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达
七年级中国历史期末创新
中国历史:七年级期末复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最新热门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时间:2009-10-18 17:05:10  来源:本站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广州市高一历史教研讲义  

 

一、 单元知识概述

(一)课程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核心思想

课本压题图片是《穿鼻海战图》。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用坚船利炮撞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的泻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他们在旧中国的肌体里沉淀、发芽、生根、膨胀。

于是,传统自给自足封建自然经济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演变,农业文明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演变。具体可以分解为两条线,一为资本在近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结构解体的历程,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经济决定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从而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里顺便提一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转型并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而是早在16世纪的明朝中期已经出现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这种状态从战国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这种情况到16世纪的明朝中期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新的转型。早期的雇佣关系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例证。但是这种转型,并不成功。商品经济只是对传统经济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随着明清时期海外政策的变化——闭关,这种转型近乎夭折,中国也就失去了与世界与时俱进的大好机会。

 

(三)重点知识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过程和历史地位
    (1)产生: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见教材第30页)。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包括买办手工业主),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它使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3)短暂繁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民族工业扫清了一些障碍,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因。一战中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产品打入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外因。主观原因是“实业救国”成为当时思潮。国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一时期,由于辛亥革命胜利的鼓舞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涌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如张謇、周学熙和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等。但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昙花一现,很快萧条。从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可看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

 

(5)获得新生:建国初期,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1953年—1956底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加工定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及付偿定息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具体表现:

(1)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但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

(2)作用:①经济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②政治上:促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促进中国无产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做过的梦,但是毫无例外全都破灭了。历史雄辩地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不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要想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头。

 

(四)难点知识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经济成分及其特征

(1)自然经济

总体特征:①封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②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③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及国民党政权统治的经济基础。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②自由开放;③富有侵略性。

(3)洋务经济

总体特征:①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②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③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先天不足:未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而是在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直接产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②后天畸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这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③与封建经济相比,在近代,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而外国资本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增长迅速,不断排挤民族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夹缝中生存;④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它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5)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总体特征:①垄断性:依靠国家政权力量,垄断金融、工矿企业;②买办性: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豢养并为之服务的替代人;③封建性: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④反动性: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也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社会安定与否、国家的政策、资本主义自身资本的原始积累、技术的革新、企业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其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历程的启示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是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于我们今天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近代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的侵略和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中国丧失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条件。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②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正是抓住有利的国际实现发展的明证。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科技革命都为我们振兴民族经济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机遇。③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近代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重大障碍。当前建立公平、公正的经营投资环境,是推动我国民族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条件。④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近代中国民族经济举步维艰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资金少,技术力量弱,对外国依赖性强。由此可见,民族经济若要发展,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形成健全的金融体制,同时要注重技术的研发,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单元教学分析与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再认再现主要史实(基本概念):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官僚资本、实业救国。

何谓官僚资本,也叫买办资本,相对民族资本而言(指那些同外国资本联系较少、主要靠经济手段、市场关系进行运作的资本)指半殖民地社会中同国家政权和外国资本密切结合的资本,它通过出卖民族利益、依靠政治特权来牟取利润。

2、再认再现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历程,理解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充分利用课本的史料和插图,最大限度地获取的有效信息,理解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4、在了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感知民族工业的病态发展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认知中国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只有推翻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才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二)单元教学构想

   1、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习惯上,我们会用教材中的观点来给学生解释“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的记住,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析,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怎样让学生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记住知识点才是学习历史的上上策。我们不妨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放在世界大舞台上去看待,众所周知,资本主义是一种依靠货币投资来取得回报的经济形态,其不同其他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就是使用雇佣劳动。在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历了手工业作坊、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生产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又称为资本主义萌芽,机器大生产就称为近代资本主义。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就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不过仅仅是萌芽。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则是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刺激下产生的。

故而,在把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时,我们有必要用世界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资本主义。一为商品市场,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必须以商品市场为基本条件。鸦战后,自然经济的开始瓦解,部分农业经济也日益商品化;一为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经济需要雇用大批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员充当劳动力,鸦战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不得不靠出卖自己劳动力谋生;一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财富的积累。中国贵族、官僚、地主手中本来就有巨大货币财富,不过以前主要用于挥霍和买田置地;看到替外商服务的买办赚大钱,当然也有爱国心的驱使,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很显然,中国具备了这些条件,于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自己的近代资本主义。

这样去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能够记得牢固,更能把中国资本主义放在世界资本主义大潮中,形成全球史观。

   2、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一种意见是原来对洋务运动持全面否定的论者,《洋务运动》一书的作者牟安世在他的“关于洋务运动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学报》1981第3期)中提出:“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和阶级基础这个问题,我过去在拙著《洋务运动》中曾说: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基调仍倾向于全面否定论。

第二种意见是对洋务运动持全面肯定论者。洋务运动的发展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刺激、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说明,没有洋务运动,则没有当时中国社会的新式资本主义企业,这就是洋务运动提供给中国历史的前所未有的果实,它是崭新的东西,它不仅显示了洋务运动的方向,而且标志了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李舒瑾:《关于洋务运动性质的再探讨——兼与“反动论”商榷》,《洋务运动讨论专辑》)。“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为了阻止中国向半殖民地、殖民地沉沦,不同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从事过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这些探索和斗争的几个主要表现。”(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

第三种意见是对洋务运动持两点论者。进步与积极两方面的作用,应该兼有。

第四种意见不同意对洋务运动作一概的肯定,或作一概的否定,主张具体分析,从洋务运动本身的发展变化中去评定它的性质和作用。总的认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夏东元:《洋务运动发展论》,《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对于洋务运动的性质评价,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可以给学生介绍史学界的观点,但是必须可以告诉学生,洋务运动其实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新陈代谢的过渡阶段,或者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过渡阶段。这样就便于学生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也加强了学生对整单元知识线条的整体理解和把握。

3、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这一问题时间跨度比较大 ,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直贯穿到解放前,近百年的历史啊!而且教材里面涉及到的内容繁杂,一些历史史实的叙述又生硬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就必须用一条非常明了的线索把这百年历史联系起来,而且把教材的史实进行重组,使之更加生动有趣!

有人说可以用张謇的事例,可是张謇的企业到了20年代中期就衰落下去了,他不能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近百年的曲折发展历程。我们不妨以荣氏兄弟的荣氏企业作为线索,而且荣氏家族企业三代至今,在企业界都是大名鼎鼎,也容易为学生接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案例教学法。“以解放前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兴衰史为例”来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我们可以先后呈现1896年、20世纪初、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抗战胜利后等四个阶段荣氏企业发展的情境(史实),一共设置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认知荣氏企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在学生认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后的基础上,安排学生画出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兴衰趋势图,将理性科学的认识转化为感性的认识,学生动脑又动手,印象深刻,也落实了课程目标中论从史出的要求。最后,将学生的认知升华。这里我们可以引用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问学生“你从对联中获得了哪些感悟?”不是很自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到位了吗?!

关于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我们的教材用了这样的表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在湛江广东省新课标研讨会上,《历史教学》主编任世江先生指出了这个表述有待商榷。我浏览了一下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宪文教授在他主持编纂的《中华民国史》可以发现,“1918——1922年创立的企业总资本即超过此前半个多世纪中国企业的投资总额。因而这个时期仍被学术界视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竞争激烈,再加上时局维艰,资本家纷纷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更加注重依靠科技、人才,同时也认识到华商难以同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国资本家竞争,他们也开始进行兼并活动,使产业集团化等等,这些措施大大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范例点评】

一、选择题

1、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人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就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内因是

A、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的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2、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面粉棉纺化工等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3、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最完整的是

A、发展迅速,水平较高    B、在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下,全面萎缩

C、初期有较快发展,后期不断萎缩     D、发展水平较低,速度缓慢

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相对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辛亥革命的推动

5、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结果却是纺织业发展空前,钢铁业却没有发展,主要因为(       )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缺少资金    

B、顽固派的阻挠

C、重工业周期长,利润小,资本家不愿干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和市场的掠夺和垄断

6、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A、规模小                      B、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

C、技术力量弱                 D、自然经济的抵制

7、近代中国“实业救国”之所以走不通,主要因为(        )

A、“实业救国”实际上是走资本主义老路B、“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C、社会性质决定了的                 D、科技水平滞后 

8、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9、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两次短暂发展,充分说明①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已逐渐深人人心②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1——10   DACAD  BCCAD

 

二、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伯父荣宗敬(1873-1938年)雄才大略,父亲荣德生(1875-1952年)讷于言而敏于行,平实勤励。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南方都市报》

材料二  荣德生在1943年对自己的经营之道以一幅对联作了总结“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       

    荣毅仁说:你们知道我家过去是搞面粉厂的。面粉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说一个故事。开厂的时候很不容易,刚开始没有多少钱,有一年发大水,小麦很潮,放久了有一股味道。我父亲就下命令,不能买潮湿的,都得买最好的。后来,市场上的面粉一比较,我们的最好。

                                         ——见中信会议简报

材料三  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开工力求其足,扩展力求其多,因之无月不添新机,无时不在运转。人弃我取将旧变新,以一文钱做三文钱的事,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必其能成功。……荣氏兄弟在银行拥有股份,并且还与银行总经理结成儿女亲家,为企业借贷扩张打下了基础。

                                              ——人民网

材料四  一九五六年,荣毅仁(左一)、胡厥文(左二)、盛丕华(左三)并肩步入中苏友好大厦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兄弟发展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二十余年中发展最快的时期。分析其原因。(5分)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述荣氏家族的经营思想。(6分)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在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共有什么创举?(2分)

 

 

点评:
    该题“旧瓶装了新酒”,使用了浓厚时代气息的引据,问题的设置也较为新意,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强调重点的同时将知识作了延伸,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文价值层面的探究!

第(1)问,实际上要学生探究20世纪初20年促进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那就要好好把握20世纪初20年的时代背景,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2)问,要求学生探究荣氏企业的经营之道,这要考察学生对荣氏企业的把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其实从材料二中对联中一个“诚”、一个“正”、“买最好的”这几个关键词,以及材料三的“快”“新”“儿女亲家”等字眼,就不难找到荣氏企业的经营思想。

第(3)问,超出了课标要求,但是对于增加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整体把握还是有必要的。学生至少可以从材料中找出“公私合营”四个字,问题也就解决一半了。

参考答案:

(1)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拓展了空间;北洋政府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得以继续发展。“实业救国”思潮,鼓舞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身近代企业;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荣氏兄弟善于把握机会,勤劳创业。

(2)诚信;正当经营;质量是生命线;高效;创新;薄利多销;联姻(融资)。

(3)新中国成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先是和平赎买,以加工订货为主的初中级国家资本主义,后以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三、问答题: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参考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