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编写之我见

时间:2009-10-18 17:25:19  来源:徐云庆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编写之我见──兼谈对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看法

作者:湖南沅陵一中徐云庆    转贴自:历史教学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是实现近代化。因为只有实现了近代化,才能使中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革命、改革及其他爱国运动,在主观上或客观上都是不同阶级、阶层以及各种政治力量,为达此目的所作的尝试。其中,“清末新政”是近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清末新政”的内容都极为简单,其中某些评价还很不公允。这些恰恰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编写教材时应努力避免的。为此,笔者以“清末新政”为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清末新政”起止何时?“预备立宪”是“新政”内容吗?“新政”开始于1901年,但止于何时,新旧教材均未明说。所谓“新政”实际就是改革。它是对20世纪初晚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的诸多改革的总称,而不是特指1901年的改革。这场内容广泛的改革,始于1901年初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逐步推进直到清政府垮台。关于这一点,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王晓秋教授在论及晚清改革三次高潮时就明确指出:“第三次则是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在资产阶级立宪派和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和参与下,进行了预备立宪,改革官制,制定法律,建立新军,废除科举等重大改革。”[1](p.2)显然“新政”的内容不仅限于“预备立宪”,而且清亡也就是“新政”的结束。但长期来,教材都未将此问题表述清楚。旧教材虽把“新政”和“预备立宪”放在同一节,却把“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作并列子目以并列关系标出,这给人“预备立宪”是“新政”之外之事的印象。而新教材将“清末新政”放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中讲述,而把“预备立宪”放在“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将其完全割裂开来。事实上,由于“新政”之初对官制、兵制、学制及奖励实业等方面的改革政策,“显得支离,敷衍,拖沓”,因而使“改革政治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2](p.138),“预备立宪”就是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的。显然,它是清末新政的深化。因此,笔者建议,教材应以“清末新政”为题。将两目内容合编,从1901年起介绍,这样才能表述清楚。
    二、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无从全面了解,也不利于研究性学习开展。清末新政是在戊戌变法基础上“进一步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法律,实行了废除科举,建立新军,起草宪法,设立资政院咨议局等重大改革”,推动了中国工业、政治、军事、教育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一环,也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1](p.5)。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清末新政借鉴意义越来越突出。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应该作为中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使学生“通过历史更好的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p.32)。但新旧教材对这一事件都是高度概括几个要点,这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对“清末新政”的准确认识,也极大制约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如果对某一历史事件基本史实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研究便无从谈起。笔者以为,“清末新政”一目应增加(1)官制改革。如设商部(后与工部合并称为农工商部),澄清“新政”丝毫未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模糊认识。(2)奖励工商。清廷为振兴工商业,“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2](p.317)等许多法律规章。为发展工商业立法,把工商业经济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具有鲜明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政策。(3)用一句话概括指出“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2](p.317),从而与前后有关内容相呼应。另外,为配合研究性学习,可以效仿语文,尝试发行补充历史教材的课外读本,其中收入历史故事、文献等。这可以弥补学生及教师资料不足。这样做不必担心会增加学生负担。笔者曾就中学生负担问题作过问卷调查。真正让学生感到负荷难当的不是历史,也不是地理生物等学科,而是语、数、外及理化。学生其实很喜欢历史读物(包括教材),讨厌的是历史考试,因为大量试题缺乏思维层次,全靠死记硬背功夫,学生当然不感兴趣。
    三、现行教材说,清末新政“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没有放一线光明”;也“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而“预备立宪”更是“一个骗局”。这样的评价有失公允。长期以来,在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凡有利于革命则肯定,不利于革命则否定。这是把暴力革命作用无限夸大与绝对化的表现,认为只有暴力革命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甚至被看做惟一动力。这实质上是“左”的思想与教条主义思维方式在作怪。实际上,在人类发展史上除了社会革命,各个时期的“社会改革也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实现社会变革的主要形式”[1](p.1)。而且历史演进的大多数时期主要依靠渐进式的社会改革作动力。近些年来,史学研究已经摆脱了“左”的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以近代化来审视中国近代史,从而对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关于“清末新政”的研究,史学界认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当权派在“新政”中充当了戊戌变法“遗嘱执行人”的角色。尽管最终并未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清政府灭亡的命运,但毕竟在推动中国向近代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尤其是“预备立宪”,尽管清王朝并未实现政体上的更新,没有建立起立宪派苦苦追求的君主立宪制和革命派向往的民主共和制。可是“预备立宪”毕竟是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宪政实践,并且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部分权利,客观上反映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正如列宁论述的:“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需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4](二、pp.99)因此,“预备立宪”具有无可否认的进步性,仅以“一个骗局”怎能概括其影响?况且,我们能承认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进步性,为何就不能给清政府的新政以公正的评价呢?
    在中学中国近代史教材中,这种绝对化公式化和浓厚“左”的色彩的结论还有不少。在编写新教材时应彻底摆脱这种观念的束缚,不写或少写空洞结论。即便是非写不可的重要结论,最好换种方式,如转到课后练习中,以材料题形式出现,由学生研究材料自己总结出结论;也可以像教材那样在某些重要章节后安排活动功课或者有代表性论文节选,让学生自己研究学习;还可以在历史课外读本中选入有分量的论文或有关文献资料。至于明显陈旧的观点则坚决抛弃。
    另外,历史教材编写同样要与时俱进,要有时代气息。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历史问题往往就是现实的问题,而现实问题包含着历史问题。因此,历史教材中应增加诸如环境问题、人口政策、反腐败等内容。不要怕把教材编厚了。毕竟评价一套教材的优劣不是拿厚薄作标准。现在有些人以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为借口,主张大量删减历史教学内容(笔者15年教学生涯的体会,几乎每次课程调整都意味着历史科的灾难),在已经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一些重大事件采取“蜻蜒点水”的写法,有的甚至只字不提,这种“减负”,甚至为考试而编教材的倾向是极端错误的。教材厚一点未必就一定是坏事,况且语、数、外这些主科的课本都是越“减”越厚,越“减”越大(32开变16开),尤其是语文,除了课本,还有课外补充读本、本省配套教材。这些学科却很少有人抱怨。再说,为减轻学生负担,可以将一些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而且现在高考的综合考试,历史题都是以主题式系列出现,都是教材主干知识,并不注重知识覆盖面。学生负担问题,其实还有一个正确表述和认识问题。著名教学研究专家叶小兵先生曾就此问题论述道:“所谓减轻学生负担,应当表述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学习都是有负担的,学习像攻坚一样,都是需要努力,需要下功夫,没有负担的学习是没有的。学生对学习如果有兴趣,再多再难,也不成问题;若不感兴趣,再简单,再容易,再少,也是负担。”[5](p.39)这的确是一段精辟的论述。试想一本散发着时代气息,内容充实的历史教科书怎不会引起学生兴趣?
[作者简介]徐云庆,男,1966年生,湖南省沅陵一中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
[3]全日制普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2年2月。
[4]《列宁全集》。
[5]《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摘自:《历史教学》2003年第3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