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新教材编写指导(5)

时间:2009-10-18 17:22:47  来源:朱汉国主…
 

第二章  必修课程《历史Ⅱ》

 

一、    教学内容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Ⅱ》,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8个专题:(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上述专题中,前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八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Ⅱ》的主要学习内容。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人类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现象。政治和文化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我们选取了八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都是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力图通过这八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评价;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理解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铁农具和牛耕   耕作技术的进步   水利工程的兴修   土地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冶金技术的发明及成就  纺织业的进步   制陶与制瓷业  建筑技术  造船技术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的起源   主要商业城市的变迁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4)“重农抑商”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本专题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来认识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使其了解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逐步学会用横向联系的方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专题主要讲授的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包括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与曲折发展的原因、历程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近代经济结构的复杂性,认识其中的最大变动就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中的国民经济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创办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5)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主要包括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通过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主要史实,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改革开放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结合史实,探讨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的变化   饮食的变化   住宅的变化   习俗风尚的变革   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2)轮船、铁路、汽车、飞机在中国的出现 电报、电话的发展   交通通讯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报刊、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本专题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包括衣食住行、交通和传媒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密切关联。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掌握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表现;建议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帮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感悟社会生活的变迁。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 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从14、15世纪开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的历程。包括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讲授,要让学生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及状况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本专题主要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资本主义主要大国经济体制的革新和 经济政策的调整。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   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本专题主要讲授的是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和赫鲁晓夫等的改革。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欧洲联盟   北美贸易自由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作用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及主要趋势,包括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盟的成立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了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以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准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