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长春历史教学大赛聂幼犁教授点评

时间:2009-10-18 17:04:29  来源:聂幼犁
 

2007年全国历史教学比赛颁奖仪式上专家的点评

(据录音稿整理)

 

枫叶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5/77349/index.shtml

 

第一组组长:聂幼犁

一、五堂课的看点

各位同行,马老师说是点评,真不感说是点评。听课两天,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对。比去年的感觉要好,明显高中的水平比初中的水平要高。另外又经过一年的课改,课改的理念,包括对课改理念的贯彻实施、经验教训的吸取肯定是尚待改进,跟其他评委的想法一样,并不是非常满意,问题也非常之多。这次比赛分成四个组,点评也困难。有的老师没听这节课,我在这瞎掰呼,也浪费时间,我想我只能简要地对有印象的,让我感觉到有问题的地方在哪里。我推荐我们第一组的有五堂课的看点,说亮点过高,说看点吧。

第一节课是浙江的朱能老师。觉得看点最明显的是个人的功底比较扎实。因为个人的功底比较扎实,所以和学生的交流显得非常有底气。他讲的是《百家争鸣》,这节课本来比较难讲,他表达准确同时和学生的交流也比较通顺,个人的素质带来看点。在第一组朱能老师是特别突出的,但问题也明显。大致有三个:(1)百家争鸣的重点到底在哪里?结尾在哪里做文章?在哪里穿透?这节课可能是有点不同意见。他这节课的高潮放在学生对诸子百家主要观点的感悟上,然后要求学生你喜欢哪一个,讲出道理来。按照我的想法最好的办法不是让学生和现在去对话,而应当是比初中高一档次,重点还应该是争什么?为什么争?争在哪里?结果如何?为什么是这样结果?这样的课才有穿透力。

第二节课是广东的唐云波老师的《文艺复兴》。课改已经推进了三年以上,这次课改特别突出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些三维目标是比较特别,好多老师现在还不明白怎么把过程做为目标了。请大家看看唐云波老师的教学目标。我们组三维目标她写的最好、最规范。不仅目标制订规范,而且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目标展开。假如就目标达成的角度来看,她这节课完成的最好。

第三节课是安徽的张昌东老师的《希腊民主政治》,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他把重心放在伯利克里改革,把教材的倒过来体现,中心开花。个人认为把这个中心体现的非常清楚。

先讲“现雅典民主政治之峰”、然后倒过来追溯它的原因“探雅典民主政治之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中心的把握,重新调整教材。还有一个小亮点,听了好多讲《雅典民主政治》,提起它的原因,一个讲它的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改革,这点是确定的,教材是从正面讲的。讲“源”,教材吸收了地理因素,如“地中海”等,好多老师都确定地说,振振有词、确凿无疑的说“小国寡民”、“城邦”,其实“源”的问题并不是很确定。他的课很清晰,是一种解释、一种探究,不是不讲,而是把确凿还是不确凿的,什么性质,讲的很清楚。才教了三年书,讲到这个水平,相当不错,看来大有前途,后生可畏。

 

 

第四节课是上海的姚军老师的《宗教起源》。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和张昌东老师类似,演绎的淋漓尽致。好多老师讲史前史都讲的非常非常具体,其实对史前史的了解我们知道的太少太少。谁也不是从那时过过来的,那时也没有文字,都是我们现代人的假设和考古情况推测的。姚军老师表现的非常好。我觉得我们史学把不确定的东西当成确定的东西交给学生,那是不聪明的,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什么程度,讲到什么程度。你是怎么知道的,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怎么知道是什么。他演绎的淋漓尽致。如果坚持这样的教学,符合史学本质,也是符合历史教学的宗旨的,是聪明学。我们不是传教者,也不是一种教条,如果很多人天长地久这样教学,揭示史学真谛的话,将来学生一定会非常聪明。

第五节课是上海杨国纬老师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探究》。这节课成功在“解剖麻雀”、“解剖一个种子”,看到内在矛盾。根据故事个案教学,即要承前又要回顾英国工业革命的情况,又要回顾康乾盛世的情况,同时又深刻地让学生知道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实质性的矛盾,就是先进的工业国用非正义的、暴力的手段、掠夺的手段推进了工业革命。即将行将腐朽的农业国用正义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这就是辩证法。辩证法不是把不清楚的问题说成很清楚的,辩证法的最高等级是用思维的矛盾、辨证的概念去反映客观事实本身的矛盾。这点是最值得学习的。


 
二、建议

1、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例如:凡是做评价,就简单说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仔细查查马克思主义没讲过一分为二,讲的是对立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后来毛主席讲一分为二,也不是形而上学,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讲主流、讲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方面,而我们现在说唯物主义,简单说是一分为二、“各打五十大板”。这就是诡辩。所以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习,这一点对我们青年教师非常重要。我们创新,有勇气、有胆量、有气魄。我们的优点是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必须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2、加强历史知识的修养,特别是青年教师。严格推敲的话,绝大多数老师都有一两个知识性的错误。例如新文化运动。那时“打倒孔家店”和大的儒家文化是两码事,不能简单一分为二。求真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再如《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对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观点简直和文革时期差不多。对其分析、评价不符合实际,中学老师要关注史学动态。用简单的最准确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说出来,要做到深入浅出。当然要浅出必须深入,必须关注史学界最新变化。

 

 

3、加强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认识。历史学科思想教育不是显形的。如果每一堂课都喋喋不休,设想一下,学生要恨死了,学生耳朵要听出老茧子了。讲究“大象无形”“春风化雨”。有的课没讲任何道理,但是和学生心灵相通,引起震憾。历史中渗透道理,而不是把道理硬塞给学生。不是做了思想教育就好,如果做了思想教育反而效果不好,还不如不做。

4、加强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现在好多课都用材料、讨论。为什么要用材料?为什么要讨论?有的讨论无效果,弄的学生是“合声”。不能先下结论,用材料再论证,让学生跳进你的预设的圈套。

5、讲些竞赛的策略。好多老师的素质相当不错,竞赛的策略掌握不好。一堂课只能一个中心。一个中心、一条线,很清晰。有的老师课很失败,拖堂还只上三分之二。就像吃饭不能吃撑了,一堂课不能塞得太多。

 

(聂教授的建议非常好!推荐给大家!是我费了很大力气整理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