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学术前沿:中国现代史教案 一

时间:2009-10-18 17:25:45  来源:胡其柱
 

学术前沿:中国现代教案

 

2007年版)

 

 

 

中国现代史教案(1911-1976

 

适用专业:历史学

适用年级: 本科二年级

学年、学期:2006-2007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胡其柱

 

2006年8月2日第2稿

 

课程介绍

中国现代史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是其他关于现代史选修课的先修课程。本课程严格遵循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以政治变迁为中心,讲述1911至1949年间中国社会的演进过程。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史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基本框架,理解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史、写作史学论文打下基础。本课程讲授一学期,每周4学时。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与考试成绩两部分。

 

教学提纲

一、教学提纲

前言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1911-1927)

 

(一) 民国的建立

 

(二) 北洋时期的权力更替

 

(三) 北洋时期的政党

 

(四) 北洋时期的行政司法

 

(五) 北洋时期的政治思想

 

(六) 北洋时期的经济发展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

 

(一) 国民政府的统一

 

(二) 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

 

(三) 国民政府的财政经济

 

(四) 共产党的苏维埃革命

 

(五) 中间派别及其主张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一) 日本侵华与华北危机

 

(二) 正面和敌后抗日战场

 

(三) 抗战期间的国内政治

 

(四) 抗战期间的国内经济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1945-1949)

 

(一) 战后局势与重庆谈判

 

(二) 国共双方的军事冲突

 

(三)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四) 三大决战与政权更替

 

二、参考书目

李良玉:《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年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李新等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

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上海三联书店 1995年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

柯文著,林同齐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 2002年

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海南出版社1992年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周锡瑞(美):《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 1982年。

韦慕廷(美):《壮志未酬的爱国者——孙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齐锡生著,杨云若、萧延中译:《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

周策纵(美):《五四运动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年。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1992年年。

史华慈(Vera Schwarcz)(美)著,李国英等译:《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张灏(美):《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纪文勋(美):《现代中国的思想遗产——民主主义与权威主义》,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年。

林毓生(美):《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

段云章:《陈炯明的一生》,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罗志田:《五代式的民国:一个忧国知识分子对北伐前数年政治格局的即时观察》,《近代史研究》,1999.04

 

小科布尔:《江浙财阀与国民政府(1927——1937)》,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年。

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年。

易劳逸(美):《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年。

马勇:《梁漱溟评传》,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1年。

清庆瑞主编:《抗战时期的经济》,北京出版社 1995年。

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1928——1949)》,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5年。

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稿》

 

杨奎松:《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

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

张宪文:《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宋金寿主编:《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 1995年。

郭宗英主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工商企业》,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

候德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年。

杜赞奇(美):《文化、权力与国家——1940—1942年中国华北的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

王士花:《“开发”与掠夺: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北华中沦陷区的经济统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巴巴拉.塔奇曼著(美):《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商务印书馆 1984年。

罗伯特.达莱克(美):《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1932 — 1945》,商务印书馆 1984年。

 

牛军:《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年。

屠传德:《美国特使在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年。

资中筠:《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重庆出版社 1987年。

胡素珊(Suzanne Pepper)(美):《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

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

冯契主编:《中国近代哲学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罗志田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行活•读书•新知书店2003年。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三、参考资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

天津:《南开大学学报》;南京:《南京大学学报》;上海:《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广州:《中山大学学报》,《开放时代》;长沙:《书屋》;香港:《二十一世纪》;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读与思论坛:http://readthink.bbs.xilu.com

冷战中国网:http://www.coldwarchina.com/

杨奎松个人网站:http://www.yangkuisong.net/

二十一世纪网络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

近代中国网:http://www.cass.cn/jindaishisuo

法律史学术网:http://www.legal-history.net/default.asp

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index.asp

中大中国研究服务中心:http://www.usc.cuhk.edu.hk

法律思想网:http://law-thinker.com/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http://www.ihp.sinica.edu.tw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http://202.116.65.193/jinpin2005/jindai/

华中师大中国近现代史:http://202.116.65.193/jinpin2005/jindai/

 

 

序言

一,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与讲述对象

 

二,中国现代史的研究视角与叙事框架

 

(一)研究视角:

 

1.西方中心观:从西方的角度、立场出发,用西方的语言概念来研究和表述中国历史,大体可分为两大模式:

 

传统与现代化模式,代表人物为韦伯。该理论认为以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为表征的现代文明源于欧洲等西方国家,西方文化是先进、进步的现代文化,非西方国家应沿着西方国家的进化之路,逐步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冲击与反应模式,代表人物为费正清。该理论认为,自19世纪以来,中国所面对的不是传统的番夷之邦,而是完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西方强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与传统中国有些根本性的差别。随着战争的不断胜利,西方国家对古老中华帝国的征服也不断加深。为应付西方征服和侵略,中国消极地进行了各种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上的变革。

 

2.中国中心观:从中国的角度、立场出发,用中国的语言概念来研究和表述中国历史,大体可分为两大模式:

 

革命叙事:产生于20世纪20-40年代,即左翼革命主义的史学。是瞿秋白、张闻天等一批“有机化”或“组织化”的新知识分子从苏联、日本左翼新理论中引入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建构的左翼革命力量对中国现实、过去和未来的认识和解释体系。其主要命题是论证中国近代革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工农专政”等是这种叙事的基本主题。

 

现代化叙事:最初产生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其主题是论证10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传统与现代、社会变迁、经济增长因素、制度创新与政治参与、公共空间和市民社会等是现代化叙事的主要框架。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

 

教学要点:本章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后到国民党统一全国之前中国社会的演变,其中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武昌起义、南北议和、袁世凯当权、国民党反抗、新文化运动、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等。

 

教学难点:本章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三个。

 

第一,                北洋政府权力更替。袁世凯死后,北洋政治力量逐渐分化并形成了皖、直、奉三大派系。他们时而兵戎相见,时而握手言和,使北洋政权内部权力变化既频繁又复杂,故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第二,新文化运动群体的分化。学生对新文化运动可能较为熟悉,但对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同仁的分化及其促发因素,可能比较陌生。而这一知识点直接关系到后来中国自由主义衰退和激进主义思潮兴起,所以必须掌握。

 

第三,广东革命政府的政治模式及其影响。之前,历史教学主要关注广东革命政府内部的国共冲突,而对广东政府的权力结构和政治模式缺乏研究。目前研究表明,广东政府借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了“以党治国”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为蒋介石掌权后进行权力专断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

 

第一,通过梳理基本史实,澄清不合理的史学叙述,使学生最大可能地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真相。

 

第二,在梳理史实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目前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广东革命政府等重大问题的争论,扩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意识和学术感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组织讨论、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20-22个课时

 

思 考 题:

名词解释: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二次革命、护国战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商团事变、黄埔军校、北伐战争、中山舰事件、西山会议派、中华民国宪法

 

简答论述: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特征。

新文化运动及其转向。

第一次国共合作社会意义。

广东革命政府内部的政治冲突。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民国初期的主要政治思潮。

近代社会分化与民初社会重组。

 

 

第一节 民国的初建

 

一、辛亥革命

 

(一)背景

第一,西方侵略与中国民族危机

 

第二,传统“天下观”崩溃与国家观念兴起

 

第三,清政府合法性丧失与革命话语流行

 

第四,科举废除与新式革命力量的出现

 

(二)经过

 

保路风潮

 

起义准备

 

武昌起义

 

成立军政府

 

各省响应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一)酝酿与成立

 

(二)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三)临时政府的行动

 

三、社会影响

 

(一)皇朝制度在政治操作层面土崩瓦解,预示着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转型。

 

(二)清除了传统思想和伦理的政治和法律根基,为新思想革命提供了合法性保护。

 

(三)军人、会党、工商业者等新型社会群体进据正统,直接左右了之后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方向。

 

四、南北议和

 

(一)发起

 

(二)南北和谈

 

(三)孙中山让位

 

以前学界认为孙中山轻易地把政权交给了袁世凯,是其软弱性的表现。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当时孙中山让权给袁世凯,有其难言之隐。

 

第一,南京临时政府的自身缺失。首先,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孱弱;其次,南京政府财政困难重重;再次,南京临时政府组织涣散。

 

袁世凯控制着训练有素的北洋六镇7万多精兵,再加上仍然忠于清帝国的禁卫军和其他新军,总兵力达14万多人(新军总数为2 4万1千人)。而南京临时政府方面,号称革命的各色民军很多,绝大部分是会党乃至绿林队伍改编而成;虽然人数上远多于北方,武器装备、训练、指挥和纪律等都远逊于对方。

 

当时各省虽然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但起义军 、民团等急剧增加,支出浩繁,自顾不暇,不但无力支持中央政府,反而要求拨款。再加上关税收入被列强在“中立”的名义下冻结,临时政府在经济上显然已走进了死胡同。

 

第二,孙中山的个人政治风格与行事原则。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教授闾小波认为,孙中山长期生活于注重法治观念与和平解决政治问题的西方,因而形成了同时强调革命与协商的双重政治性格。此为孙中山让位的个人因素。

 

第三,袁世凯的个人能力与政治威望。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临死前说:“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 。西方列强亦钟情于袁世凯。

 

参考文章:

 

闾小波:《在革命与协商之间——论孙中山政治思维的两重性》,《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张宪文:《辛亥革命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复旦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乏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郭世佑:《孙中山为何迅即让出政权》, 《人民论坛》 2004 第5期。

 

 

 

 

第二节 军阀专政

 

一、袁世凯称帝

 

(一)政治风云

 

内阁风潮

 

唐绍仪内阁倒台

 

陆征祥内阁的难产

 

张振武事件

 

(二)宋教仁案

 

(三)二次革命

 

宋案发生时,孙文正在日本,5日后才回到上海,当即与黄兴、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人商量对策。

 

黄兴最初的主张是以暗杀报复暗杀。黄兴在后来给孙文的信中说:“宋案发生以来,弟即主以其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先生由日归来,极为反对。”同盟会及其前身均有暗杀的传统;黄氏提出这个主张不是偶然的。但这个对策显然不足取,如果采用这个违法手段,国民党立即从正义的一方跌落到受谴责和审判的位置上,不但政治上非常被动,弄得不好,还会被对方抓住辫子,彻底摧毁。孙文不同意这一主张,无疑是对的。可是,孙文提出的主张却是更为极端的起兵讨伐,结果迅速失败。围绕这一事件,袁伟时有新的评价:

 

第一,辛亥革命后,人心思定,根本不存在爆发革命的客观形势,故武力讨伐不足取;

 

第二,二次革命不但没打倒袁世凯,反而给了袁世凯废除民主、加强专制的借口,中断了民初政治转型;

 

第三,给袁世凯之流提供了明目张胆堵塞军队国家化、不准敢于政治的道路的借口,从而错过了逐步改造各种武装力量,使之向现代国家军队转化的机遇。

 

参见袁伟时:〈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史经验〉,〈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四)解散国会

 

二次革命使国民党在北洋政府中失去了立足之地,也使得对袁世凯有监督作用的国会失去了政治后盾。参议院和众议院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经过三次投票才将袁世凯选为正式总统。然而,袁世凯一当上真正的总统,就宣称《临时约法》对总统限制太多,要求在约法中为总统增加七项职权。其实他的真实目的是想把更多的权力从国会手中夺过来,摆脱国会的限制。国会当然不能同意,断然拒绝了袁世凯的要求。

 

1913年10月,正面要求遭到失败的袁世凯开始通过侧面攻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指责国民党把持宪法起草会议,违背共和国体,妨害国家,要求各省文武官员迅速表态。经过二次革命,各地的都督基本上都换成了袁世凯的人,他们心领神会,纷纷通电责骂国民党。张勋甚至要求解散国民党。11日,袁世凯假装顺应下面的呼声,下令取缔国民党。国民党一被取缔,国会里面没有多少人了,因为不够法定人数,从此再也没有开过会,后来袁世凯干脆下令解散。

 

在解散国会的同时,袁世凯下令由蔡锷、杨度等人组成政治会议机关,行使国会的职权。这个政治会议是由袁世凯提名组织的,大多数人当然顺从袁世凯的意思,所以政治会议与原来的国会虽然在形式上相似,但性质却有根本的差异,基本上是一个傀儡性质的机构,没有任何的监督权。1914年1月,政治会议通过二项决议:(一)修改约法;(二)宣布停止两院议员职务。之后,政治会议又按照袁世凯的意思,通过了解散各省议会的决议。

 

(五)炮制“新约法”:

 

(六)二十一条

 

提出: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Hioki Eki)向袁世凱呈遞日本關於解決中日懸案的一系列要求,共計分有五號二十一條。史稱「二十一條款」。

 

交涉:袁世凱一方面派外交總長陸徵祥、次長曹汝霖與日本公使日置益談判,一方面利用新聞媒體透露相關消息,引起列國注意,希望藉其干涉以扭轉局勢。自1915年2月22日到1915年4月17日,雙方共舉行二十二次會議,中國堅持尊重中外成約、不損及中國主權之完整等原則,而英美對第五號要求亦多有意見,日本對於各款乃稍作讓步。5月25日中日簽訂「中日新約」,雖對原條款內容有若干修正,但日本的侵略範圍正式擴及山東、福建、長江與中國沿海,並强化南滿、東蒙的勢力。评价:从外交层面来看,由二十一条所引发的排日风潮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其影响却极为深远。甲午战后,国人羡慕日本的崛起,纷纷留学东样,开始了中国以日本为学习榜样的时代。同盟会诸人大部就学习并活动于日本。但是二十一条被揭发,使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折扣。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受此激发而重新强烈。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就是继此次风潮之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民族情绪爆发。这种民族情绪给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带来了两个重大影响:一是促使部分人将中国一切问题都归诸帝国主义侵略压迫,而忽略了对中国自身改造的关注,形成了极端民族主义倾向;二是使国内知识界和民众对袁世凯完全失望,进而对辛亥革命以来的共和政体逐渐绝望,转而从思想层面来改造中国。即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二十一条”时期的反日运动与辛亥五四期间的社会思潮》,(台湾) 《新史学》 1992年第9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