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温州历史教育博客:王恩妹案例

时间:2009-10-18 17:04:26  来源:王恩妹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以《辛亥革命》为教学案例

温州永嘉中学     王恩妹

 

温州高中历史新课程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678/index.shtml

 

一、案例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当今的社会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革时期,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准则也日趋多元化,其中存在着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一些因素。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为祖国的繁荣造就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做出非凡业绩的创造型人才中,有的并不是智商特别高,而是情商特别高。   

新一轮课程改革相比以往的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列入课程目标,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高。而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怎样做能比较有效地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许多教师都感到茫然和困惑,笔者试图以《辛亥革命》为例,对这一问题做一些肤浅的探讨,意在抛砖引玉。

 

二、案例描述

本人于2006年10月10日在本校开了一堂公开课《辛亥革命》,大致教学流程如下:

导入新课:教师解释辛亥革命的广义和狭义含义,明确指出本节课采用广义的说法。(开门见山破题,立意明确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

第一步:阅读新课,加强了解。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在8分中内制作一张关于辛亥革命的大事年表。(这种设计的意图:了解知识是理解知识、能力提升的基础,符合学生的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达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制作大事年表的一般方法:以时间顺序,列出大事件或标志性事件的名称。这又能很好地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几个同学的补充,完成一张较为完整的大事年表,快速宏观了解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这一环节体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

过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与平时的知识积累,说说自己印象深刻或特别想了解的关于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几件大事件,并请说明理由。(这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时也有利于突破本课学习重点与难点)

第二步:研讨问题,深入理解。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疑难,师生相互质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辛亥革命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兴起的?教师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等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学会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评价的方法,达成“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的目标。

(2)为什么说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党?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插图中的关于同盟会入会誓词的内容及其与以往的救国口号的对比,体会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可贵精神,进而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达成“体会孙中山等人的爱国与创新精神”目标。

(3)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一块丰碑?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如何突破?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介绍归纳要点,并能逐条分析其历史意义。经过学生的归纳、分析与补充,老师总结并书写板书:

内容

意义

主权在民

否定君主专制

自由权利

体现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

防止个人独裁

责任内阁

巩固民主共和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君主专制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确立,是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一块丰碑。

过渡:随着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它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第三步:补充材料,形成见解。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理解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达成“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目标,突破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要求同学们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鉴于时间有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派一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主席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教师利用学生阅读思考时间,说明了做材料题的一些方法,如找材料关键处、有机整合课文知识、书写时要点序列化等等。结果,只有少数同学积极发言,大部分同学没有真正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气氛不如预想的好。真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感悟到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在下课铃声中老师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一次划时代巨变,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呢?——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政治民主化,习俗文明化。

 

三、案例反思

上完课,自我感觉思路设计与内容取舍方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的认知规律。听课的老师评课时都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课堂结构严谨紧凑,既注重重点的落实,注重难点的突破,也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还特别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觉课后心里很不“痛快”,并不“过瘾”——从上课开始到结束总觉得自己无激情、展不出去;学生无热情,调不起来。这还是不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呢?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思考一:过于理性分析,怎能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历史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绚丽多彩的,但是在学生眼里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的课程。本人不由得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心理学也证明,在影响人展开思维活动的诸多因素中,首先起作用的是情感因素,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人认识事物规律。因此,要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历史课堂,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不仅要晓之以理,必须还要动之以情,否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等目标将很难达成。

原来,本节课上过于注重浙江省学科指导建议要求,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辛亥革命的艰难、曲折、生动的革命过程,而代之以很多的理性分析。整个课堂除了归纳线索、分析背景、概括内容,就是评价分析意义。学生最喜欢的、感兴趣的革命过程及革命活动有意无意的被冷落、忽视了。可以说,这堂课过于理性,过于严谨,忽视情感渗透,不仅使教师自己上课容易累、听课老师也感觉不轻松、学生的大脑更容易疲劳,从而逐渐降低学习历史的兴趣与欲望,课堂氛围、课堂效果也当然大打折扣。

在历史教学中,不少历史老师总是过分强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重结论,重分析,重深刻”,似乎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历史学家,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以后不会从事专门的历史研究。过多的“为什么”只会压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我们总是过多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其评价,其实,那么多的分析评价,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寻找搜集一二件感兴趣的孙中山事迹,全班交流展示孙中山等革命者的艰难经历。本课教师如果增加分析武昌首义胜利的原因,并且引导学生从革命者不畏失败、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尤其是熊秉坤、金兆龙等革命者首创与献身精神等方面的感悟,更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而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也就能较好达成“感悟革命者的艰难探索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课程目标。这样,上课者、听课者感觉轻松,学生者热情高涨,同样突破难点与重点,教学效果可谓一石三鸟。

 

 

思考二:合作探究法,一定能有效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吗?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因为学生从“历史”里可以“体验”历史上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什么?如何体验?体验到多少?关键就是看老师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使学生“参与”历史学习了。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有效渗透情感教育?用新课程的理念说就是,必须具备有效的“过程与方法”,才能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所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是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式的、处于发展阶段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学生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其最有效的学习。

因此,教师要摈弃只重视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教学观念,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以及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机整合与统一。唯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有可能使学生的内心真正有所感悟。当然,恰当运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会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学情。了解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储备。关于孙中山事迹在初中涉及较多,学生比较了解,而且初中老师比较普遍采用搜集故事,展开故事会活动。如果一堂课上都采用交流资料,而忽视学习应有的重点内容、方法引导和问题探究,对高中生来说难免会有“饥饿”之感,还可能因难度过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无法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育。整个课堂轰轰烈烈,但几乎没有问题性、挑战性,很难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与兴趣。

2.了解任务。依据新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临时约法》和建立中华民国的重大意义,体会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而本课过于省略了辛亥革命的过程,过于注重理性分析,使学生失去了情感教育的良机。说明没有吃透课程标准,教学尚未有的放矢,反而割裂了三维目标的关系。实际上三者是个有机整体,了解过程渗透情感为了更好掌握知识与方法,通过方法指导提高能力,通过知识能力提高,才有更深的情感体会。

 

3.了解学法。依据材料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希望突破难点,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可见,采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性学习法还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与安排。遗憾的是本节课没有超越现在许多课堂上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探究,实际上是对它的异化,也即伪探究学习。甚至由于问题简单一元化、合作形式自由化、评价讨论随意化等等,学生无法真正感悟、体验历史,也就无法喜欢历史课,更谈不上真正的情感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多研究参与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在课堂操作时加以落实,学生一定会在合作探究中更深刻感受先烈追求“民主”与“自由”的首创与献身的崇高精神。

 

思考三:历史教学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键在于什么?

 

我们历史教师只有在遵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笔者认为以下教学处理可能较好达成《辛亥革命》一课的情感目标。

 

1.创设情景教学,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具有感染力的讲述,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感悟历史。例如《辛亥革命》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截取传记故事片《孙中山》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典型事例,促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2.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使学生确立情感态度。历史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而情感教育与传授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时,需要有“透视’的眼光,能看到教材内容深层暗含着的情感教育因素,把它讲足讲透,澄清学生认识,引导学生反思,逐步使学生从单纯的情感体验向更深层次的情感态度转化。例如,利用课文中同盟会党员证上入会誓词的解读,体会孙中山第一次喊出“振兴中华”的可贵精神,进而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达成“体会孙中山等人的爱国与创新精神”目标。还可以利用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武昌首义胜利的原因时,介绍熊秉坤、金兆龙等人的革命首创与敢于献身的举动。革命者不畏失败、前仆后继等可贵精神容易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进而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也就能较好达成“感悟革命者的艰难探索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的课程目标。

 

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强化学生的内部态度。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过程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探究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教师应激话学生内在情感因素,促使他们主动探究,并且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价值判断。例如,通过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也可以说说辛亥革命的不足之处。只要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讨论的过程,初步懂得史论结合的方法,至于答案全面与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真正用心去体会、讨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不足。如何组织学生最大程度参与讨论是教师最需要动脑筋的,也是应该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必须在了解学情和任务基础上,还要有详细的分工要求与资料准备,如分成小组(一般5-6人为宜)、分工明确,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竞争合作,议定课题,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合作交流、成果展示,评价机制等等要公开说明。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学习的手段,组内同质,组间异质是合作的原则。如果不明确这些要求,随意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不高、合作探究质量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不是真正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方法运用恰当,适当加以激励表扬,不仅激起学生的真正合作精神,而且使学生真正对历史有所感悟。

 

 

如何进行真正有效的情感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行家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聂幼犁教授说的,所有教学策略:“仅仅相当于武术套路中的一个个的‘招式’,是分散的而不是组合的,是‘标准’的却又不是‘静止’的,要使一招一式在真正的‘实战’——也就是教学中发挥效用,就离不开‘活动’的因素——人的因素,也就是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因此,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出发,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原则出发,从‘一切为了学生而教’的目的出发,教师必须针对教学中学生的实际反应和需要,既要对各种教学策略优化组合,又要及时对既定的教学策略作及时的调整。‘组合拳’和‘随心剑’的比划,真所谓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行云流水,以无招胜有招[1]”。



[1] 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146 

 

注:本文尚末发表,除历史课程网独家拥有外,任何网站、机构不得转载或刊登,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