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野鸭子博客:关于历史探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郑秀莲:关于评价历史人
佚名:关于历史课堂提问
成长沙龙:关注历史教学
历史试题热点:关注联合
周斌顺:关于中国西南门
佚名:关于历史教科书的
徐新:关于“欧洲联盟”
王升华:关于中学历史教
最新热门    
 
荒野: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思考

时间:2009-10-18 17:03:36  来源:荒野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思考 

荒野子

 
聂幼犁教授在一场关于中学历史新课程目标的讲座中谈到,“过程与方法”是要学生“通过了解历史及其相关问题,体验从少到多、由点及面地收集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形成在新的材料(即与已经学过的材料及其内容难度相当,但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材料)中,按一定目的汲取、鉴别、整理和归纳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解决历史及其相关问题,体验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形成在新的情境(即与已经学过的情境及其难度相当,但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情境)中,运用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能力。” [1]

 

《历史课程标准研修》一书中认为“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实现的过程,应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2]

 

基于上述论断,我认为,这一维度的目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体验,二是运用,体验的目的是学会运用,也就是说要学生在“体验和经历”中习得“方法与能力”。

 

目前,就我知(数量有限)的较普遍的方法是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教师提供的材料来回答问题,达到实现这一维度目标的目的。我的疑问是,仅此一种方法吗?

 

既为“体验”,那么体验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方法”也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认为,在“体验”过程中习得“方法与能力”的工具并非只有材料,可以是问题,可以是样例,也可以是教师的讲述和启发。

 

所以,我在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设计了两种“体验”方式:一种是阅读课文文本来获得知识的体验,即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收集历史知识和历史信息;另一种是通过分析历史材料,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方法和能力,教学过程的片断如下: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目前两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2、产生该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生:古代中国基本的经济政策是 “重农抑商”。

 

师:好,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们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呢?同学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可从“为什么重农”和“为什么抑商”两个角度去考虑。

 

生:重农的原因是,古代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可以解决人们吃的问题,是其他一切的根本,所以重农。

 

师:好的,请坐,回答的基本正确。古代的王朝政府无论采取什么政策,都会围绕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维护统治”。所以,重农政策的实行肯定也是为了这一目的。我们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统治者只要解决了人们“天大的事”便可以稳定统治,所以,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中国,重视农业也便成为必然,因此我们可以说,“重农”的原因是它可以“为统治者提供维护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那重农的同时为什么要抑商呢?可联系上节课的内容,从古代中国社会对待工商业和商人的地位等方面思考。

 

生:商人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社会的蛀虫,是奸诈狡猾的,这样的人不利于统治,会造成社会的动乱,所以要“抑商”。

 

师:回答的很好。古代统治者之所以抑商,主要是出于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这样可以安定人心,维护稳定,巩固君位,因此一直以来都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师:那么,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请同学们看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中强调“僇力(lu齐心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婢)”

•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反映了什么古代中国经济政策方面的什么思想?从后来秦国的发展情况看,该思想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生:重农抑商。

师:你怎样看出是“重农抑商”的?

生:“本业”指农业,“末”指工商业。所以可以看出是重农抑商

师:光有本业和末业就能看出是重农抑商思想吗?材料中是如何重本,如何抑末的?

生:从事这两种职业的人有着不同的结果,前者做的好可免徭役,后者要是做不好便会变成奴婢,。

师:好。加上结果我们才能够看出是“重农抑商”。那我们再来考虑一下第二个问题。

生:秦国后来统一了六国,重农抑商使秦国农业获得了发展,增强了国力,所以能够统一六国。

师:好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重农抑商政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他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生:积极的。

 

师: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重农抑商的思想却没有变化,他积极的作用能否持续呢?我们来看下一则材料:

 

 

 

材料二:“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在同一时期,亚欧大陆东部几个发展水平即使不超过但也绝不低于西欧的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却固步自封,限制甚至放弃海上活动,以闭关自守为得策,维护本国的农本经济。”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明清以来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西方重视工商业,所以发展迅速,而中国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所以落后。

师:题目中问的是“原因”,而你回答的是结果。所答非所问,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重农抑商。

师:好。那么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生:消极的。

师:综上所述,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政策理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出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作用也应得到相应的肯定。

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政策已经远离了时代的脚步,其负面作用日益凸显,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即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没有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

[1]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711/8383.html 2008-1-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历史课程标准研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3页。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47744/archives/2008/714581.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