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炎林:《国际经济关系
两份《国民革命运动的失
罗洪钦:《国民革命运动
宽容:《国民经济的恢复
刘春生:《国民革命运动
修建成渝铁路的两份历史
《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纲领
追溯与期盼——学习《国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
最新热门    
 
两份《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教案

时间:2009-10-18 17:05:42  来源:佚名
 

 

第三节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直奉结成反革命联盟;“三一八惨案”;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战况和胜利;冯玉祥誓师参加北伐;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史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北伐胜利进军”、“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和“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等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内在联系,全面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在无畏精神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2)通过帝国主义制造众多惨案,公开干涉中国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清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更深刻理解中国人民革命必须坚持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4.学法指导:

  (1)结合课文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2)运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解北伐战争的经过,训练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北伐战争的胜利是本节的重点。从广东誓师到攻占南京仅10个月,革命形势发展迅速,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军消灭了数倍于己的军阀主力,使军阀的反动统治崩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是大革命的最高潮。此后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重心。

(2)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是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事件和最大成果,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2.难点分析: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战争能够取得巨大胜利并使国民革命运动达到高潮,其原因需从国民革命的大背景下分析北伐的方针、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以及广大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具有一定难度。

 

 

 

课堂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1926年的广东革命根据地,到处传唱着这样一首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一首什么歌?  生:(作各种回答)

师:准确地说应该叫做《国民革命歌》。关于国民革命的兴起,上一节已经讲过,这节课我们学习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板书第三节标题)请同学们看《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南边的区域是广东革命政府控制地区;北边,是军阀孙传芳的地盘,中间是军阀吴佩孚的地盘,再往北包括京津地区在内的是军阀张作霖的辖区。北洋军阀们盘跨在中国东部最富庶的土地上,他们对内实行反动统治,奴役广大民众;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权益,若要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就必须出师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讲授新课】

 

  一、 直奉军阀联合和“三一八”惨案

  1.直奉军阀的联合

  师: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推动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为了扑灭革命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达成“谅解”,暂时停止混战,组成直奉联军,进攻“南北二赤”。在北方,张作霖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国民军被迫退往西北。在南方,吴佩孚和孙传芳以及西南军阀,准备南下进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变化,要求国民政府必须先发制人,师北伐。

  2.“三一八”惨案师:请同学阅读课本的小字和大字的内容,思考后回答:“三一八”惨案的发生说明了什么?(给学生留出约三分钟时间)

师:“三一八”惨案的发生说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狼狈为奸,他们互相勾结干涉中国革命,在中国实行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要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必须反对帝国主义。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二、 北伐军胜利进军

  师:通过前面对出师北伐前的形势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北伐之举势在必行,并且明白了北伐的目标和对象。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教材上摘录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师:这段史料能帮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那么革命的力量是否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怎样赢得这场战争?这是我们更深一步分析的问题。

  师:我归纳一下同学的发言。革命的力量能够赢得这场战争是因为:首先,国共两党已经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全国形成了大革命的浪潮;其次,国民政府建立了自己的国民革命军,并且在二次东征之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有了稳定的革命大本营;第三,国民革命是民心所向,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北伐必然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这些是北伐胜利的先决条件,是战略上取胜的可能性。但是,敌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军阀的军队合计约有75万人,而国民革命军只有10有万人,要想取得胜利还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刚才大家在讨论中已经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那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而集中兵力的主战场是哪里?  生:(回答)

  师:请同学阅读课文,并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分析战场上的形势,概括北伐战争的战况。

  师:湖南、湖北是最主要的战场,北伐军的先锋部队是叶挺领导的独立团,他们攻克了军事要塞汀泗桥、贺胜桥,占领武昌,消灭了吴佩孚的主力。大家是否还记得初中在此讲过的一位英雄?生:(讲述曹渊的事迹)

师:周恩来同志曾以“饮马长江”这句话勉励大家,最后还说“武汉见面”。独立团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他们的英勇战斗为独立团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北伐军还有两支部队分别开真诚江西战场和福建战场。在江西战场上,他们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占领了南昌。福建战场上没有遇到强敌,北伐军控制了福建和浙江。经二年北伐军占领南京,进驻上海。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声震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1926年秋,退往西北的冯玉祥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在五原誓师,占领陕西,进军河南,与从武汉出发继续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会师于郑州。(指导学生看懂示意图)从南京出发的北伐军占领了徐州。到此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辉煌的胜利。

 

  三、 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工人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师:我们目前的中心思想,是要上海的工人群众及所有小资产阶级,自由职业者等等的民众直接夺取政权。其方法:要各种民众自动地联合起来的革命的民众力量,自己制造法律,自己推出代表,组织上海市民代表会议。由这个市民代表会议在革命爆发时产生出市民政府,这必然是革命的民众政府,革命的民主独裁制。……这个市民代表会议,成为上海民众的苏维埃,但必须以工人为主体。……在步骤问题上,必须在北伐军来到上海之前组织上海临时市民代表会议执行委员会,号召全上海人民大力拥护之。并努力促成其为事实上的市民政府。在北伐军到达上海之后,尽快召开市民代表会义,建立上海市民政府。

——罗亦农:《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关于政治与本党工作方针的报告》

  师:北代战争得到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持,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工农运动的高涨.上海工人阶级,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进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地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缺乏经验失败了.但他们没有被失败所吓倒,而是以更大的毅力和勇气准备着更大规模的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了加强对起义的领导,成立了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等八人组成的领导机关,他们认真研究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上海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其内容集中在罗亦农的报告中.请同学阅读资料并分析概括报告对指导这次起义有什么得要作用?  生:(思考并回答)

  师:按照报告的精神,上海工人经过30多个小时的战争,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工人阶级用自己的力量在全国最大的城市推翻了军阀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政府,这是工人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坚强的战斗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能力.

  2.农民运动――“一切权利归农会”

  师:在北伐战争期间的湖南,流传着一首民谣“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往日穷人矮三寸,如今是顶天立地的人。”过去农民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如今怎么就场眉吐气,顶天立地了?  生:(回答)

  师:北伐军经过的农村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全国已有17个省建立了农民协会,农民有了自己的政权和武装。湖南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最猛烈。请同学看投影资料:

师:从表中可见农会会员成份以雇农、贫农为主,他们受压迫最深,最具反抗精神,这种贫雇农阶级的优势和领导作用,使农会组织不断壮大。农民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一切权利归农会”。农会还组织农民支援北伐战争。毛泽东深入湖南农村,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歌颂农民运动“好得很”。孙中山先生认为,只有唤起民众才能取得国民革命的成功。从工人运动到农民运动,民众的唤起,民众的联合,民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大革命。  生:(阅读)

 

  四、汉口、九工人民收回英租界

  1.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师:中国革命形势的高涨,特别是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使帝国主义十分恐慌。他们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和“南京惨案”,企图扼杀中国革命。请同学们阅读第220页的小字课文,对三个惨案的情况稍作了解。

  2. 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师:在大革命的浪潮中,各地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英租界“一三惨案”后,在共产党人李立三、刘少奇等人的领导下,武汉各界召开了反英示威大会。会后,群众示威游行,冲入英租界。由国民政府成立的“汉口英租界临时管理委员会”接管租界。请大家看220页的照片,这是国民革命军开进英租界的情景。九江的工人和各界民众在共产党组织和总工会的领导下,奋起占领了英租界,由国民政府成立的“九江英且界临时管理委员委员会”接管租界。国民政府执行了革命的对外政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两租界的收回是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最大成果,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3.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师:下面我们对前面学习的内容再进行分析总结,为什么北伐战争能够取得节节胜利?为什么工农运动会有这样天翻地覆的形势?

生:(举手发言)

 

【课堂小结】

 

师:(归纳)第一,国共合作,在全国造就了大革命的形势;第二,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第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第四,北伐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第五,苏联在军事上和物质上的帮助等等。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给全国带来一派大好的革命形势。但是,革命阵营内部的潜在危机也正在滋生着。小结:本节所讲的内容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全国性的革命高潮。这次高潮的持征是要坚定彻底地消灭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北代战争与工农运动的高涨互相促进,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思考导学】

 

1.北伐战争能够进行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必要的?

答案:条件:“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迫切的要求;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五卅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战争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必要性: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直奉军阀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对革命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在北伐战争中,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在哪里?

答案: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方针:先集中主力北上,扫除吴佩孚的势力;再挥戈东进,围歼孙传芳的兵力;最后北上,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3.在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答案:(1)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2)中国人民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被侵略的权益。

 

【自学导引】

 

一、北伐战争

 

1.背景

(1)五卅运动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2)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

(3)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直系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他们一面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一面南下进攻广州国民政府。

 

2.目的: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经过

(1)击溃吴佩孚: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占领湖南,连克湖北军事要地汀泗桥贺胜桥,占领武昌,消灭吴佩孚主力。

(2)歼灭孙传芳:北伐军转攻江西,南北夹击,歼灭孙传芳主力,占领南昌

(3)迁都武汉: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4)重创张作霖:从武汉北上的北伐军连战皆捷,与冯玉祥的部队会师郑州,奉军被迫撤退;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占领徐州

 

5.胜利进军的原因

(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

(2)工农支持: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是北伐军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将士奋勇:北伐将士英勇作战,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模范先锋作用,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工人运动

(1)湘赣两省工人成立总工会,组织工人纠察队,支援北伐战争;

(2)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取得胜利。

 

2、农民运动:湘鄂赣三省成立了省农民协会,湖南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猛,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歌颂农民运动。

 

三、人民反帝斗争取得新成果

 

1、原因

(1)随着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帝国主义公开干涉中国革命,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

(2)大革命的发展,鼓舞了人民的反帝斗志,他们纷纷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队,收回租界。

 

2.突出成就: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

 

 

 

【重点阐释】

 

1.广东国民政府的北伐的背景及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背景:①1925年,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直奉两派结成反革命联合战线,并开始向革命势力发动进攻,歼灭封建军阀的任务迫在眉睫,革命处于危急关头。②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广东国民政府的日臻完善,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使北伐的政治和组织条件成熟。③工农运动的发展,全国反帝运动大风暴的到来,冯玉祥的国民军遥相呼应,使北伐的群众条件成熟。

原因:①国共两党合作和各革命阶级的空前团结。②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运动的有力支援。③北伐作战的目标明确和方针正确。④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工作,广大北伐官兵,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英勇作战。⑤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和分化。⑥战争的正义性。

 

2.大革命的特点

(1)使国民党获得了新生。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作为国民党的指导思想,并正式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时,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国民党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国民党成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2)促进了共产党组织的发展,并且为党争取革命领导权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革命干部,建立了一支革命武装。黄埔军校为创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日后北伐准备了基本的军事力量,从而摆脱了孙中山依靠军阀打军阀总是不能成功的困难局面。

(4)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发展。五卅运动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农民运动已逐步发展起来,以湖南农民运动最为典型。

(5)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战争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把大革命推向了最高峰。

 

3.对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领导作用的认识

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共和国民党的联合领导、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共的领导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的。

(1)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孙中山接受了中共的这一政治主张,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宣传党的纲领,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我党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大革命的特点就是群众运动,如“五卅运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大革命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支持和配合了北伐战争。

(4)在军事上,在中共的推动下,建立了革命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部制度。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典例剖析】

 

[例题]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比较,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剖析:本题为比较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和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对比北伐战争和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找出各自依靠的力量。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依靠的是会党、“新军”和地方军阀,而北伐战争依靠的是革命武装国民革命军。

答案:B

 

课时演练:

 

一、选择题

 

1927年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直奉两派军阀由交战到达成和解直接原因是

A.两派军阀的根本利益一致性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使反动势力感到恐慌

C.帝国主义列强的幕后操纵

D.两派军阀的本质属性一致

分析:本题最容易错选C项。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十分恐惧。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直奉达成和解。国民革命的发展是直奉勾结的原因,而帝国主义的操纵只能是他们勾结的条件。

答案:B

 

2.北伐战争首先打击吴佩孚的原因是他

A.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B.是直系军阀的首领

C.军事力量最强

D.是最反动势力的代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分析理解能力。北伐战争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即先打吴偑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攻打张作霖,北伐战争首先在吴佩孚所控制两湖战场打响。之所以首先攻打吴的主要是从当时的客观形势看,在地理位置上吴所控制区域与广东革命根据地相邻,国民政府要实现通过北伐统一全国的目标,必须首先扫除吴佩孚这一障碍。

答案:A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被推翻。根据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活动的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北伐军攻占汀泗桥、贺胜桥,占领武昌  ②北伐军占领南昌  ③北伐军占领南京,进驻上海  ④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答案:B

 

4.1927年,冯玉祥的军队和北伐军会师于

A.南京  

B.上海  

C.徐州  

D.郑州

答案:D

 

北伐战争和工农运动互相促进,使中国革命形势空前高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5~7题:

5.北伐战争期间工人运动发展表现包括

①湘赣两省总工会组织工人纠察队支援北伐  ②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③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  ④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敌人的军火来源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6.北伐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发展最为猛烈的是

A.湖南  

B.湖北  

C.江西  

D.广东

答案:A

 

7.北伐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表现是

A.完成了全国的政治统一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彻底铲除了军阀的统治

D.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答案:B

 

8.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的能力。本题的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A项的迷惑性最大,中国社会的矛盾在20世纪初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大矛盾趋于汇流。北洋军阀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中国人民将斗争的矛头集中到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上。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试结合国民革命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分析说明为什么“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分析:本题是一典型的材料式问答题,考查对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第一问要求从大革命的成就出发,以典型历史事件来论证毛泽东的正确观点。第二问要从比较的角度去分析两者的不同,把孙中山长期革命未果与大革命成果相对照,找出其不同的根源来,从领导阶级、时代背景、斗争方式和手段上去加以区别、归纳。

参考答案:成就:工农运动蓬勃发展;通过北伐战争,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上被推翻;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原因:国共合作前,孙中山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在中共及其领导的工农运动的配合下,国民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就。

 

10.1927年,汉口、九江人民收回了英租界。据此回答:

(1)汉口、九江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条约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2)汉口、九江人民为什么要收回英租界?

(3)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1858年《天津条约》。

(2)英帝国主义制造惨案,破坏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3)中国人民通过斗争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一些侵略权益,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