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吕准能:构建高中历史教
吕准能:高三历史复习试
吕准能:重点中学高考历
吕准能:高一人民版必修
吕准能:浙师大附中历史
吕准能浙师大附中高一历
吕准能:期末复习练习之
吕准能世界经济全球化趋
吕准能世博会标志性建筑
吕准能:屈辱的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吕准能:太平天国运动教参(人民版高中新教材)

时间:2009-10-18 17:06:19  来源:吕准能
 

          太平天国运动教参(人民版高中新教材)

              浙江师大附中    吕准能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金田起义、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洪秀全、洪仁玕的概况;

    ⑵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⑶识记金田、永安、天京等地的地理位置,提高读图能力(太平军攻占永安图;京师城防图),并结合长江中下游河流、城市、通商口岸分布状况思考;

    ⑷想象天王洪秀全的生活和太平军的军事斗争,区别历史文艺作品和历史真实;

    ⑸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革命纲领;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的积极性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⑹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从而培养阅读历史材料,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⑸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能力,不唯书、不唯上,突破思维定势,克服“左”的思想干扰,坚持独立思考和调查研究。

 

    ㈡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运用自学法、探究法、辩论法、表演法等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课堂讨论、辩论;或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编撰历史小剧本等;或组织参观历史遗址、遗迹、纪念馆等;或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并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政治联系起来。从而精心设计各种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思维活动或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活跃课堂教学和丰富课余活动的“抓手”,引导学生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将电视剧《太平天国》有关的影像资料剪辑片段进行播放,以直观方式展示给学生。另外,教师可根据本地情况适当补充一些乡土历史内容,如苏、浙、皖等地的宗谱、方志等。也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法,在对话中若能大胆提出课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应予以鼓励。

    讲授新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状况,以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与影响作为铺垫,让学生发挥历史想象力,明确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在“中国步入近代不久”这一特定的时代环境,然后及时地引入新课。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了解农民生存状况与愿望: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体验农民阶级的英雄主义精神。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素质;

    ⑵结合时代背景,针对所面临的近代化和民族独立两大主题,理解所体现的新的时代特点,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发展,自觉顺应进步潮流;

    ⑶坚持科学,反对迷信,远离邪教,揭穿邪教本质;

    ⑷贯彻“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教育: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留给后人诸多经验教训,尤其明确目前反腐倡廉、艰苦奋斗的借鉴意义。

    ⑸培养正确史观,与时俱进,汲取最新史学成就,全面、客观、公正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二、内容分析

[总述]

    太平天国以金田起义为起点,它迅速兴起后在南京建立政权;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制定了《资政新篇》,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新水平;通过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斗争,但天京事变后被迫转向战略防御直至天京陷落而失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显示了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留下许多经验教训。

[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属于十九世纪中期社会转型的大变局时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和外国侵略加剧了社会危机而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兴起、发展、转折到防御直至失败的过程,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重要文件,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体现了新旧交替、中西冲突过程中新的时代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天京事变原因和影响,《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三、 问题解答

[思考提示]

    ⒈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带来巨大的殖民灾祸,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以及赔款的转嫁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抗。正如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所说的“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⒉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试谈谈你对天国领导人治国的理解。
答:见以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⒊太平天国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试谈谈你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见以下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⒋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读也,否则问罪也”;又史载,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子侄戚都封为王,委以重任,最多竟达2700多个。试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结局出发,结合课文及史载,分析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答:由于农民的小生产者地位,无法摆脱农民政权的封建化。历史上许多农民政权一旦进入繁华城市,尤其是建立政权后就迅速堕落,黄巢、李自成的起义军便是典型。太平军的领导者由于阶级的局限和封建思想的侵蚀,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发生了许多错误,例如脱离中国文化传统实际,简单化地对待儒家学说,造成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和浩劫,这也被曾国藩等所利用。洪秀全任人唯亲,大肆加官进爵,领导集团奢侈腐化,朝纲混乱,使农民政权蜕化变质,日益脱离群众,丧失了人心,最终断送了农民起义。难怪毛泽东延安强调“人民的监督”,后在西柏坡告诫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学习置疑]

㈠拜上帝教宗教理论:

    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最初来源于梁发的《劝世良言》,并与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相揉合。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将农民要求平等平均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起到了号召、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反清斗争作用。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宣传“除妖救世“,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描述,农民容易接受,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初期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运动毕竟是旧式的农民运动,洪秀全还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当时的农民群众受到落后社会生产生活制约,处于分散状态,基本没有文化,又受到封建迷信的长期影响,要使他们凝聚起来并形成强大的群众运动,秘密的宗教团体是常见并容易取得成效的。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深重的人民群众引向光明与幸福,只能是虚幻的“天国”。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甚至发展到邪教地步,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和误导群众。

㈡胜利进军:

    金田→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北上长沙→武汉三镇→东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㈢《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以土地、圣库制度为核心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它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理想的具体化与纲领化。成为了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思想的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它宣布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公有制社会。设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废除私有制,人民生活必需品由圣库供给。给农民所规划的是几亩田地、五只母鸡、二头猪的生活境界,它留恋自然经济,在步入近代的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已是历史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幅美好的“天国”蓝图,毕竟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个体生产为基础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平均地保有少量土地财产,但生产、生活资料却要归圣库,这就无法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它只是空想。再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故根本无法实施。但是,从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及一些记载看到,太平天国在许多地区采取过承认耕者有其田、保障农民利益的措施。

    评价认识:第一,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是矛盾的,后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而根本无法实施。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㈣《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资政新篇》。他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他不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在向西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商业,奖励科技发明,并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外交上坚持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评价: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受香港生活经历的影响,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他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

    但由于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经济尚未完全解体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条件还不具备,而且没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相联系特别是没能解决土地问题等,所以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也没能得到广大农民的共鸣,而且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

    ㈤天京事变是否可以避免?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影响:

    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悲剧难以避免。

    原因:初期从上到下都保持严格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精神,但建都天京后,却首先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定都天京之后,尽管推翻清朝统治的目的还远没达到,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者却被取得的胜利冲昏头脑,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烦琐等级而来的,必然是无力抵挡封建意识的侵蚀,争权夺利的欲望恶性膨胀,这也是小生产者的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就背离了自己提出的平等承诺,当初领导集团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就很快被破坏了。西征、东征的胜利助长了骄傲自满心理,加上举措失当,由此洪杨矛盾、韦昌辉滥杀和石达开出走,最终演成亲痛仇快的天内讧与变乱。

    影响:天京事变不仅使太平天国早期领导核心的分裂,而且使太平天国元气大大伤,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给予敌人喘息和反扑机会,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被动应付的境地。更成为从胜利发展滑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㈥太平天国防御战:

    重建领导核心后,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等受命于危难之时,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打击来势汹汹的敌人,防御中的攻势取得了一些成效,暂时遏制了强敌的进攻,例如再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占领江浙部分地区,使太平天国运动从低谷中走出,又有了一些发展。但面对崛起的湘军、淮军,以及中外发达势力的勾结,无法挽回危机形势。

㈦太平天国失败原因:

(1)客观上,主要由于敌人有清朝统治者,还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比较强大而凶残,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而且满汉地主联合镇压,汉族地主武装湘军、淮军和外国侵略者组成的“常胜军”、“常安军”、“常捷军‘等都是太平军的强劲对手。

(2)主观上,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要求解放,敢于用武装斗争来反封建反侵略。但是农民毕竟是具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小生产者,存在着宗派思想、享乐思想,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来团结广大民众,参与革命目的并不明确,出现了诸多过激政策,排斥知识分子;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最终出现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他们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只能求助于宗教和平均主义。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不可能实现,或者无法实行,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定都天京的决策失利以及多次贻误时机与各地起义联合等。

 

 

[史家评论]

㈠马克思评价太平天国:

    马克思开始时对太平天国是有所肯定的,指出“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但是后来,当他了解更多情况后,他把太平天国形容为东中国魔鬼的表现,是一种很腐朽很反动的一种势力。袁伟时的文章中的一段话:"马克思学派对太平天国的否定,最早和最彻底的来自马克思本人。这场战争的初期,马克思曾满腔热情地赞颂太平天国。他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可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位大思想家极其悲愤地作出新的论断:'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 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中国记事》1862年)也就是说,在马老大爷看来,清廷与太平天国不过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他原认为是"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这种局面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只是农民“革命本能的简单表现”。最后的马克思结论:“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得到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农民的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

㈡     梁启超先生:

    “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着“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在这是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们那种残忍的破坏手段,本以给国民留下了莫大恶感,贾怨益甚“。说明粗暴地对待以儒教文化为目标的中国文化,造成不良影响。——《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下册  冯林主编,第18页。

㈢     冯友兰先生:

    “我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下册 冯林主编,第18页。

㈣太平天国的腐败现象:

    洪秀全满口“胞波”(相当于今日之“同志”),侈谈“平等”,可实际上,新王朝的贵族同老百姓、普通战士之间,除了残酷的封建加宗教的压迫关系外,毫无平等可言。他们的男营、女营,同秦始皇的骊山囚营差不多。普通的“善男信女”即便原是夫妻伉俪,不经批准而私自幽会,便立即斩首!而洪秀全他们,则可以根据官位大小,到女营中成十成百甚至更多地挑选姬妾丫鬟。洪秀全在兵不过三千的起义之初,就已妻妾成群。从金田向全州进军时,用八人大轿抬着八位后妃在军中行乐。在起义的征途中,太平军的军刀在指向清王朝和贪官污吏时,也不分青红皂白地落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攻城略地之时,所过残破,青壮年男子被掳为兵丁,青壮年女子被掠为奴妾,老幼则杀个干净。到南京定都之后,更加荒淫无度。1864年,南京城破后,所存军民不到十万人,而天王的后宫佳丽却有两万余人。抽鸦片,玩女人,“六宫八院八十三妃”,其荒淫无耻的程度超过历史上许多暴君!          ——(2000年第3期《随笔》)。

㈤戴逸谈电视剧《太平天国》和《天国百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著名史学家):

    现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电视剧《太平天国》是编剧张笑天和导演陈家林反复研究、斟酌选择的结果。应该说,这部电视剧基本上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质和革命作用,总结失败教训,警示后人。
  剧中有不少虚构的人物与情节及夸张的描写,都是导演在慎重考虑历史真实、力图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的大胆的艺术再创造。譬如电视剧中出现了许多妇女和爱情故事,除了苏三娘、傅善祥确有其人外,其他人均属子虚乌有,于史无证。这样的虚构是否允许?历史学家从史籍中只看到了不完整的单一的男性世界,其实这也不是太平天国的真实世界。应当允许艺术家在这一空间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去塑造一群符合当时历史氛围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虽非实有其人,但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可以弥补历史学家从史籍中窥见的不完整的太平天国的男性世界,也可以说是历史剧允许和必需的。    
  戴逸:《天国百问》的出版,是为了满足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天国百问》不同于电视剧,它必须实事求是地叙述太平天国的历史,给读者以确实可信的知识,不允许有丝毫虚构、夸张。这部书补充了电视剧未曾描写的一些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电视剧因艺术处理而夸张失实的地方。《天国百问》的作者尹福庭、苏双碧、张一文、郭毅生、贾熟村、夏春涛都是长期研究太平天国史的历史学家,他们的每一篇文章,字数虽不多,但内容翔实,可称为“信史”。观众在欣赏《太平天国》之后如果仍有疑难和不明白的地方,大体在这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何瑜:太平天国学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的“显学”,成果最丰富、最突出,任何一部影视剧作品再完美、再恢宏壮观,也不可能反映那段历史的真实全貌。人们通过电视剧了解了太平天国,却也容易产生误读,以为剧中的故事就是历史,历史应是真实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
  《天国百问》以140个简要专题的形式,从天国战役历程、天国的军制、人物春秋、事件秘闻、历史轶事、天国的宗教文化等几个侧面对太平天国以及晚清政府在这一阶段的历史史实进行通俗而详细的介绍与讲解,通过《天国百问》这本书,我们是想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我们希望通过《天国百问》这本小书,以一种新的形式来介绍、宣传太平天国的历史,让天国的英雄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来,使更多的民众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真正地记住他们。                            ——摘录于张翼 晓涛    《北京青年周刊》

 

 

[自我测评]

㈠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答:《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行纸币,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与《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㈡“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答:这是由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的。作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达到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打击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者的巨大声势,集中显示了新的农民战争特点。

    但农民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之后,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矛盾,重蹈封建主义的复辙,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因而不可能把斗争引向最后胜利,不可能建立农民所向往的“太平”小天堂。不可否认太平天国的破坏性大,很大程度上毁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暴露出中外杂糅的邪教倾向,洪秀全不图进取,无长远之计,纲领没有得到实施,明显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何况以往“左”的思想指导下过分抬高了太平天国运动,需要还其本来面目。从根本上说农民阶级是一个小生产者的代表,没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不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当前史学界大致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太平天国是单纯、旧式的农民战争;(二)太平天国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已经不是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1)第一种观点的理由:

①由于清朝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与历史上许多旧式农民战争的起因基本一样。②采用落后的宗教方式来动员和组织群众。③指导思想主要是农民阶级千百年来的平均主义思想,没有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所以革命不是由先进阶级领导的。④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封建统治者。其革命纲领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社会,只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思想的一种延续,没有超出旧式的农民战争的范畴。⑤政权组织形式沿袭了封建的君主专制形式,分封诸王,严格等级秩序,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力,矛盾尖锐,充分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没有一点新意。后期洪仁玕虽然提出了较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然而这仅限于其个人的认识,而没有成为领导集团的共识;况且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现实的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土地问题。⑹从结局来看与历史上的旧式农民战争一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最终失败。⑺同时发生的亚洲革命风暴是一场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虽然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但它基本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还是一场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

(2)第二种观点的理由

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除了阶级矛盾激化外,还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有关。同时,从西方传来的宗教思想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都是与历史上的旧式农民战争不同的。②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军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后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这是历史上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所没有的新情况。③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还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已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所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但因为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与意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而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农民战争了”。

 

[阅读与思考]

⒈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还指出,“(太平天国胜利后)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今后……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试分析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

答:具有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奉劝外国人不要帮助清政府,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密切往来,又力图维护国家利益,超越了清政府的投降倾向和闭关政策,在对外交涉中不妥协,坚决斗争。这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⒉洪秀全的诗:“大陆昏沉二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手握乾坤杀伐权,斩杀邪留正解民悬”;“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究落天罗”,体现怎样的精神抱负?

答:表达了主张推翻清政府,铲除社会不平,建立人间天国的远大抱负,早期流露出“手持三尺定山河”的气概。

⒊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楚歌声里霸业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箕”是什么?“莫将成败论英雄”表明作者的评价?

答:前者是天京事变;后者其实对太平天国的肯定。

⒋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回转故乡仍旧做长工?。反映怎样的心态?

答:天京事变中内部的仇杀,使军民痛心疾首,过去的理想遭到破灭,对太平天国发展严重不利。

⒌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大钊实际上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得哪些原因?

答: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不能提出科学得革命指导思想和目标。

⒌清代学者赵尔  “秀全匹夫首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评价该观点是否正确?

答:赵氏观点把“中国危亡“的原因归咎于太平天国运动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正是由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和封闭,危机四伏,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落后必然挨打,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发生。洪秀全发动反清斗争,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严惩中外发动势力。赵氏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仇视农民起义,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其实中国危亡主要在于反动的封建统治和西方的侵略。

 

 

[知识链接]

㈠洪秀全:

(1814—1864),广东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选,遇到耶稣教士梁发讲道和散发传教小册子《劝世良言》,开始相信基督教的教义,创立了拜上帝会。接着,先后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他揉合基督教义和儒家的思想,劝导世人拜上帝,实现公正太平的社会理想。1851年,拜上帝会在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他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增订官制。1853年改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先后进行北伐、西征、东征。在天京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此后深居宫中,从不出门。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他开始重用亲信,封长兄和二兄为王。后来,形势日趋恶化,洪秀全仍沉溺于宗教迷信,刚愎自用,无力挽救革命。1864年,病逝于天京。  

 

㈡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获取进士和翰林编修,崇尚程朱理学,具有文韬武略,参与镇压农民起义,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著名而复杂的汉族官僚。太平天国起义占领东南半壁江山,震撼了清朝统治。咸丰帝委曾国藩回乡兴办团练。这支武装的将领和兵勇全是湖南人,被称为“湘军”。特点是以封建宗族、乡土、师生关系为纽带,联结了一批封建士子,全军各级层层相依。加强了湘军内部的团结,也开创了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先例。湘军采用新式武器,又有封建宗法关系联结,其战斗力比以往的八旗、绿营兵强,成为太平军的劲敌。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了下去。其后,湘军在镇压北方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西南苗民起义的战争中南征北战,为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朝封建统治立下汗马功劳,由此形成庞大的湘军系统,俗话称:“无湘不成军”,造成了一批清朝的“中兴重臣”,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专题学习挡案填写说明]

㈠研究性学习课题或历史小论文选题:

⑴从近代化角度看太平天国是天堂还是地狱

⑵太平天国的“妇女解放”是否值得肯定

⑶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宗教

⑷定都天京得失管见

材料一、太平天国领袖的荒淫生活:

    太平天国表现的比以往更加腐败和堕落。太平天国的这些靠造反起家的"农民领袖",在没到了繁华的南京--即京都天京。已经开始由"农民领袖"变成了"农民权贵",他们早已没有了朴素农民的"乡土气",也早已没有农民的那种勤奋诚实的精神,他们已成了骑在农民头上的新的"农民贵族"。太平军打进南京这个六朝古都,他们喜出望外,一方面大兴土木,营建极少数人荒淫无度的安乐窝,自洪秀全在天京做了"天王"之后,生活更加奢侈和腐化,他只一次坐六四人抬的大轿出宫,去看视生病的东王杨秀清。其余时间都在他的太阳城金龙殿坐享荣华,其帝王生活的威仪和气派,是相当排场的。最突出的是大纳嫔妃,大搞礼仪,洪秀全还没有公开造反时,就有妻妾十余人。永安突围时,就增加到三六人,建都南京以后,更是大肆选美,豪华壮丽的天王府里美女如云,据他儿子在供词中说他有妻妾八八人(也有说一0八人),还有宫女一千多人,专供他一人享乐。所以他只能用数字来编号,如第三十妻、第八十一妻等等。从此,只有四十岁的洪秀全再也足不出户了(也因此才逐渐大权旁落),直到一九六四年自杀之前,他一共只出过几次天王府。其荒淫无耻的程度与列朝列代的帝王相比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其它诸王也不例外。洪秀全做"农民皇帝"便开始在南京城内大兴土木,为了修建"天王府",他动用了上万军民折毁大批民房,天王府修建的"城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五彩缤纷,侈丽无比",(参阅《太平天国》(三)第一六四页。)而其它诸王也在南京城内选择地点,各修王府,其豪华程度一个赛一个;同时为各位"农民领袖"大搞祝寿活动,大搞各种排场,太平天国比当时的清王朝还盛,如在建都第二年洪秀全的第四子出生,东王杨秀清曾对前线将领下令说:"仰尔国字暨各佐将转谕各统下官员等,俱要多多备办奇珍异宝,差派妥员押解回京,以备十月二十四日王四殿下满月之期,天王登朝谢天之用",(参阅《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一七八页。)洪秀全的一个四儿子出世,就如此大搞排场,而其"天王"和"诸王"的寿辰可想而已。

材料二、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洪秀全仅仅肤浅地了解基督教,没有做过认真的研究,没有领会它的精华,学了点皮毛,便将这个皮毛跟中国传统的民间迷信以及落后的中世纪思想结合起来,改变为非驴非马的一个宗教。最近,有人撰文指出洪秀全、太平军那一套有邪教的味道;这并不无道理。认真看一看洪秀全现存的十几万字的文章和歌谣,整体上我看不出有什么"先进"。太平天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它在开始时起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地、适当地总结经验,避免重犯错误,提高革命水平。因此,同样性质的错误往往一再重复,得不到及时纠正。尤其是到了晚期,洪秀全深深沉溺在“天父天兄”的迷网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

 

㈡辩论题:

太平天国运动以肯定为主还是否定为主?

    如果太平天国是革命,能够推动历史前进,那就应该肯定;如果太平天国是邪教,只会造成动乱破坏,那就应该否定。要想解决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探明历史真相,让太平天国本身作出回答。最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曰《太平杂说》,书中收集了35篇短文,其内容全都是探讨或评价太平天国历史的,作者潘旭澜先生在书中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论点:"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头领们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造反队伍。他的一套教义、教规、戒律,不但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者,而且断绝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们的指归,在于由洪秀全个人占有天下,建立他个人的'地上天国'。这种洪氏宗教,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的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洪秀全造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鲜血为代价的,是以中国丧失近代的最后机遇而长期沦为帝国主义刀俎下的鱼肉为代价的。尤其可怕的是,这一切还被作为一首英雄史诗,向人们指点通向人间天堂的金光大道。"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评价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评价总结]

  略。

五、历史问题注释

㈠太平天国前期发展的主要原因,早期军事上取胜的原因:

(1)主观原因:①太平天国的正义性(反封建反侵略)和群众性(《天朝田亩制度》对社会下层的影响)是取胜的主要原因;②太平军有比较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战略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取胜的重要原因;③革命的领导核心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④太平军战士英勇善战;⑤所到之处,支持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打击官僚地主,分给农民土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客观原因:清朝统治腐败,军队军备废弛,纪律败坏,军队战斗力不强。欧美列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迅猛发展,同时鉴于太平天国的性质,以及对其对外政策的不了解,所以表面上暂时采取了“中立”政策,这有利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㈡《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顺应历史潮流。

    首先,《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实行平均分配土地为核心,涉及有关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它具有一定的革命性。然而,《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平均主义。因为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自私性,而平均主义虽可以满足他们的土地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过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这一制度又有极大的局限性,背离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其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针对当时太平天国存在的许多弊端,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方案。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

    再次,《资政新篇》主张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比起《天朝田亩制度》是巨大的进步。二者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根本不可能同时推行,以往认为二者之间有着“脉络相承”、“相互补充”关系的观点,应予以否定。

㈢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孙中山虽然推崇太平天国,但先生的头脑是清楚的。他只赞赏太平天国反清的"民族主义",却直指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根本不值得效法。并在《民权主义》第三讲中说:“中国的革命思潮是发源于欧美,平等自由的学说是由欧美传进来的。”他认为太平天国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的领袖还有皇帝思想,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民权主义》第一讲)他虽曾经自居“洪秀全第二”,也并不以洪秀全作为学习的榜样,至少他终生不许任何人对他呼万岁,就是明证。

 

 

 

六、参考资料目录

1、世纪中国:光荣与梦想(上),武斌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百年中国(上),陈晓卿主编,山东书画出版社,2000;

3、从塾师、基督徒到王爷:洪仁玕:夏春涛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困厄中的近代化:沈谓滨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中西五百年比较:郝侠君  毛磊  石光荣主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6、趣味学历史:陈杰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7、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曾业英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8、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下):冯林主编,改革出版社,1998;

9、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刘宗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孙占元  王怀兴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2、历史新知识   创新能力培养:刘宗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相关栏目为历史学科资源精选、历史教师个人专辑、历史教师个人主页等,历史论坛关于历史教育和史学研究的讨论;

2.近代中国网:http://www.china1840-1949.com,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晓泉教授创办,发布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信息,包括“学术研究”、“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学科资讯”等;

3.血铸中华网: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主办。栏目有民族英烈、人民的反抗、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历史遗迹、历史研究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