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岳麓版:高一历史期中考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最新热门    
 
人民版:选修《商鞅变法》内容摘编

时间:2009-10-18 17:25:10  来源:人民版
 

说明:仅为文字初稿,请以最终稿为准。不包括图片插图等。独家授权,谢绝转载。

专题二  商鞅变法

【导语】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自身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伴随着改革的步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旧有的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处于激烈变化的时期。在经历长期的稳定后,种种新的事物都在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社会的变革促使一些具有新思维的人去思考社会的走向,去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到战国时期,各国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对现有制度的改革,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从中原的魏国向其他诸侯国蔓延。改革破除了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环节,给各国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

秦国是战国时期改革最彻底、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使秦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游牧的落后小国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改革赋予了秦国新的生命力,成就了秦始皇的霸王之业。

社会的变革在血与火的交织中踏步前进。商鞅在秦国遭遇车裂的命运,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捐躯。但是,秦国的继承者一直在享受着改革带来的巨大硕果,商鞅思想的实践者也有很多在秦国担任官职,继续发挥着作用,直至秦国一统天下。

【学习建议】
本专题主要讨论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运动,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激烈动荡以及商鞅在秦国推行的改革,商鞅实践了自己的“梦想”,并奠定秦国统一中国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动力。此专题的学习内容丰富,涵盖面很广。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找寻相关书籍,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大环境,一方面可以了解此时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对比中,认识社会的演变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
在激烈动荡的时代,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强国的路在何方?同学们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和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和探讨,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并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大变革时代】

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古代世界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大变革时代,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

经过春秋诸侯争霸,整个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形成最强大的七个诸侯:齐、楚、燕、韩、赵、魏、秦。此时,宗法制度瓦解,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重构。七雄都认识到,并立的均势只是暂时的。“问鼎中原”,建立霸王之业,必须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要维系这样的军队,则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春秋时期的纷争也让各诸侯国的统治者认识到,强国,必须要加强君权,使国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改变“政在家门,民无所依”的窘境。路,在何方?

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替代。但奴隶主贵族仍旧拥有各种特权,旧的奴隶制度都是保护奴隶主的。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不断要求政治上的权利,与原来的保守顽固的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日益激化,纷纷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多种特权,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样各国先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变法。这一行动首先在魏国付之实施。经过变革,魏国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有效地发展了经济,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继魏国后,楚国为了改变与“三晋(韩、赵、魏)”屡战屡败的不利局面,起用魏国旧臣吴起进行变法,从而使楚国兼并了百越、陈蔡,打退了“三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反映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已经冲破了宗教神学的藩篱,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宣扬自己的学说和政治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要有儒、道、墨、法诸家。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战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并加以利用以为人类服务。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反映了平民阶层的利益。法家则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除国君外,其他人不论贵贱,都要受法律的约束。诸子百家的思想遍地开花,各种思潮争相斗艳,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它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商鞅就生活在诸侯分裂割据、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时代的发展把他推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取信于民,立志变法】

秦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关东各大国,其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比关东各国晚了很久。如鲁国“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而秦国的“初租禾”是在公元前408年,落后186年。到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已有所发展。此时,在农业生产中,已使用铁农具,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这不仅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过程,而且还引起社会秩序的变动。秦国国君也立志改变长期落后的状况。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第二年又把国都由雍(今陕西凤翔)迁往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决心彻底改革,允许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在他死后,其子秦孝公即位,孝公即位后立即向全国下了招贤令,宣布“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决心继承先父遗志,进一步进行社会改革。商鞅在“求贤令”的感召下来到了秦国。

商鞅(约公元前390~338年),卫国国君后裔,本名公孙鞅,又名卫鞅,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又称商鞅。他是战国中期杰出的政治活动家、改革家、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刑名”之学

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①时,又得以学习和研究李悝的《法经》。

商鞅博学多才,兼习法、兵及杂家的学说,对社会及时局有特别敏锐
的洞察力,但是他的才能却无法得到发挥。公叔座临终前将其推荐
给魏惠王,惠王却不肯用他。商鞅得知秦孝公正在求贤,就带着许多
与政治、经济及军事有关的资料,离开魏国奔赴秦国,希望在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抱负。到秦国后,他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建议进行变法,修订法令,重视农业,加大在战争中立功官兵的赏罚,从而富国强兵,成就霸王之业;同时在朝廷中通过辩论,宣传变法思想,驳斥反对派的意见。他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试行了鼓励开垦荒地等变法政策,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他在公元前359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①,正式实行变法。为树立新法令威信,使新法顺利实现,商鞅就先让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给他“十金②”。但没有人响应。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金。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真的把木头扛着一直搬到北门。商鞅兑现了承诺,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对于破坏新法的人,商鞅则予以严厉打击。当时太子犯法,他就对太子的两个师傅作了处罚。这样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在其铁碗政策下,保守派、旧贵族反对变法的叫嚣逐渐烟消云散,秦国开始推行新政,换上了新妆。

【强国之术】

为使秦国富国强兵,建立统一的封建帝国,商鞅先后推行了两次以“农战”和“法治”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
(1)废井田开阡陌。商鞅首先在全国范围“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新法废止“田里不粥(鬻)”的原则,准许民间卖买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为封建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
(2)奖励耕战。商鞅在农业上实行重农抑商和奖励耕织的政策。他在新法中规定,凡是尽心务农的人,收的粮食织的布帛多,可以免除赋税徭役;凡是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的人,就抓走其全家,充入到官府作为奴婢。鼓励杀敌立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位。
(3)推广县制。新法规定,在全国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商鞅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把全国分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持县政,设丞为副县令,设尉以负责军事。县下辖若干乡镇。后来秦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同时还带有边防军管的性质,因而郡的长官称为守。随着形势的稳定,兼并战争的结束,遂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在郡下又设若干个县,逐渐形成秦的郡县制度。
(4)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秦国原先的乡镇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定居点。到商鞅变法时,这些乡镇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为了加强管理和统治广大居民,进行居民登记,造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这和后代的保甲制度有些相似。在变法期间广泛实行连坐制度,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若什、伍之中有作奸犯法者,相互负连带责任。为了加强户口管理,严密控制人口,商鞅还很重视人口统计。他除了主张建立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连坐”法户籍制度外,还第一次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周密的、经常的人口统计。他认为详细了解人口的出生、死亡情况,准确掌握人口总数和男、女、老、少及商人、游食等各类人数,是关系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大事。如果不了解这些变动情况,即使这个国家的地形再好,人口再多,也会慢慢的衰落。
(5)统一度量衡。这是变法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显示了秦国整顿各地不同计量标准的决心。商鞅在新法中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颁行了标准度量衡器,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现在流传下来的“商鞅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这件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认真的。
这些变法措施使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对外的军事活动中有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为统一中国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自我测评】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材料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本身的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食货一》
     材料三: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di买进粮食)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
2、商鞅采取了那些措施重农抑商的?
3、商鞅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重农抑商的政策?   
【知识链接】
法律的来源
  周衰刑重,战国异制。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商鞅传授,改法为律。
——《唐律疏义卷一》

战国时的游说和养士之风

  “士”原是奴隶主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受过“六艺”的教育,能文能武,战时可充当下级军官,平时可作卿大夫的家臣。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士的阶层也发生了变化。有些士无田食,只好凭借六艺知识,或成为传授知识的老师,或成为举行典礼时的赞礼者,或参加政治活动,谋求一官半职。

   随着各国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士大为活跃起来,一方面从新兴地主阶级和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原来的士也多数转化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的下层,变成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

   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文人学士游说的风气也渐渐盛起来。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经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执政的大臣。例如: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从而官至大良造。由于游说和从师是士进入仕途的两个主要途径,因此游说和从师就成为一种时尚。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没有一个不是“率其徒众,辩其谈说”的,据说,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战国时代,士是社会上最活跃的阶层,当时的权贵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和财富,竞相招致有各种才能的士。所谓“战国四公子”——齐国的孟尝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以及秦相国吕不韦,动辄养士三千。这些士通常称为食客,他们往往为主人出谋划策,或奔走游说,或经办某项事物,甚至代主人著书立说。
                                  ——摘编自杨宽《战国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