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远程研修:案例《抗日战争》

时间:2009-10-18 17:04:22  来源:本站
 

◆ 案例点评○○○

 

张汉林  刘向荣  王  雄

(栏目信箱:xiangrongliu@sina.com

 

案例1 《抗日战争

点评:张汉林

 

1.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列举法:通过列出一些本课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去联系史实,并说出相关的内容.

    谜语分析法:通过设置谜语与学生共同探究日本投降的原因.

设问法:通过设问“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引导学生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史为鉴,加深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张汉林点评:

 

 

 

本课教学目标具体、踏实,与教学内容贴切,如“知识与能力”目标基本上涵盖了抗日战争的重要内容,这就使目标易于达成,且富有教学的价值;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作者定位在弘扬“团结就是力量”的民族精神和“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而非泛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定位准确,学生也易于接受。而且,作者对行为动词的运用比较恰当,“进一步了解”、“概括”、“认识”、“理解”、“总结”,显示出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程度。

本课教学目标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1)三维目标的主语是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 “让学生”、“与学生”、“引导学生”等词可以删掉。(2)所谓“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学生要学会的思维的过程与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是手段,不是目标。按照这种理解,“列举法”、“谜语分析法”和“设问法”都不是目标。(3)一般来说,一节课一个中心。《抗日战争》的中心应该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中挖掘,而作者制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于宏大、膨胀,不利于进行教学设计,也难以在一节课内完成。(4)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可以更紧密些。如要弘扬“团结就是力量”的民族精神,必然就需要突出抗战的全民族性,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就要增加“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表现”,而非仅仅“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同理,在“归纳全民族抗战的表现”、“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和“弘扬‘团结就是力量’的民族精神”的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也是值得研究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