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新教材教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人民版历史教材“六引导
江苏铜山人民版历史期中
人民版教科书专题二课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
人民版必修三历史试题附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早
人民版教学用书连载:百
最新热门    
 
人民版学生用书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

时间:2009-10-18 17:28:07  来源:人民版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授权发布,其他网站和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二部分

 

参考答案

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C 2 D3 C 4B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 雕版印刷术(2) 北宋人(3) 木活字的发明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发展原因: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衰落的原因: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中国 “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技发展;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 B 2 C 3 A 4D 5A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 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看风水(2)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3) 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4)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二  中国古代艺术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B 2B 3D 4C 5A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元曲(散曲)(2)关汉卿;《窦娥冤》(3)王维;他的画大多是山水画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文人画中国传统绘画重要风格流派,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形式。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作者多属具有较深厚、较全面的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讲究意境与神韵的呈现,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代表人物有苏轼、王维、朱耷、石涛以及扬州八怪。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A 2A 3B 4A 5A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王羲之。 行书。(2)被称为“书圣”(3)兰亭集序(兰亭序)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中国书法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事物的物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的主要字体包括:篆书(通常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战国篆书和秦代小篆); 隶书;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和狂草)。

 

 

 

三  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

【基础自测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 A 2 B 3 A 4B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李白;杜甫(2)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现实主义大师。(3)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小说;代表作品主要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是《红楼梦》。

【综合创新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1A 2A 3C 4C 5B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1) 分别是诗;词;曲。(2) 诗在唐朝;词在宋朝;曲在元朝最兴盛。(3)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唐代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唐朝经济发展推动了诗歌的繁荣;唐代科举制度确立推动了教育兴盛,为诗歌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唐代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日益加强。同时,唐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文化交流交频繁。唐代诗歌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文化,使诗歌走向兴盛。

 

 

 

专题检测题

 

Ⅰ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提示:

1B 2B 3A 4A 5D 6B 7D 8B 9B 10B

Ⅱ 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提示:

1 苏轼。 豪放派 2 李清照。婉约派3 辛弃疾;柳永。

(三)问答题答案提示: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它反映了中国发展的步伐和足迹。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起到了推进作用。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的理论去看待。要避免走极端——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面否定。既要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又要去其糟粕。

 

 

 

第三部分

 

课外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链接】

文房四宝

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工具。真正意义上的书法依赖于毛笔的发明。

1笔 毛笔可分为软毫、硬毫和兼毫。软毫多用羊毛、鸡毛等制成,含墨能力强,书写时笔画可以有丰富的变化,行文连贯饱满,气势不断。在书写行书与草书时更能表现书写者的情感。硬毫弹性及利墨性好,书写气势锐利稳健,且较容易控制,适合用于书写楷书等结构要求严格的书体。兼毫由两种动物的毛发制成,兼有软毫与硬毫的特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有了一支好的毛笔,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作。

2  墨 古时书法家写字用墨颇为讲究,用墨块加水研磨成墨汁使用。由此又可以分为油烟墨、松烟墨等等。

3 纸  在书写和创作书法作品时我们用的纸通常都是“宣纸”。宣纸有生宣与熟宣之分,生宣未经加工,发墨、渗水能力极强,书写流畅,笔划变化丰富,中间浓,两边淡立体感强烈,所以适合用于书写行书和草书,使书法作品更具表现力。熟宣在经过加工以后,其发墨性受到了控制,书写时笔画线条的凝聚加强,适合于书写小楷等笔画线条较小的作品。

4 砚  砚是在书写时盛墨用的。我国共有四大名砚即端砚(广东端州),红丝石砚(山东青州),澄泥砚(山西绛县),和洮河砚(甘肃临洮县)。好的砚台质地坚润,发墨细腻,蓄香持久,且极为珍贵,历来为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

 

中国十大古乐曲 

一、《高山流水》古琴曲  此曲是描写伯牙鼓琴,表现高山,又表现流水,为他的知音好友钟子期深刻领会的一则故事。

二、《胡笳十八拍》古琴曲  有《大胡笳》和《小胡笳》两种谱,均由唐代著名琴家董庭兰所作。

三、《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相传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制而遭杀害,临刑前曾弹奏此曲作寄托。为我国篇幅最长的古琴曲之一。

四、《汉宫秋月》古筝及琵琶曲   表现古代宫女悲怨哀愁之情。

五、《阳关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歌词根据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发展而成。

六、《梅花三弄》古琴曲,又名《三六》根据晋代恒伊的笛子曲改编而成。

七、《渔樵问答》古琴曲 

八、《平沙落雁》古琴曲  是我国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标题音乐之一。

九、《十面埋伏》琵琶大曲 又名《淮阴平楚》。  系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最后决战时的情景。

十、《春江花月夜》  琵琶大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先由陈后主填词演唱,后经上海柳尧章根据琵琶曲《夕阳渔鼓》改编成《春江花月夜》。

 

中国古代名画

顾恺之 《洛神赋图1》《洛神赋图2》《列女仁智图》《斫琴图》《女史箴图》展子虔  《游春图》

阎立本 《唐太宗步辇图》

吴道子 《八十七神仙图》《天王送子图》 

张萱   《虢夫人游春图》

韩滉   《五牛图》

李成   《读碑窠石图》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荆浩   《匡庐图》

巨然   《层岩丛树图》《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

董源   《寒林重汀图》《龙宿郊民图》《谿岸图》《夏山图》《潇湘图》

范宽   《谿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

燕文贵 《溪山楼观图》

郭熙   《窠石平远图》《幽谷图》《早春图》

文同   《墨竹图》

苏轼   《枯木怪石图》

米芾   《春山瑞松图》

惠崇   《溪山春晓图》

李唐   《江山小景图》《万壑松风图》

赵佶   《芙蓉锦鸡图》《听琴图》

李嵩   《花篮图》《夜潮图》

马远   《踏歌图》《梅石溪凫图》

梁楷   《六祖伐竹图》《泼墨仙人图》《秋柳双鸦图》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张瑀   《文姬归汉图》

赵孟頫 《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倪瓒   《渔庄秋霁图》

吴镇   《双桧平远图》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秋山草堂图》

王冕   《墨梅图》《南枝早春图》

戴进   《春山积翠图》《仿燕文贵山水图》

沈周   《庐山高图》《东庄图》《卧游图》

文征明 《春深高树图》《浒溪草堂图》《真堂斋图》

唐寅   《落霞孤鹜图》《牡丹仕女图》《丘壑独步图》《陶榖赠词图》《王蜀官妓图》

仇英   《吹箫引凤图》《松溪横笛图》《桃源仙境图》

董其昌 《高逸图》《昼锦堂图》

吕纪   《残荷鹰鹭图》《桂菊山禽图》《秋鹭芙蓉图》

徐渭   《墨葡萄》《牧丹蕉石图》

陈子和 《苏武牧羊图》

陈洪绶 《屈子行吟图》《对镜仕女图》《夔龙补衮图》

弘仁(浙江)    《枯木竹石图》《松壑清泉图》《幽亭秀木图》

髡残   《绿树听鹂图》《山高水长图》《松岩楼阁图》

朱耷   《荷石水禽图》《牧丹松石图》《双雀图》

原济(石涛)    《细雨虬松图》《淮扬洁秋图》《山水清音图》《游华阳山图》

王时敏 《仿北苑山水轴》《仿王维江山雪霁图》《南山积翠图》《仙山楼阁图》

王鉴   《仿宋元山水图》《仿王蒙山水图》《烟浮远岫图》 

王翚   《仿巨然夏山图》《秋林图》《竹屿垂钓图》

王原祁 《华山秋色图》《山水图》《云山图》

吴历   《仿吴镇山水图》《湖天春色图》《静深秋晓图》 

恽寿平 《牧丹图》《晴川揽胜图》

汪士慎 《静影水月图》《梅花图》《墨松图》 

黄慎   《闽峤雪梅》《渔翁渔妇图》

金农   《采菱图》《佛像图》《山僧叩门图》《玉壶春色图》

高翔   《水仙图》《弹指阁图》

李鱓   《芭蕉萱石图》《墨荷图》《五松图》 

郑燮   《竹石图》《从竹图》

李方膺 《梅花图》《鲇鱼图》《潇湘风竹图》

 

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被现代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的作品有着典型的东方风格。他是诗人,写有数千首诗,但影响当时与后人的是他的四部戏曲作品:《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这四部戏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以爱情为主题。爱情是一个千古的题目,不少优秀的作品都以这个主题展开,无数艺人为爱情舞蹈,为爱情歌唱 。

 

 

 

【历史资料】

中国在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

李约瑟

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即,在科学技术史上中国文化的地位。只有研究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制度,才能理解为什么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的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有惊人的发展,而在17世纪初期伽利略时代之后,现代科学在中国却没有发展,或者,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呢。从广义说,我们可以说,在纪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从而消除了中古世纪标志各种科学技术形式的种族烙樱我以前已经说过,文艺复兴后欧洲产生的并不是“欧洲的科学”,而是全世界普遍适用的现代科学,所有各种文化的男男女女都可以自由享受的。虽然这一突破是在欧洲发生,而且只是在欧洲发生的,但这并不能证明欧洲人具有德国的神秘主义者常常标榜的所谓“浮士德灵魂”的特殊品质,也不能以此为理由而像某些作家那样坚持要把欧洲文化列为最高级的“世界性文化”。因为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先苏格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把现代科学在欧洲的产生和成长归之于什么欧洲精神的神秘命运或者欧洲人的天赋才智。同时,看到其他民族对于现代科学的建立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们更觉得不应该这样说。对于中国本身,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仍然是:为什么在公元8世纪以前中国社会比西方社会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而到18世纪后却阻止了科学的发展呢?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所发生的情况:如,伽利略时代以后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数学证明推理方法的臻于完善,等等;这一些对于东方和西方人民的关系有深刻的影响。它所产生的后果我们都很清楚。我们知道,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西方的生活水平大大地提高;我们也知道近二三百年来由于西方人在军事上取得统治地位,轻而易举地慑服了其他的文化,造成了这多么恶劣的影响。但是,如果全世界能够防止由于现代科学所产生的无穷力量而自行毁灭,那么,我们从现代科学所能获得的利益也是无穷无尽的。(虽然中国过去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中已经取得了那么多的伟大成就)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勃兴发生在欧洲而不发生在东亚的文明中?在这个问题后面,牵涉到有关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我们以前已经提出一些意见,说明为什么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运动。在中国,古希腊城邦的概念是完全不存在的。在西方,商人的利益对于现代科学的勃兴起重大的作用;而在中国,商人的利益是一贯受仰制的。此外,还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神圣化的宗族祖先体系;另一方面是人格化的上帝造物主,上帝的理性训示人们认为可以用自己的数学语言勉强地演绎出来。一方面是一切事物内在的“道”使他们自然地达到和谐;而另一方面则是原子作用和机械推动的理论。现代方式的自然科学的产生似乎需要有一种启发性的自然淳朴的因素,而这种因素恰恰是中国天赋的智能中所缺少的。

 就是这个问题首先促使我下决心今后要以比重的力量编纂一部关于中国的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发展的全面和系统的著作。后来,我认识到,在这个问题后面,还有一个至少是同样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文艺复兴以前,从纪元前200年到大约公元1400或1450年这一段时期内,中国比欧洲总是要进步得多?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官僚封建主义能够更好地把科学(可以说,常常是一种客观上似乎并不存在的理论科学)应用于人生事务上,在这方面比希腊的帝国主义,或者中古世纪的西方封建主义,要高明得多呢?这种情况似乎不大好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证明,不一定都是在技术的范围之内。我们且不谈那著名的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过去由于弗兰西斯·培根的誉扬已经脍炙人口了。我以前还谈到铸铁技术的发明,把铁熔化而浇铸的方法——在欧洲一直到公元1380年才知道,可是在中国早在纪元前2世纪人们已经习惯用浇铸法制造农具了。当然,我不能在这里详细说明如何浇铸,我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说明在很早的年代里中国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西方。同样令人惊奇的是,虽然在中国没有欧几里特和阿波罗尼所创立的演绎法几何学,可是早在文艺复兴以前就发明了望远镜上的赤道仪装置和机械钟的却是中国而不是欧洲。机械钟的发明尤其使人惊奇,因为中国一向被说成是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农业社会。

在这方面,可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中古世纪的发明有一些是和中国文化的官僚性质密切联系的。我们可举出地震仪、量雨计和量雪计作为例子。在结构严密的官僚体系中,那些有高度组织性和远见性的上层知识分子集团,即使是封建性的,也感到有必要及时了解任何地方发生了地震,以便立即给予赈济或者,对于严重的受灾区,还要派遣军队前去。显然,在公元2世纪就是由于这种情况促使张衡制造和使用最早的地震仪。由于同样的原因,量雨计和量雪计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地方可能发生水灾,统治集团必须要得到预报。在11和12世纪的一些数学书籍中列示关于量雨计开头的习题,从中我们了解这种量雨计使用极为广泛,可能设立在西藏高原附近的西部山麓下,为了了解雨量和雪量是如何形成的。还有一个例子,我和我的合作者最近写了一篇详细的文章,那是关于一次惊人的大地测量:公元723年派遣的一个远征考察队进行了2~3年的实地观测,综合观测结果确定了子午线。这一伟大的工作是在皇家天文学家南宫说和杰出的僧人数学家一行的领导下完成的。毫无疑问,这是整个中古世纪中最惊人的一次有组织的大地测量;起自蒙古边境直到印度支那,沿着全长达约2500公里的路线上,设立了9个主要的观测站,系统地观测了夏至和冬至的日影长度和极地高度。我不相信在任何其他的中古世纪的文明中有可能设想和进行这样大规模的人组织的大地测量。这确实是值得纪念的,而这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特性也是分不开的。

今天中国正在发掘这些古代的科学成就,科学史的编纂也在进行之中。对于科学事业现在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因为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使亚洲人民的生活水平赶上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但是,中国人也开始意识到他们的祖先在科学的发现、观察和发明方面也作出了伟大的成就。他们迫切想知道几个世纪以来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了的许多事迹,而这些事迹现代西方的历史家们却是不大愿意揭露出来的。举例说,西方关于幻日现象(大气上层冰结昌体所形成的虚幻的日光、日晕和弧光)是在公元17世纪发现的,而中国的天文学家整整1000年之前就已经观察到这种复杂现象,并对每一个组成部分加以描述,给予定名。亚洲的那些失去了历史遗产的思想家和技术家们如果知道了这样的事实,那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啊!又如,自从瓦特以后所有的蒸汽机以及内烯机中奇妙的连接杆和活塞杆的结构,首先发明的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工程师,也不是里昂纳多·达·芬奇,更不是亚历山大港人,而是公元1300年中国的王祯,在他的冶炼水力鼓风炉中首先使用。如果亚洲的思想家和技术家们知道了这一事实,他们能不感到自豪吗?现在甚至在中国儿童的图画书中也有关张衡制造地震仪,蔡伦在公元一世纪发明造纸,毕升在11世纪发明活字版等的图片和说明。中国的“万向接头”吊架追溯到公元180年的丁缓,“帕斯卡”三角形创始于公元1303年的朱世杰。所有这些成就都已经汉学家们研究证实。所以,西方人必须认识,在中国人看来,科学并不是出于基督教传教士的慷慨恩赐,并不是在中国自己的文化里毫无根基的。相反地,科学在中国文化中有光辉灿烂而深厚的根基。这一些中国人现在愈来愈清楚地认识了。如果中国中古世纪的社会当真像有些人宣传的那样一个绝对专制、毫无自由的社会,我们就无法解释几千年来怎么会产生那么多的创造和发明,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在那样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总是处于比欧洲领先的地位。也许是由于社会稳定吧,但是某些大学者们却说成是中古世纪中国文化中典型的“社会性停滞”。这是从何说起呢?

我没有任何意图想贬低现在的中国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改善中国“老百性”的命运所取得的惊人成就。同时,任何一个西方人要想真正理解现代中国政府所做的工作,他也必须要懂得悠久的中中文化传统的某些特征;而恰恰在这一方面,西方人的知识却贫乏得可怜。确实,中国自己的学者有时为了论证新生的中国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往往会贬低了自己过去的历史,低估了几千年来哲学和艺术方面的伟大成就。这种情况只能说是自暴自弃吧!事实上,世界上其他各国都需要满怀虚心地向中国学习,不但向现代的中国学习,也要向历史上的中国学习,因为从中国人智慧和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医治现代病症的良药,以及推进今后全人类哲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中国科学传统的贫困与成就·李约瑟

一、导言

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大致描绘出中国的科学技术传统的成长和发展与欧洲相比的长处和短处。本文标题的灵感来自于上个世纪的法国作家们所选用的一些名言。我当然指的是德·维格尼(A.deVigny) 所写下的关于战争生活的"奴役与荣誉"和后来巴尔扎克的使名妓们为之不朽的"显赫与不幸"。在科学技术史上旧世界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整体,这一点现在无疑是十分清楚的了。但是,在这样做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大矛盾。为什么近代科学——对关于自然的假说的数学化,并具有着对于当代技术的全部推论——只是在伽利略的时代倏然出现于西方呢?这是一个最明显不过的问题了,许多人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而做出回答者却寥寥无几。然而还有着另一个重要性与此不相上下的问题。为什么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东方亚洲的文化在把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应用于有用的目的方面远比欧洲的西方更卓有成效呢?只有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且不要忘记思想体系的重大作用,才能最终对这两个问题做出解释。

在以下的论述中,我当然不可能力图非常深入地探讨这个庞大的课题。我只想首先描述一下中国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欧洲传统之间的一些显著的对比,接着说明有关在传统中国中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社会地位的一些情况,最后提出已经写在议题录上的一些问题,并从一个中国文化的研究者的角度做出一些过渡性的回答。不过在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定义出现代科学和中世纪科学。我对这两者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区分。中世纪世界的科学全都同它们的种族环境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不同环境的人们来说,要找到某种共同的对话基础,倘非不可能的话,也是十分困难的。这并不意味着,具有巨大的社会重要意义的发明且不可能从一种文明传到另一种文明,这种传播在整个中世纪里无疑是发生过的。但是,受种族束缚的概念体系的相互不可理解性却严重地限制了科学思想领域中的接触和传播。当我们说近代科学只是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伽利略时代才发展起来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指的是唯独在那里才发展出了近代科学结构的根本基础,比如把数学化了的假说应用于自然界、充分地理解和使用实验的方法、区分出首要和次要的属性以及系统性地积累公开发表的科学资料。在本文的结尾,我打算从被当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科学及其在东方和西方的发展方面,更周密地考察一下伽利略的突破的地位。

二、传统中国的科学技术面貌

在中国科学的源流也象所有其他科学源流一样汇入近代科学这个海洋之前,中国在数学方而就已经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在黄河流域比在世界上任何别的地方更早地开始使用十进制记数法和留出空位来表示零,十进制的度量衡制也随之一道发展。到了公元前一世纪,中国的工匠就使用十进制刻度的滑动卡尺来检验工件了。中国的数学思想始终是深刻的代数学思想,而不是几何学思想。在宋朝和元朝(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中国学派在解方程方面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因而以巴斯卡的名字所命名的那种三角形,公元1300年间在中国就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了。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类事例,我们称之为卡登悬置的联杆和枢轴环系统,在中国早在卡登(Cardan)时代以前一千年就已普遍得到应用了。至于天文学,我只需说中国人是文艺复兴以前世界上对天体现象做出最持久、最精确的观察的人们。虽然中国人并没有发展出几何行星理论,但他们却构想出一个有见识的宇宙论,而且使用了我们现代的坐标系去绘制星图,并持续记录下了对于今天(例如,对于射电天文学)仍然有用的日月食、彗星、新星和流星的情况。在天文仪器方面也出现了辉煌的发展,其中包括发明了赤道仪座架和时钟驱动装置。这些进展密切地依赖于当时的中国技术人员的能力。他们的技能也影响着其他科学,诸如地震学,因为正是一位中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0年左右造出了第一台实用的地震仪。

物理学有三个分支,即光学、声学和磁学在古代和中世纪的中国得到突出的发展。这种情况和西方恰成鲜明对照。在西方,力学和动力学比较发达而对磁现象则几乎毫无所知。然而,中国和欧洲之间最深刻的区别也许是在于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之间的重大争论方面,因为,正如中国的数学都是代数而不是几何学一样,中国的物理学忠实干一种典型的波动理论,而一贯对原子加以抵制。在工程学领域中,我们也能追索出偏好方面的这种差别,比如古代中国的一位技术人员每当有可能水平地安放一个轮子时他总是这样去做,而我们祖先则偏好垂直安放——水车和风车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对中国的成就和欧洲的成就加以比较方面,我们常常发现的一种模式就是,虽然与古希腊同时的中国的周、秦、汉三个朝代的中国人并没有上升到希腊人的高度,然而以后的若干世纪里中国却也不存在与欧洲中世纪那种黑暗年代相对应的时期。这一点在地理学和地图学这些科学中表现得还要明显。尽管中国人知道平圆形宇宙结构的世界地图,但这类地图从未在他们当中占取过统治的地位。

在中国,虽然定量的地留学开始于张衡和裴秀,这大约是在托勒密刚刚去世而他的工作旋即被人们所遗忘的时期,但人们继续坚持使用直角座标网格,直到十七世纪间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为止。中国人在这个领域里也很早就拥有了先进的测量法和地形图绘制术。在地质科学和气象学方面也存在着同样的模式。

机械工程学而且确实还有一般工程学,乃是古代中国文化取得特别显著成就的领域。用于马类动物的两种有效的輓具形式——一种连接工件的问题——都起源于中国文化的区域,而且首次把水力应用于工业的时间差不多与西方同时(公元一世纪),不过,水力多用于带动冶炼金属的风箱而不是磨坊。在中国冶炼钢铁的技术的发展构成了真正的壮举,中国人比欧洲人早一千五百年就掌握了铸铁技术。同通常的想法相反,机械钟表并不是首创于文艺复兴初期的欧洲,而是开始于申国的唐朝,尽管东亚文化有着强烈的农民特色。市政工程也显示出许多非凡的成就,其中著名的有铁索悬吊桥和李春首开弓形拱结构之先河,在 610年建造的宏伟的赵州桥。水利工程在中国的地位一直是相当突出的,因为要控制水道以维护江河(防御洪水干旱)、进行灌溉和漕运。

在军事技术方面,中国人也显示出引人注目的发明能力。黑火药首次出现在九世纪的中国,而从公元1000年以后爆炸性武器在中国就得到了有力的发展,这比欧洲人大约要早三个世纪。关键性的发明很可能就是十二世纪初发明的火标枪,在这种枪中有支包在竹管里的火箭,被用作近战武器。我毫不怀疑,后来的一切枪炮,不论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都导源于此。其他方面的技术也有它们的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国人很早就已遥遥领先的丝绸技术。操作极长细丝的纺织纤维看来导致首次发展出诸如传动带和传动链这类如此重要的技术装置。还可以证明,把转动变为径向运动的标准方法的第一次出现和上面提到过的冶金风箱的后来的形式有关系的。我不得不略掉许多众所周知的发明,如造纸、木板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展以及瓷器的奇妙史话。

(中国人)在生物学领域内也并不落后,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很早的时期就已出现的农业上的发明。如同在其他学科中那样,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文本,它们比得上诸如法罗(Varro) 和柯罗密拉(Columella)这些同时期的罗马人的著述。 如果篇幅允许的话,我们还可以举出植物保护方面的一些例子,其中可以包括已知最早的利用生物控制虫害的方法。医学领域在所有朝代都吸引着中国人的兴趣,中国人以他们的特殊天才发展起了中国的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的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可能超过了任何其他领域。我想,我在这儿所能做的最多不过是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人并没有受到反对矿物药物的偏见的影响,而这种偏见在西方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中国人并不需要任何一位帕拉塞尔苏斯来把他们从盖伦学说的酣睡中唤醒过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沉入这种酣睡。中国人也是预防接种技术的最伟大的开拓者。

 

 

 

【拓展阅读】

 

造纸术

在蔡伦造纸术出现之前,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用竹简、木牍、缣帛作为记事材料。汉代,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造纸术就因此应运而生。据20世纪中叶以来在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出土的麻质古纸,专家确认为西汉麻纸的片状纤维物,说明造纸术可能出现在蔡伦之前,而且可能与人们对纺织用麻的处理过程有关。但这些西汉麻质古纸上都没有发现可以辨识的书写文字,加上对化验分析结果解释不同,对西汉是否已出现了造纸术在学术界尚有很大争议。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此后《后汉书·蔡伦传》对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记载,是迄今为止有时间和人物的准确记载造纸术的最早记录,广为人们承认。《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造纸之前,书写记事的纸实际上是丝织物(缣帛),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的工艺加工,制造植物纤维纸,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纸。蔡伦造的纸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公元八世纪左右,阿拉伯人才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

 

《诗经》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产生于周代,成书于春秋时期。《诗经》收集的是我国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的诗歌作品,共收诗三百零五篇,都可以合乐吟唱。相传是孔子编定的。《诗经》按乐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国风》,指地方乐调,是从周代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民间歌谣。雅是《大雅》、《小雅》,是周代王畿之地的音乐,大多是宫廷宴饮的乐歌。颂是《周颂》、《鲁颂》、《商颂》,是皇家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的内容非常丰富,全方位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诗经》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获得显著的艺术效果。“赋”是直接的叙述和抒写,“比”是比喻或比拟,“兴”是起兴发感,多用于一首诗的发端。“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诗经中创作形象思维的重要表现手段,对后人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楚辞》

“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地区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具有鲜明的南国地方风格特征,它突破了《诗经》的四言为主的格律,代之以参差错落,更为灵活的长短句式。“楚辞”以其想象的丰富,情感的炽烈,语言的瑰丽,开采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广袤天地。屈原是“楚辞”创作的杰出代表。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其中《离骚》2490字。共373句,是整个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因此又名“骚”。《离骚》是屈原用他整个生命熔炼成的伟大诗篇,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执着的个人追求融会成激越的精神力量。《离骚》中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楚辞”的其他作者宋玉、贾谊等的作品都继承了屈原的传统,使“楚辞”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独特文体。

《诗经》《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2000千多年来一直被历代诗人视为学习的典范。

 

 

 

《唐诗》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唐诗发展可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辉夺目。

初唐诗坛是一个变革、创新和逐步成熟的阶段,一扫以往浮艳之风,走向反映社会现实的道路。其代表人物有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陈子昂。

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时代,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有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最能代表盛唐时代气息的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诗人。李白的诗篇是我国诗史上不可多得的浪漫主义杰作,李白被人誉为“诗仙”。《将进酒》《蜀道难》、《望庐山瀑布》、《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是千古绝唱。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杜甫的诗为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那个时代提供了生动的历史画卷。他的诗被后人誉为“诗史”。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深沉浓郁,跌宕有致,有“诗圣”之称。杜甫的名篇有《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中唐是唐诗的繁荣时期。此时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著名的有韩愈、孟郊、柳宗元、元稹、刘禹锡、李贺、白居易等。白居易是杜甫之后的有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艺术上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其中《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十首》等是他的代表作。

晚唐是唐诗逐渐衰落期。最有影响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时称“小李杜”。李商隐在七律诗上异军突起,独树一帜。杜牧的七绝以清新峻逸,流走明快,语浅意深见长。

唐末,出现了皮日休、罗隐等诗人。他们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精神,用诗歌针砭时政。唐诗逐渐式微,被宋词所取代。

 

《宋词》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词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中唐时期,这一文体进入了文坛。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使词终于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北宋初期,的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追求深婉精致、含蓄蕴藉的风格。另一位著名的词人是柳永,他采用民间新兴的曲调作词,在民间广泛流传。

到北宋中期,苏轼进一步变革了北宋前期以艳婉约为主导风格。开创了豪放清旷的新词风,从内容到风格都使人耳目一新。

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有晏几道合和秦观。晏几道和秦观都真正做到了抒情内容与形式及文辞的完美结合。他们的词则被视为婉约词正宗。

北宋最后一位大词人是周邦彦。被看作是北宋和南宋之间承上启下的词人。

南宋初的杰出词人是李清照。她的词带有多愁善感的气质,早期作品多写闺阁生活、离愁别绪,。南渡之后,连遭乱离,词作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后期作品低回婉转,凄切哀伤,内容、声调、风格都与清新明丽的早期词有了很大的不同,虽只是个人的悲痛,却是国破家亡现实的真实写照。她的女性的感受与笔触,与词体的婉约柔美的本色风格天然契合,在抒情的真切自然这一点上,具有别的词人不具备的优势和成就。

南宋前期影响最大的词人是辛弃疾。辛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词史上向来以“苏、辛”并称,把他们看作宋代豪放词的代表。苏词高旷,辛词沉郁;苏词多表现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超越,辛词更多体现对社会、功名和事业的执。他们是宋词中并峙的两座高峰。在辛词的影响下,南宋词坛上出现了一批学习辛词风格的爱国词人,形成了所谓“豪放词派”,或称“辛派”。代表人物有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南宋另一位大词人姜夔则在辛派词之外另立一宗。姜夔是着名音乐家,能自创乐曲,现存八十多首词中,有17首注有乐谱,这是迄今仅存的一批宋词乐谱,是十分珍贵的古代音乐文献。姜夔为人性情孤高,作风清雅,不随流俗;姜词的优秀之作具有明静幽冷、清空深远的意境,是高度诗化的精神世界的写照。在语言风格上,他追求清冷的色调和瘦硬刚健的力度,既不同于传统婉约词的软媚,也不同于辛派词的雄放,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产生了很大影响。

 

中国画的种类

中国画种类很多,以表现方法来区别,则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

工笔——用细致的笔法作画的,着重线条美,丝毫不苟。

写意——凡粗略简化用笔,或点染,或浓墨,笔随意走,称为写意。写意画不重视线条,只重视意象,强调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志神韵。

兼工带写——是工笔、写意两者兼有的画法。由于工笔画耗时多,现代画家多喜欢采用兼工带写。

以题材来分,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人物画指的是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迹为主要题材内容的绘画。战国开始,魏晋、隋唐是重要的发展时期,如顾恺之、吴道子、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人物画家。五代两宋时期,开始形成了文人画的体系。元代人物画开始走向衰微。

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山水画根据技法的不同,又可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和浅绛山水等形式。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中国传统画科。花鸟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寓意深刻的内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