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邓卫忠:历史教学要下里
邓卫忠、孙海文:我博写
邓卫忠:专制晚期政治形
邓卫忠:另类历史,别样
邓卫忠:《太平天国运动
邓卫忠:我的历史教学叙
邓卫忠:我的历史教育叙
邓卫忠:我的历史教育叙
邓卫忠:我的历史教育叙
邓卫忠:走向多极化教学
最新热门    
 
邓卫忠: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3:46  来源:邓卫忠
 

邓卫忠: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邓卫忠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1/132634/index.shtml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美苏“冷战”造成了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以及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理解美苏争锋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家利益的争夺。

二、教材要点:

1、雅尔塔体制

在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制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内容是:(1)确定了战后处置战败国的原则;(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4)对战败国的边界重新划分,对其殖民地重新分配;(5)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产物,它的确立就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这一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2、“冷战”的概念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3、“冷战”政策的形成过程

(1)“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内容: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影响: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3)马歇尔计划的出台: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4)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5)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总体形势:“冷战”局面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具体表现有: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结果:(1)美苏双方由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本目重点: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

由二战带来的危害,战后背景导入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

授课:

 

 

1. 雅尔塔体制的概念:

在二战后期,同盟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如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等。其中雅尔塔会议尤为重要,对上述会议的成果进行了完善、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后面的会议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雅尔塔体制就是以上这些协定的总和。雅尔塔体制的核心内容是:(1)确定了战后处置战败国的原则;(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3)建立联合国;(4)对战败国的边界重新划分,对其殖民地重新分配;(5)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雅尔塔体制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产物,它的确立就意味着近三百年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新的世界格局所取代。这一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2.“冷战”的概念(Cold war):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3. 材料分析美苏冷战的原因: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提问:为什么美苏会从盟友走向对手?

原因:战时共同敌人消失了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

苏联成为美国独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4. 学生看书归纳冷战形成的过程:

提问:美苏冷战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冷战的形成过程:

1)序幕:“铁幕演说

2)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3)具体表现

美国:“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华约”。

5.通过材料分析“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提问:1、美国之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材料二: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提问: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慷慨的举动”?它的目的何在?

回答: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

美国对西欧的的控制,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

比较分析杜鲁门与马歇尔讲话的异同?

异同:(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策。

(2)异:杜鲁门是冷战政策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主义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6.出示“北约”“华约”地图,并分析其性质。(图略)

提问:希腊,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被吸入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包括那些国家?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

回答:因为它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为了遏制苏联。华约组织包括苏联,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因为南斯拉夫1947年因反对苏联控制被开除党籍。

7.出示图片并简单分析冷战形式下的国际关系:(图片略)

提问:图片所现的情景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其根源是什么?

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根源在美苏冷战

8.课堂讨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峙中,世界上的局部战争和冲突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两国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你能说说其中的一些原因吗?

回答:力量势均力敌,核威慑的存在,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9.出示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引导学生辩正分析其影响)

材料:“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拥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消极影响:军备竞赛使世界局势长期紧张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积极影响: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不同制度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不结盟运动出现,第三世界崛起。

10.课堂探究:9.探究: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11.课后练习:提问:美苏冷战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看书归纳知识点)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