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学术前沿:中国现代史教案 五

时间:2009-10-18 17:25:43  来源:历史
 

 

第七节 工业发展

一、发展成就

北洋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经济仍然有所发展。其中工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明显。(军阀割据不利于商业发展)矿业是现代工业的原料来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北洋时期发展较快。纺织业得到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严重问题:外国资本企业竞争激烈;国产棉纺织品价格偏高,在竞争中不利。面粉是获得发展的又一部门。其他有火柴、食品、皮革、造纸等。从速度上来看,这一时期工业速度发展确实较快。1913年底以前,在北洋政府农商部注册登记的工业公司共120家,到1920年,就达到了418家。

二、发展原因

第一,社会富有阶层,比如军阀、官僚、政客都拥有比较多的钱财。他们投资新式工业的兴趣增加,以天津最为典型。(天津的衰落)第二,工业管理逐渐成熟。有的企业甚至开始聘用外国专家。引进先进设备也是其一。第三,受一战影响,西方对华贸易下降,同时需求增加。第四,民众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实业救国”等推动了国内企业发展。

三、问题

第一,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1918年全国14374家工厂,江苏、江西、浙江、直隶(河北)占了49%。第二,工业基础较差。所有工厂中,使用蒸汽动力和电力的新式工厂只有422家。其余基本处于手工工厂水平。第三,投资环境较差。军阀割据,内战不息;苛捐杂税沉重;币值不统一,银圆、铜圆、纸币、银两、制钱都有流通。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宋教仁 《二十一条》 江浙战争 北京事变 胡适 中华革命党 青年党 商团事变 中山舰事件 西山会议派

二、简答题:

1.简述辛亥革命的社会影响与历史意义。
2.简述民初孙中山让位的主要原因。
3.简述直皖战争中段祺瑞溃败的主要原因。
4.简述学术界在评价新文化运动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5.列举五位在研究民初历史(1911-1927)方面影响较大的学者和三本关于民初历史的影响较大的学术专著。


三、论述题:
1.试析民国初年(1911-1927)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
2.试述民国初年(1911-1927)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几种社会思潮的主要主张,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评析。
3.试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国民党、共产党及青年党的革命主张,并分析其差异。
4.试析国共合作给国民党带来的主要政治影响。

  

 
中国现代史教案六(2007年版)


第二章 南京政府时期

教学要点:本章主要讲述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日本大规模侵华之间中国社会的变迁,其中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国民政府的军事统一和权力整合、国民政府的党国结构、南京十年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中共武装革命及其高层权力变动、中间知识分子的言论和行动等。


教学难点:本章教学难点有三个。

第一,国民政府的党国结构,它设计到政治学的理论,讲起来有点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难以把握。

第二,关于国民政府时期几种经济形态,如官僚资本、民间资本、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具有一定抽象性,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第三,中共高层权力变动。1927年后,中共中央人事变动非常频繁,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很难掌握。


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制度的特点,深入理解国民政府的党国结构和十年期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特征,以及在此环境下中共的武装反抗和中间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完整地把握1927年-1937年期间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
课时分配:20-22课时


思 考 题:
1.名词解释:西山会议派、约法之争、遵义会议、西路军、五五宪草、四行二局、中政会、力行社、CC系统 人权派 乡村建设派 中国托派 中国青年党 关税自主运动


2.简答论述: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组成及其职能。
简述南京十年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评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的权力整合及其影响。
评述抗战期间文化启蒙与民族革命的纠缠。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统一


一、武汉分共
1.武汉危机
第一,经济危机。
第二,辖区内政治斗争激烈。
第三,共产国际的“左转”。
2.“五月指示”


3.武汉分共


二、宁汉合流
1.蒋介石下野
2.汪精卫出走
3.张发奎事件


三、二期北伐


1.济南惨案
早在南京政府刚成立时,北方的张作霖进攻阎锡山、冯玉祥,企图收复被北伐军占领的地方。阎锡山和冯玉祥共同呼吁蒋介石出兵,进行增援。在共同的敌人面前,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暂时联合起来。4月4日,第二期北伐开始,战事很顺利,5月初就打到了济南。日本借此制造了济南惨案(其文人集团是为了震慑北伐军不得向东北进军,军人是为了振兴军人精神,震慑中国人)。


过程:1928年5月,国民党北伐军队进入济南后,遭到日本军队袭击,双方发生冲突。日方死军人230名,平民16人;中方死3000人以上。日军在济南杀了许多中国军民,甚至破坏外交惯例,将南京政府派去交涉的特派员蔡公时割去了耳朵、鼻子、舌头和眼睛,随从的17人也全部被杀。5月8日,日本军队还找借口,对济南城进行炮击,烧了一千多户人家,死亡6000多人。


结果:国民政府迫使日本将济案转入外交交涉。中方以诸多保证措施、甚至以承认北京政府时期日本在山东的权益和不平等条约为条件,换取了日本撤兵。国民政府的妥协使其“革命外交”黯然失色。从一定意义上说,九一八以后的对日政策,实即肇端于济案交涉。


影响:

第一,造成的日本人伤亡超过了整个北伐期间各次中外事件中所有列强所遭到的伤亡;

第二,迫使北洋军不战而退,间接促进了国民党对全国的统一;

第三,使国民党放弃了以日本为外交中心的取向,同时引起北伐期间唯一有留学日本经历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辞职;

第四,使蒋介石延缓控制北方,冯玉祥在华北部分取代蒋而获得了极有权势的地位。


参考论文:杨天石:《济案交涉与蒋介石对日妥协的开端——读黄郛档之一》,《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罗志田:《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申晓云:《“济案”——“九一八”前日本挑战华会体系试探》,《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臧运祜:《中日关于济案的交涉及其“解决”》,《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皇谷屯事件
四、派别之争
(一)编遣之争
(二)国民党三大
(三)新军阀内战
1.蒋桂战争
2.蒋冯战争
北伐结束后,蒋冯关系一度十分融洽。冯甚至要在郑州为蒋塑造铜像,因左右劝阻未果;蒋对冯也推崇备至,其代言人吴稚晖有一次给蒋发电报,赞誉冯为“一柱擎天,唯公有焉”。可以说没有蒋的北伐,冯难有出头之日;没有冯的配合,蒋也难成统一大业。然编遣会议和蒋桂战争后,蒋冯矛盾却陡然上升,概其要者有二:


第一,北平、天津的地盘问题:冯以北伐之功,企图控制京津,获得一个出海口,蒋却因惧怕其势力过大,提出将三地交给阎管辖。冯暗生怨恨,在新乡讲话时说:“地盘要小,军队要少,工作要好”,实为牢骚之语。


第二,军队编遣问题:在编遣会议初期,冯原本支持蒋统一军权的主张,并主动提出收缩军队,愿意到南京就职。但在会议期间,蒋故意不采纳冯的提议,反积极抬高阎,使冯极不爽快,即称病不再出席。


3.中原大战
3月中旬,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57人发表通电,宣布讨蒋,并推举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张学良虽然没有表态,但为了拉拢他,也给了他个副司令的称号。4月初,阎锡山等人宣布就职,一面派出军队,进行军事讨伐蒋介石,一面召开政治会议,政治倒蒋。此时,失败后的李宗仁与改组派汪精卫、张发奎、唐生智等人联合,组成了大军讨伐南京,再次遭到失败。阎表示欢迎汪精卫等到北方,共同商讨反蒋大计。汪等同意。同时南京的蒋介石下令免去阎锡山的职务,并调兵攻打阎锡山等人。5月11日,双方开始大规模接触。这就是中原大战。中原大战有三个主战场。


 

(一)桂湘战场。

(二)山东战场。

(三)河南战场。

(四)约法之争

约法之争是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与蒋介石之间一场政治争斗,是胡派对蒋介石权威的又一次挑战。


参考杨奎松:《约法之争与蒋软禁胡事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一、国民党的组织与构成


(一)组织规模
大革命期间,国民党发展急速,从1924年间到1927年间增长了5倍,由不到20万发展到100万。1927年以后,国民党成为执政党,按说为了维持政权发展更为迅速,但实际的情况是到1937年,虽然达到160多万,但增加的主要是军人党员。本来国民党如果继续按着苏联模式,挑选精英个别加入,军人党员有很大作用。但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军队集体入党,常常是一个团一个军一块宣誓加入。很多士兵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形态信仰,只是在形式上被动加入,对于加强国民党力量,提高军队战斗力毫无作用。所以真正能代表国民党组织规模的是普通党员的数量。1937年,国民党普通党员共52万人,包括16万预备党员,还没有恢复到1927年以前的水平。


国民党执政后为什么没有出现急剧扩张高潮?从吸收党员机制看,在1929年以前,国民党忙着清共和举办党员登记,在次期间,为了防止“反动分子”和投机分子混入党内,开始实行预备党员制度,而且是定期招收,不是随时。正式党员基本停止吸收。1932,国民党中央虽然要求各地党部开始大规模吸收党员,但效果并不明显。第一,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有效地通过各级组织管道,自上而下大规模地吸纳新生力量;第二是党与民众疏离,民众对党失去信仰,党对民众失去了吸引力。第三是地方党部地位低,在与军人、行政人员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又缺乏经济报酬,故没有吸引力。


党员过少大大影响了国民党地方组织建设。直到南京政府建立6年后,仍有60%多的省份没有建立正式党部,83%多的县没有成立正式县党部。至于县以下的农村中,更是看不到国民党组织和党员的影子。这种状况使国民党的“以党治国”在农村根本没有办法实施。
(二)党员构成
(三)党内派系
(四)党员形象


二、国民政府的五院制度


(一)五院制
孙中山借鉴西方三权分立传统和传统中国考试和铨述权提出。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宣布成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2月,国民党各派合流,2月13日正式公布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五院组成;国民政府设国务会议以处理国务,国务会议由国民政府委员组成;院与院间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国务会议议决;法律、命令之公布,经国务会议议决后,由国民政府主席及五院院长署名;各院也可以依据法律单独宣布关于各主管事项的命令。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学说改组国民政府,成立五院制国民政府。10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公布《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通过《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8日,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院制国民政府成立。五院制并非五权分立,而是五院分工。

 
(二)五院职能


行政院于1928年10月25日成立,为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第一任院长谭延凯。法律上规定行政院与其他四院平等,实则位列五院之首,其组织与职权分行政院本身和所属部、会、署两个层次。行政院本身组织包括行政院院长、行政院会议及行政院直属办事机构。行政院设正副院长各1人,特任,由国民党中执会选任。1931年6月15日国民政府组织法修正公布前,正副院长均由国民政府委员兼任;后由主席提请国民政府依法任免;自蒋介石不再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后,取消了国民政府委员兼任的制度。行政院院长职权为:综理行政院院务,监督所属机关职员,考核各省市政府的施政情况,提出施政方针于行政院会议,监督行政院会议议案的执行;主持行政院会议;副署国民政府主席发布的关于行政院主管事项的命令及处分;提请国民政府主席任免行政院所属各部会长官,国民政府主席不负实际政治责任后,改为直接向国民党中执会任免。


立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关。1928年12月5日,立法院成立,实际地位逊于行政院,高于其他三院。第一任院长胡汉民。立法院设正副院长各1人。院长指挥全院院务及其所属机关;提请国民党政府任免立法委员;主持立法院会议,决定会议议事日程,整理议案等;对于立法院会议否决或废弃的议案,得提出意见书呈报于国民党中政会;监督立法委员服从国民党政纲政策;副署国民政府主席签署的关于立法院主管事务的法律命令。


司法院是国民政府行使司法权的最高机关。1927年底,南京国民政府将广州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行政委员会改组为司法部。1928年11月扩大为司法院。第一任院长王宠惠。司法院本身组织为司法院正副院长、司法院会议和司法院内部办事组织。司法院设院长、副院长各1人。院长总理全院事务,提请任命所属官吏,掌理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主持司法院会议,并经最高法院院长及其所属各庭庭长会议后,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职权;对于行政法院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审判,在必要时得出庭审理;向立法院提出特赦、减刑及复权等事项;担任最高法院院长及其所属各庭庭长会议主席;副署国民政府主席颁布的有关司法院主管事项的法律和命令。

 
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人事管理机关,将以前属于行政部门的考试和铨叙合二为一,规定所有公务员都必须经过考试院的考选与铨叙,方能任用。1928年10月20日,《考试院组织法》公布施行,1930年1月6日,考试院正式成立。第一任院长戴季陶。考试院本身组织为考试院正副院长、考试院会议和事务机构秘书处、参事处。考试院设正副院长各1人。院长综理全院行政事务,提请国民政府任免考试院所属考试委员会委员长、铨叙部部长和次长等官吏,监督所属职员,主持考试院会议,副署国民政府主席颁布或发布的有关考试院主管事项的法律、命令等。考试院会议每周至少开会一次,考试院正副院长、考试委员会委员长、铨叙部部长等人参加,得议决关于文官之考选、官吏之铨叙、考试院就主管事项提出于立法院的议案、院长依法交议等事项。考试院所属机关分为常设和临时两种,前者有考选委员会、铨叙部和考铨处,后者有襄试处、试务处和典试委员会。


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就有监察院,但南京国民政府初创时却未设置。依1928年10月《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监察院为国民政府最高监察机关。1929年6月,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通过《治权行使之规律案》,规定凡对于公务员过失之举发,应呈由监察院处理,非监察院及其所属机关不得受理;其不经监察院而公然攻讦公务员或受理此项攻讦者,以越权论。1931年2月16日,监察院成立,职权包括弹劾权、审计权、调查权、巡察权、监试权、纠举权和建议权,为五院中成立最晚的院。第一任院长蔡元培。

 

 


(三)国民政府与五院及五院内部之关系
三、国民政府的党政关系
国民党仿照苏俄共产党体制自上而下建立了一套与行政层级相并行的党务组织系统。中央党部之下依次设立省党部、县党部、区党部和区分部,分别与省、县、区、乡等行政系统相对应。在“训政”体制下,党政两大组织系统双轨并进,形成了一种双重衙门体制。这种体制与传统的中国官僚体制有明显区别:一个是政权的“组织成本”成倍增长,官僚机构和官僚队伍急剧膨胀;二是改变了传统单一官僚机构运作方式,使政治控制和统治力度大大加强。
(一)党政关系的制度变迁
(二)党政纠纷与党权低落
(三)党治结构
四、国民政府的党军关系
五、国家宪法
(一)《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1930年11月,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通过“召开国民会议案”,定于1931年5月5日召开国民会议,因胡汉民等人反对未能议及约法问题。1931年3月蒋介石软禁胡汉民强行成立越发起草委员会,由王宠惠负责,准备制订约法。王宠惠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法学人才,早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据说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大学文凭的人。1905年24岁时就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当选为海牙国际法庭正法官。4月起草委员会提出草案。5月国民会议正式通过, 6月1日公布施行。《训政时期约法》原则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只有完全自治之县人民才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之行使。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国民代表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党代会闭会时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各项治权。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度。约法解释权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宪法颁布未规定明确期限,规定全国半数省份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国民政府应即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
(二)《五五宪草》
九一八事变后,宪政运动随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而高涨。1932年4月,国难会议在洛阳召开,许多代表不顾政府限制提出各项制宪议案。12月,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孙科等27名委员提出《集中国力挽救危亡案》,经全会决议修正通过。1933年1月,立法院组织宪法草案起草委员会,推定张知本、吴经熊、傅秉常、焦易堂、陈肇英、马寅初、吴尚鹰为初稿起草人,吴经熊为初稿主稿人。1934年2月提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初稿》, 10月送国民政府转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审查。1936年5月5日,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五五宪草》。
《五五宪草》规定“中华民国为三民主义共和国”,突出了国家意识形态色彩。对于人民的自由权利采取法律限制主义或间接法律保障主义,重申平等权和自由权,又强调为保障国家安全、避免紧急危难、维持社会秩序或增进公共利益之必要,得制定法律限制人民的自由权利,以国家安全为第一。国民大会代表为全国最高领导机关,职权为选举、罢免政府(正副总统、立法院和监察院正副院长、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但没有提议设置常设机构;创制法律;复决法律;修改宪法;议决领土之变更等。总统职权接近于三权分立制下的总统制,但无国会的有效监督和制约。扩大中央政府权力,压缩原本划归地方的省级权力,规定省长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为自治单位,县民直接行使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但又受到过渡性条款的限制。
《五五宪草》颁布后引起了知识界的激烈批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关于三民主义的国家性质。知识界认为主义是时间性的东西,而国体则是稳定性的,可以将三民主义精神贯穿在宪法中,但不能用三民主义来命名国体;而且三民主义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不能强迫民众全部信仰;再说,三民主义本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同的人由有不同解释。第二,关于人民的自由与权利,知识界认为宪法一方面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却对这些自由和权利进行限制,是严重违背了宪法本意的。第三,关于国民党大会,对它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国民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和国民大会的权限方面。对于代表选举,一些法学家认为它采取的区域代表制和小选举区制混合的方式,没有规定明确的人口比例,容易被少数人控制,而且不利于居民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居民发挥作用。对于国民大会权限,法学家认为应做到三点:一个是权力不受限制,一个是权力必须扩张,再一个是必须设立常设机关来行使权力,但宪法没有满足这三点,使国民大会流于形式。第四,关于总统制度,法学家认为宪法规定的总统权力过大,而且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很容易导致总统独裁。就整体上来说,法学界对《五五宪草》是不满的,但随着七七事变,国难当头,抗日要紧,修改宪法也就搁下了,直到1946年才又重新拾起。
历史地位:第一,正式提出所谓“中华民国为三民主义共和国“,开创了党国一体化的中国政权组织模式。第二,以根本大法形式提出了国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试图重新构筑国家统治权的分配模式;第三,在形式上对司法独立制度作出了规定:法官独立审判;司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一般人民不受军事裁判,实行国家赔偿制度。
中国宪政迟迟不能实现的深层原因:缺乏坚实的信念支撑。


  

中国现代史教案七(2007年版)


第三节 财政经济
一、财政
(一)税收
关税自主的作用:第一,关税激增;第二,使得中国政府得以利用提高关税度过财政危机。东北的丧失,使国民政府的各项税收大受影响,这直接导致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危机。国民政府几次提高关税,从最初的平均20%左右提高了31,3%,才逐渐把形势稳定了下来。第二,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以缫丝业为例,1929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海外的丝价狂跌,使得与海外市场联系密切的江浙一带损失很大。国民政府见此局面,就豁免了生丝出口税,并增加了人造丝的进口税,江浙一带的危机才得到了缓解。
关税自主缺陷:第一,关税机构“国有化”缓慢,到1937年全国39口岸的税务司,只有1/3为中国人掌握,所以所谓关税自主,实际是有限自主;第二,关税自主后,西方国家虽声称给予中国商品同等优惠,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对中国商品征收歧视性高关税;第三,国民政府虽然减免了一些国内商品原料进口税,但仍然沉重。
(二)财政收支系统
(三)币制改革
(四)金融管理
二、经济
(一)交通
(二)工业
(三)农业

第四节 中共苏维埃革命
一、八一起义
二、八七会议
三、中央人事变动
四、苏维埃根据地的政治变迁
1.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与发展
3.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冲突的激化
五、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发展
1.党员数量
2.党员构成


六、苏维埃根据地的社会改造
第一,通过土地改革,消除宗族赖以生存的财产基础——族田。
第二,通过阶级斗争,清除宗族内部权威和势力——族长
第三,通过政治宣传,将农村中的宗法性定位转化为阶级定位。
参考张侃:《从宗族到国家:中共早期的基层政权》,《福建论坛》2002年第5期。
七、长征之路
1.反“围剿”失败
2.遵义会议
3.毛泽东重新参与军事指挥
4.张国焘分裂
5.西路军事件


第五节 中间派别及其主张
一、第三党
二、改组派
三、人权派
四、乡村建设派
五、 中国托派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

教学要点:本章主要讲述1937年全国抗日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间的历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有日本初步侵华的种种举动、国内外各种力量对日本侵华的反应、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过程、汪精卫投敌、抗日正面战场、抗日敌后战场、文化艺术的革命化等。


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有三个。

第一,国内外各种力量对日本初步侵华的反应。由于1937年以前,国内各派政治斗争仍然很激烈,国内斗争和民族矛盾纠结在一起,使外界很难判断各种政治力量的真实对日心态。

第二,抗日正面战场。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界已开始认识到国民党在抗日正面战场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全面客观地理解和评价抗日正面战场是一难点。

第三,“革命压倒启蒙”是李泽厚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联系抗战期间中国文化艺术的转向来理解和看待这一命题,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掌握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抗日举动,国民党在抗日正面战场的贡献和缺点,能够客观地评述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观看视频、组织讨论、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20-21课时


名词解释


三友实业社事件、天羽声明、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陶德曼调停、重光堂协议、中国远征军、新县制、最高国防委员会、三青团、西安事变、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皖南事变
简答论述
简述西安事变后国内外各界反应。
评述抗战期间各种抗日力量的合作与斗争。
关于汪精卫投敌的政治与心理分析。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治特征。
抗战期间中共内部的权力冲突与权力整合。
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抗日战争与左翼文化群体的兴起。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华北危机
一、九一八事变
田中奏折
万宝山事件与中村事件
九一八事变
二、一二八事变
三、进攻长城沿线
四、在华北的扩张
“经济提携”
《塘沽协定》
军部行动
华北自治
华北自治的制止
冀察政务委员会
五、国内外反应
1.国民党
主流派
非主流派
福建事变
2.共产党
3.知识分子
新生事件
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的发生对中国抗战及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开启了学生深入社会与普通民众结盟抗战的新时代。因为政府的镇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国民党在抗日问题上的不可靠,自己必须寻找新的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保卫国家的重任。而在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到达陕北,影响有限,其他政党更是不值一提。他们想来想去,觉得能够唤醒并可以依靠的只有工农大众。于是运动之后,很多学生组成了南下宣传团,深入到工农中宣传抗日,从而带来了知识青年与普通民众的融合与结盟。
第二,一二九运动代表了一种与新文化运动的背离,预示着知识青年救国思路的一种转换。新文化运动后,通过改造文化来救国是最为流行的社会改造思路。但是到了三十年代,“文化救国”的威力逐渐消退,其标志便是新文化运动的总代表胡适不再被学生所看重,有的甚至以与胡适有联系而为耻。青年学生在左翼文化群体的感染下,逐渐向着行动救国、革命暴动的方向前进,而一二九运动便是这种思路的最初实践。
第三,一二九运动影响了国共两党的发生,更进一层说,是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格局。前面讲到,运动遭到压制后,学生走向了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但是这种结合是松散的,无力的。要想真正抗日,必须找到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一年后,借助西安事变影响扩及全国的共产党点燃了他们内心中的希望。共产党坚定的抗日态度和暴力革命的救国路线正好与青年学生的激进心态相温和。由是出现了大批知识青年千里迢迢奔延安的局面。比如李锐、韦君宜、邓力群、李慎之等都是此时去延安的。所以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党后来的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那么一二九运动就是为共产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股活力提高了共产党的文化水准和道义感召力,为后来与国民党决战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七君子事件。(略)
4.国际反应
史汀生主义
李顿调查团
上海停战调解
(六)西安事变
西北国共局势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背景。第一,华北形势危急;第二,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第三,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第四,中共对张、杨的争取。
西安事变的影响:第一,强行促使蒋放弃内战,并与共产党第二次合作,为国家集中力量抗战奠定了基础。第二,暂时化解了中共的军事压力,为其休养生息、重新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第三,中共在事件解决中体现出的政治主张与政治风格给国人留下了良好印象,促进了其与民盟的结盟。第四,日本军方惧于国民政府与中共结盟,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一、前期阶段
(一)七七事变
(二)国共合作的实现
(三)前期战役
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广州、武汉失守,是抗日战争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防御作战。
◆平津战场
◆沪宁战场
◆晋绥战场
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
娘子关战役
忻口战役
◆冀鲁战场
韩复榘溃逃
台儿庄战役
◆豫鄂战场
武汉会战
前期抗战的检讨:就抗战前期来说,国军在中日战争中的表现,应分两个层面来看:就整体而言,国军坚持正面战场的抗敌,给日军以大量的杀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即使是在后期,国军因抗战意志衰退而导致丧师失地,但仍然是在反法西斯抗战的阵营中。对这一点,应该给予充分的估计。但是,从另一层面来说,在抗日战争历次战役战斗中,国民政府军队无论从战略指导、战役部署、战术水平乃至抗敌意志,都不无可以检讨的地方。单以国民政府军队丧师失地而抹杀其坚持抗战的功绩,或单以国民政府军队坚持正面抗战而否定其在抗战思想及军事上存在的种种错误,都未必妥当。
(四)中日谈判
1.军事背景
2.中国反应
◆蒋介石
◆汪精卫
二、战时国内政治
(一)国民党
1. 党政关系改革
为了迎接全面抗战,蒋介石除了成立三青团外,另一重大改革举措就是调整党政关系。在中央,以党统政早已实行,主要是通过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执行。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国防最高会议,1931年改组为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是战时集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国民党最告决策机构,在法理上代行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职权。国民党中央各部会,国民政府五院,军事委员会及所属各部会,都受其指挥。一切重大决议都要经过国防最高委员会讨论。在省市,战前省党部与省政府二元并立的割据基本没有什么变更。变更之处表现在战前省党部委员不能列席省政府会议,而战时省党部主任委员不仅可以列席省政府会议,而且要求省党部与省政府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一次。在人事方面,省党部主任委员多由省主席兼任,省主席则又大多由战区军事首领担任,形成了党政军一体体制。
2.三民主义青年团
简称三青团。蒋介石很早就批评过国民党组织的涣散,在1932年左右相继扶植成立了“青白团”和“力行社”两个具有法西斯性质的秘密组织。但这种在党机器之外另组秘密团体的做法,不仅未能解决国民党既有的危机,相反却酿造和激发了新的派系纠纷。蒋介石逐渐对他们失去了兴趣。1937年春天,南京就流传着委员长打算重新另外组织政党的说法。1938年3月底4月初,三民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蒋介石为什么不直接改造国民党,而要重蹈覆辙在国民党之外设立一个与国民党双轨并行的新党呢?
蒋介石认为国民党沉疴太深,积重难返,国内青年对国民党完全失望,已经是朽木不可雕了。在讨论新组织的名称时,陈立夫曾向蒋介石建议在三民主义青年团之前加上“中国国民党”几个字。蒋当即斥责说:“有你‘中国国民党’几个字,人家就不来了。我看就是用三民主义来号召的好,用我的名义来号召的好。”所以,蒋的真正目的是想成立一个主要以青年未对象的新的“革命组织”,期望通过新组织将那些对国民党产生反感的年轻一代吸引过来。并赋予它革新国民党积弊,完成革命任务的重任。其次,设立三青团也是出于统合党内各派的需要。而且,蒋介石甚至计划用三青团来统合国共两党。它曾向中共明确表示,如果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合并,国民党的名义可以取消,党的组织章程可以修改。但中共表示合作可以,合并不可。此议遂寝。
三青团成立之后,为了避免国民党的习气渗入三青团和国民党党机器对三青团掣肘,蒋介石赋予了三青团自主的政治地位,也就是说三青团不受国民党组织的控制。再加上蒋介石不断发表讲话,抬高三青团,批评国民党,一时间三青团成了“新宠”,国民党则成了“弃妇”。三青团成员经常以“新生命”、“新细胞”自诩,嘲笑、讽刺国民党。党团之间矛盾重重。而且三青团主要由原来力行社的一些人组建,二陈的CC系则控制党组织,二者战前本来就有冲突,他们的冲突进一步加剧了党团之间的矛盾。三青团和国民党在争夺成员方面,在争夺权力展开激烈的竞争。1947年蒋介石下令将三青团并入了国民党。
3.推行新县制
在县一级,一方面加强党政联系,实行党政融化,或称融党于政。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强政府与党部之间的联系,党部要鼓励政府官员入党,而政府则吸收党部人员充实行政,目的是加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政治控制。县政府和县党部双管齐下,加强政治动员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县自治权,实行“新县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强化县政权功能;第二,强化乡镇功能;第三,将保甲制正式纳入国家乡村行政制度。
“新县制”下国民党党政系统的法理形态
行政系统:中央政府→省政府→县政府→乡镇 →保 →甲 →户
党部系统:中央党部→省党部→县党部→区党部→区分部→小组→党员
4.加强特务统治。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两大特务组织即中统和军统都得到了恶性发展。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前身为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1938年8月,在蒋介石提议下扩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局长,但实际负责工作的是副局长。1949年前败离大陆前担任局长的有陈立夫、朱家骅;担任副局长的有徐恩曾、叶秀峰。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其前身是中华复兴社特务处。1938年8月,扩充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局同中统局类似,由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兼任局长,副局长戴笠负实际责任。军统局负责军、宪、警部门以及对外的情报安全工作。但是由于军统局成立后不久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形势严峻,军统局也担负了一些诸如对行政机关、交通、金融等要害部门的监控,这样后来就引起了与中统局的权限冲突。
5.战时财经
(二)共产党
1.毛泽东与王明的政治斗争
2.延安整风运动
延安整风的背景:第一,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无暇顾及中共内部事务;第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共根据地获得喘息机会;第三,国共冲突日渐加剧,中共又陷入两面受敌困境,必须在政治上有所突破;第四,中共内部留苏派力量减弱,“土洋之争”的形势逐渐明朗化;第五,中共党内仍呈多元的政治格局,不利于长远发展;第六,大量革命青年从国统区走向延安,给延安带来希望的同时,也造成了思想的多元。
整风的对象:主观主义(包括以王明为首的教条主义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存在于党内的各个山头和派系),党八股(主观主义的语言环境)。
延安整风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整风动员。1942年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讲话,宣布整风开始,要求大家主动畅所欲言地向党和领导提意见。为了使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各部门还可以出墙报,贴大字报。6月,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整风的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为主任,康生为副主任。之后,全国各地解放区停止一切日常活动,集中精力搞整风。第二阶段,则是以前一阶段各部门所提意见为斗争对象,以大批判和审干为手段,集中进行批判。其中以王实味发表〈野百合花〉事件最为突出。最后,王被打成托派和奸细,并开除出党。第三阶段是反对宗派主义的审干阶段。审干包括自我检查和群众评议,由党组织作结论。它要求党员重新交代、反思自己的经历和党内工作经验,达到思想上入党。不过,随着运动深入展开,审干变成了党组织通过群众揭发、批判斗争,迫使有问题的党员悔过自信的抢救运动。
经过三阶段整风,以王明为首的留苏派势力一落千丈,王明自己也被解除了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高岗、刘少奇等纷纷集中到毛泽东的周围,毛泽东的思想权威逐渐建立。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了任弼时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作出了正式结论,成了教条主义的模版,毛泽东思想则被写入党章,成了党的意识形态最高权威。

 

 


3.新民主主义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学说,即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部分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的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如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以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问题。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则要解决的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国家并准备条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结果。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处于基础地位。
4.主要抗日活动
(五)抗战力量的合作与斗争
1.国共合作
2.国共冲突
3.国共谈判
二、后期阶段
(一)主要战役
1.三次长沙战役
第一次長沙战役:1939年9月中旬,日軍以10多萬兵力,在艦艇、飛機的支援下,從贛北、鄂南、湘北三個方面向湖南省長沙發動進攻。第9戰區薛岳(将湖南治理的一塌糊涂,但三次战役指挥非常出色)指揮18個軍約20萬兵力參戰,利用贛北、鄂南、湘北的有利地形節節狙擊,並以有力部隊側擊、逐個擊破的戰術,挫敗了日軍的進攻。至10月上旬,日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向北敗退。此役敵傷亡達3萬餘人。
第二次長沙戰役:1941年9月,日軍集結約12萬人,兵分兩路,第二次進攻長沙。国民政府第9戰區总指挥薛岳率部抵抗。中方將日軍主力誘往長沙東北和東面山地的既設陣地前進行打擊;同時以7個軍的重兵集團威脅左翼日軍的側翼和後方。會戰結果,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其中僅在長沙附近就遺屍1萬多具,日軍不得不於10月中旬撤回原陣地。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日軍第三次進攻長沙,調集兵力12萬多人。第9戰區投入戰役的兵力有13個軍,約17萬人。12月24日,日軍強渡新墻河向南進犯;渡澇刀河後,於1942年1月1日向長沙猛攻。長沙守軍利用既設工事,連續擊退日軍3天的猛攻。日軍攻擊屢遭挫折,死傷慘重,且糧彈將盡。這時我置於長沙外圍的部隊,向長沙實施合圍。日軍不得不下令分路突圍。我軍乘勝堵擊、側擊和尾追,擴大勝利戰果,取得了長沙會戰大捷。此役,共斃傷日軍約5萬人。2.中条山战役(晋南战役)
3.豫湘桂战役
豫湘桂战役是1944年4月日军发动的旨在打通中国大陆南北交通并与南洋连接的一场大战役。主要在河南、湖南和广西三个战场进行。分别称豫中会战、长衡会战和桂柳会战。在河南战场,中国军队本来是日军的七倍,但却不堪一击,致使日军一路顺利,不到10天就控制了河南。在湖南战场,负责指挥的薛岳采用节节狙(JU)击、消耗敌人的战术,但由于互相之间缺乏配合,很快就被日军各个击破,长沙失守。日军占领长沙后,随即南下,进攻衡阳。第十军方先觉率领部队进行了47天的坚决抵抗,最终因缺乏后勤供给而向日军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政府明令嘉奖,但当方回到重庆后,又人高声称其为汉奸,应该枪毙。)。9月,日军继续南下到达广西,迅速地占领了桂林、柳州等地,与自越南北上的日军会合。至此,日军的作战目标基本实现。
4.中国援缅战役
1942年2月,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以第五、六、六十六军共10万余人组成远征军。远征军指挥系统。主要军事将领。从 3月至 4月,远征军在同古、仁安羌、腊戍等地与日军激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中英美战略目标不一致,远征军陷于被动,4月底被迫后撤。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退入滇西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1945 年1月27日,远征军与驻印军会师于缅甸芒友,打通中印公路 ,至 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七)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第一,人口、经济损失及家庭的破坏;第四,工业内前,工业布局的改变;第三,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第二,中断了中国的宪政历程;第五,知识界工作重心由启蒙个人转为启蒙民族;第六,左翼文化群体的形成;第七,刺激了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