代能顺利实行。通常的情况是,常平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存粮,因为中央有专款拨给地方政府。不过,仓内的粮食却经常不能低价买到饥寒交迫的贫民手上,不是被地方官私吞就是被挪作他用。更可恨的是,有的地方官竟与富商大贾相互勾结,借收籴和出粜的机会共同渔利。到北宋中期,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每遇灾荒之年,富商豪绅就利用高利贷向农民敲诈勒索,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宋神宗和王安石对此早有所闻,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就有了青苗法的实施。王安石最初的想法是,青苗先在局部地区实行,然后再向全国推广。有人向朝廷报告说,此法在陕西实行,效果非常好,这给王安石很大的鼓舞,于是命令在全国推广。这项类似近现代农业银行贷款的法令确实反映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但由于这不是商品经济发展使然的结果,以农为本的国家既缺乏向全国人民放贷的物质基础,民众自然也没有还贷的能力。与高利贷相比,40%的利息可能不算太高,但其绝对利息率仍然是非常非常之高的,是借贷者的沉重负担。在王安石变法所有措施中,这项法令最为引起人们的争议,甚至于影响了变法的整个进程和结局。由青苗法是否可行而引起截然对立的两派争论,导致宋神宗对这项法令的可行性产生怀疑,并最终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青苗法:争议最大的一项变法措施

 

材料四: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时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这一论断对于认识改革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而广之地说:改革就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在改革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完善向完善发展、进步的。

——顾奎相 陈涴《改革史应成为一门专史》

 

   评析:研究型学习是课改后非常提倡的学习方式。本案例为这种类型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模式。首先为明确学习目标与成果展现方式。然后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思路建议与阅读材料。最后由学生完成研究论文。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消化教学难点。

 

     2.角色体验式学习。

 

案例  在介绍百日维新的失败过程时,采用情景再现、角色体验法。

 

让学生课外阅读李敖的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看电影《谭嗣同》或《大刀王五》等片段,在情景再现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编写一段包含“光绪帝授密谕、谭嗣同带密谕见袁世凯、袁世凯将此事曝光、谭嗣同慷慨就义”的小话剧,体验慈禧的专横、光绪帝的怯弱、袁世凯的首鼠两端、不仁不义、谭嗣同的壮怀激烈。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近代史上志士仁人为国家前途不惜以热血生命唤醒国民的一曲壮烈悲歌,他的精神、气节值得后人景仰。

 

评析:通过情景再现、角色体验的方式、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维新志士们身先士卒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社会与历史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附:

 

活动课题教学设计:《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

 

活动内容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了解,特别是两次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文明碰撞、激烈冲突。建议教师在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收集资料、撰写论文、论文讲演、资料整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并尽可能地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和整理埃及和俄国改革的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能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论述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坚定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历史小论文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展示成果、获取知识和提高认识的能力。

 

(5)通过对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探究,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准备

 

(1)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能力、兴趣、性格等不同,把学生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小组6~9人,在本小组中,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召集人;选知识面较广、思辩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设计收集资料;选认真负责、细心谨慎的学生负责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其他学生则收集资料。

 

(2)指导各小组在课外时间收集所需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对学生进行一些策略上和宏观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研究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识别材料、筛选材料,从而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处理,并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查找资料的来源有:图书馆(有大量的历史文献,一些影视片断、VCD、DVD历史资料片、录音等音像资料)、互联网、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指导学生学会图书检索方法和互联网上的搜索功能。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

 

学生可从19世纪埃及和俄国的改革或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评论。如在改革过程中怎样面对传统势力和传统习惯,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有创意的见解。

 

在讨论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一些问题:改革的过程中是全盘接收外来文化还是有选择地融合外来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应如何继承与发展;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势力得益,哪些阶层失利;埃及与俄国改革的异同点。这些问题是本次活动课的难点,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讨论的过程可以如下安排:

 

①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后经济文化现象的不同之处,为什么有这种不同?

 

②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的经济文化现象的不同之处,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③埃及和俄国的改革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如何评价这种碰撞?

 

④在三国的改革中,三国是怎样对待旧传统旧势力的?

 

(2)论文方案

 

①各小组成员根据本小组收集的资料,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论文题目或论点。题目最好有创意,或比较新颖有趣,论点最好能联系实际,有现实意义,或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有借鉴意义。各小组的题目应多样化,不单调、不雷同。

 

②各小组根据本组的题目或论点筛选、整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资料的分类和去粗存精。

 

③指导学生制定论文评比标准评价表,可从是否论从史出、观点是否有创意、分析是否有深度、论证方法是否得当等方面考虑。

 

(3)选题参考

“拿破仑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从村社的变化看俄国农奴制改革”

“传统文化的扬与弃 ──从埃及与俄国的改革说起”

“肉鸡蛋鱼咏叹调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4)撰写论文

 

①参考要求有:

 

● 文体为议论文

● 字数在1000~1500字左右为宜

● 最好使用打印稿

● 有完整注释的,注明所引用资料的作者与出处。

 

②撰写论文时应注意:

 

● 论文应内容紧扣论题,中心论点突出、明确。论文就某一个角度深入挖掘,不应泛泛而谈。

● 论文应具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等。论据为论点服务,论证方法适当。

● 文字通顺,表达意思明确、清晰无异义。语言简练易懂,文笔较为优美。

 

(5)论文交流

 

论文交流主要是指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论文交流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课堂上的论文讲演。通过部分学生的讲演,部分同学参与提问和讨论,部分同学评价,这样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评价,教师在理论上引导,可以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水平。第二种形式是把撰写好的论文,按照主题的内在逻辑顺序整理,在橱窗中展示或在网络上发布。

 

活动延伸

 

方案一:论文讲演会

 

(1)准备工作

 

由学生事先推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负责整个活动过程的主持工作,下设三个组:会务组,负责会场的布置和成果的展示;评审组,负责对代表的论文演讲进行评价;宣传组,负责策划与寻找讨论后展示成果的方法。

 

在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以将论文的主体内容制成演示文稿,准备在现场演示,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各小组将收集来的资料在全班交流,特别是评审组的学生要比较了解,为后面的论文评价打好基础。

 

(2)论文讲演会

①开场白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课的目的、过程、意义作简单的介绍,然后就主题“改革带来的碰撞”作比较全面的阐述。

②论文讲演

各小组选派学生上台演讲本小组的论文。教师提醒学生在演讲时要努力做到:态度大方、自信;有幽默感;语言流畅,表达清楚;咬字准确,声音宏亮;声调抑扬顿挫,有吸引力。

其他学生认真聆听论文内容,将论文中涉及的主要观点做好笔记,以便在下一步讨论。

③问题讨论

全班同学就各小组演讲的论文中涉及到的论点进行讨论。主要包括:论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得当;材料是否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论点;材料是否全面等。主持人可以请不同意论文观点的同学上台阐述其观点,论文作者也可进行简单的答辩。在问题讨论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有序进行,既能让学生自由阐明观点,又不显得场面失控。

④评价过程

活动课评价中可以评出最佳小组奖、最佳论文奖、最佳演讲奖、最佳创新奖等。

对论文讲演的评审主要有如下评审标准:

 

 

 

(1)论据内容丰厚,引进资料充实,恰当

(20分)

(2)分析的角度和层次、有说服力、逻辑性

(20分)

(3)语言的表达能力流畅、有文采

(20分)

(4)机智、辩才、反驳和应变能力

(20分)

(5)幽默感

(10分)

(6)举止、表情、风度

(10分)

对最佳小组奖的评审主要可以参考下面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主体

搜集整理资料(10分)

探究问题(10分)

语言表达(10分)

与人合作(10分)

其他(10分)

 

 

 

 

 

 

 

 

 

 

 

 

⑤活动总结并公布评选结果

由活动主持人总结本次活动,包括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教师提出建议,如何进一步改进,不断完善与提高。

在评价与总结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重在评价学生活动的过程、轨迹和情感体验,而不仅仅是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通过学生自评,使学生学会实践、不断反思自我;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吸取别人之长。

当场公布评选结果,进行各个奖项的颁发。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并将评价结果和学生的作品装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使学生能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

⑥活动课的注意点

历史论文演讲会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堂课为宜,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以学生组织为主。教师仅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指导。

课后做好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

 

方案二:成果展示会

 

各小组将撰写好的论文,按照主题的内在逻辑顺序整理,在学校橱窗中展示或在学校的网站上发布或印刷成小册子让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搜集、论文撰写,非常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与人分享,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成果展示过程中,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这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