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张振海:浅谈近代社会生
郭湖海:对中国古代经济
钱洪海:历史教学中材料
钱洪海:历史教学中的材
庞友海:高三历史复习教
张俊海:我的教学随笔二
张俊海:对一篇文章的质
庞友海:新情境历史材料
江苏东海:历史高考模拟
江苏东海:历史高考模拟
最新热门    
 
张振海:人教版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介绍

时间:2009-10-18 17:23:05  来源:张振海
 
 
 
张振海:“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介绍

一、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本单元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本单元的规定如下:(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4)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标准》对本单元内容的规定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根据《标准》的规定,我们在编写时,着重介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课中,《标准》要求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过程,来认识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补充了有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内容,以使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有相对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本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美国在战后初期是如何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强权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确立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

第2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讲经济区域集团化时,《标准》是要求通过三个主要的经济区域集团来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在编写时,除了给学生介绍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简单情况外,我们还通过探究学习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过程中,不同国家(发展中、发达国家)所处的地位和获得的利弊。

第3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我们在编写时,把《标准》中(3)(4)部分综合在一起。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而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补充介绍了有关关贸总协定的知识。所以,学生有了知识铺垫后,比较容易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中国带来的各种变化正逐步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限于篇幅,我们没有深入展开。

二、本单元核心思想和作者编写意图

本单元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相互联系(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金流动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涵盖全球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经济经历了冷战前期的恢复和发展后,逐渐开始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总的、宏观的大趋势。我们在编写时,力求通过经济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来叙述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单元内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共分三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这三课的划分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第1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共分两个目。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也是促使美国要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基础。二战后,美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国际货币金融组织。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元处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为美国进行对外经济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既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方面加强了美国对世界金融的支配,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本课除了介绍布雷顿森林体系外,我们还介绍了美国倡导建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组织。1945年,美国主张缔结一个关于世界贸易的国际协定,并在联合国下设国际贸易机构,用来解决贸易保护主义和消除各种贸易壁垒。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商品的需要。1947年,美国等23国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只是一个国际性的多边贸易协定,而非一个正式的国际经济组织,但是它一直发挥着国际组织的作用。关贸总协定致力于彼此减让关税及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及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世界贸易、货币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已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自关贸总协定缔约以来,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这些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总的来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2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共分三个目。二战后,面对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国家纷纷寻求国际合作。区域集团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各种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成立,其中,以欧洲、北美、亚洲三个地区的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令人关注。

(1)欧洲联盟的建立。关于欧共体的知识,我们在《历史1·必修》讲过,所以,在编写必修2时,我们尽量避免重复。但由于按照《标准》的规定,学生可能是先学必修2再学必修1,所以,又不得不出现同一套教材内部不同册之间的重复。必修2重点是介绍欧洲联盟的形成过程。在冷战存续期间,西欧国家在美国的援助下走出战争创伤,但已经无法恢复到战前的国际地位。西欧国家为了自强,开始走向一体化的道路。欧共体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欧共体继续向前发展,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1995年,欧盟扩大为15国,实力更加强大。欧盟逐渐由单纯的经济联盟扩展到政治、外交等领域的联盟。1999年欧元的启动也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盟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打破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和推动世界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在“历史纵横”栏目中,我们讲了欧共体与英国关系的变化,通过英国从拒绝加入到积极加入欧共体的转变,也可以看出欧共体的重要作用。

(2)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美国和加拿大1988年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吸收墨西哥而组成的统一大市场。其目标是减少贸易壁垒,增加三国的产量和就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加、墨三国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时,美国提供了20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贷款。美、加还通过对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来加强彼此的合作。在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其他两国,因而在集团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对于美国来说,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其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由于美洲存在着很大的贫富差距,因此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不同于欧盟,它是一个具有广泛经济协商功能的官方论坛和协商机构,通过自主自愿、共同参与来推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短短几年内就由单纯的讨论亚太合作发展到以建立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发展目标的阶段,并已经成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其成员国已经包括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所有重要国家。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来,积极参加并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工作,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建立了良好的经济贸易关系,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3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共三个目。

(1)共用一个规则。世界贸易组织是从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正式成立。虽然关贸总协定自生效以来对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抑制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贸易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形势对国际贸易规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关贸总协定作为一项临时的协定存在许多弊端,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世贸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国的贸易活动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成员国必须进行相应的规范调整,《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所有成员需要保证其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程序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的义务。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要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它比关贸总协定组织更严密、规定更严格,解决贸易争端的能力更大。

(2)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需要世界。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台湾当局非法窃据了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席位。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面对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了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工作。1984年,中国获得了观察员地位。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由于少数西方缔约国的阻挠,在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之前,中国没能完成这个任务。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但中国也要面对外国商品和企业的竞争压力。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3)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冷战结束后才开始出现的,相反,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开始形成。只不过,在经济全球化形成之初,并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加便利,也降低了运输和通讯成本,推动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使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冷战期间存在的两个所谓的平行的市场,随着冷战的结束不复存在。市场经济成为全球通行的机制,也促使经济全球化在冷战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10月,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致辞时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什么加速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交往的便利;市场经济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实行;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者。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在全球扩张;金融活动全球化等。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是本目内容的重点,也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因为理论化的内容多了些。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市场机制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西方发展模式推动下发展的,因此,当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而使全球化所创造的财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全球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威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当前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争论的焦点是,全球化是为少数富人服务,还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从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是不对等的,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想消除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只有通过积极参与,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的权利,改革现行的不合理游戏规则,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全球化现象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都是世界经济的客观的、必然的趋势。如何看待这两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呢?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或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必需的过程,对经济区域集团化持肯定态度。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一系列破坏和阻碍作用,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对立,应该否定。我们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既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具体的现实的发展阶段,经济区域集团化可以理解为是经济集团成员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保护自己经济发展的一种措施,因而具有一定的排外性。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并行发展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区域集团最终是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

 

 

四、主要学术观点介绍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至今仍在争论之中的经济发展趋势。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资本主义诞生之时就已经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萌芽了。有的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的,此前的经济发展不能算是全球化。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的学者认为主要是两大力量,即技术进步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有如下因素:世界经济的市场化、新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作用。

五、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材叙述比较理论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增加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的作用,以方便学生的理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