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彭晓艳:让学生学到“活
刘艳:从美国历史科国家
陈艳:新课程下的历史教
吴立艳:历史教学中取舍
彭晓艳让学生学到 活 的
最新热门    
 
田锦艳:“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6:49  来源:田锦艳
 

田锦艳: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清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清朝“禁海”政策的具体表现;近代前夜危机的表现。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对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清朝“重农抑商”政策、清朝“禁海”政策等原因、影响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能力。

2、通过对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图片、文字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和综合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分析明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利用相关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选择材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思中国的经济文明由先进走向落后的原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开拓进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通过对农业与商业的关系、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优劣的认识,培养正确的经济观念,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3、通过对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观念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深刻领会到观念的解放、政策的开放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和发展缓慢的原因。

难点: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分析近代前夜由“发展”转向“迟滞”的原因。

 

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师重在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教师进行引导和评析。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

 

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一、   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全面繁荣  世界领先

商业

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A、原因和特征

B、地区、表现、地位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1、阻滞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重农抑商和禁海政策

2、近代前夜的危机

原因、表现、反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学生预习课文,并收集与本课知识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从图片、材料中提取信息,设计问题,提供给老师作为备课材料和课堂讨论的资料。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为学好本课知识准备理论依据。

(3)课前对“历史小论文”作好材料的收集工作,拟定提纲,撰写好课堂发言稿。

 

(二)导入设计

 

情境营造

教师打出“马戛尔尼访华”一事的图片和文字材料给学生阅读: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英政府给马戛尔尼的训令是要他竭力迁就中国的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的平等。乾隆帝十分高兴地迎接英国的特使,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

 

 

 

教学导语

通过阅读以上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乾隆帝如此傲慢?统治者的这种傲慢的态度给中国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呢?

引导:乾隆的傲慢一方面是基于“康乾盛世”带来的强大综合国力,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统治者夜郎自大,不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这种傲慢的态度必将造成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最终落后挨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这一历史课题。

 

设计意图

历史故事的形式进行“情境营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以达到“凝神”的目的;通过“设问” 的形式,渲染教学情感,营造教学气氛,以达到“起兴”的目的;通过“教学导语”的引导,使学生思维指向本课重点内容,以达到“点题”的目的。

 

(三)讲授新课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明清国力的强盛

 

情景营造与设问探究

打出本子目的板书结构,学生以此为提纲阅读教材。

师生共同总结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表现

 

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推广双季稻、产量提高;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蕃薯);广泛植棉。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商业资本活跃;工商业城镇兴起;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影响

 

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综合国力强盛

情景营造1:以下列材料为依据创设问题情景: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增长异常时期。秦汉时期中国人口5000万左右,到宋元仍在五六千万,最多达到7000万。明清时这种人口增长几乎停滞不前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明初人口为5677万,明最多时达1.5亿。清初人口下降,康熙五十年的“新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的政策,使乾隆时期及以后中国人口急剧膨胀。到清道光13年人口达39894万注,已近4亿。

 

问题1: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使得解决温饱问题尤为重要,你能结合明清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说明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吗?

教师引导:温饱问题也就是“衣食”问题。在“食”的问题上,一方面,提高水稻种植技术,扩种双季稻,提高亩产量;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在解决“衣”的问题上,一方面大力推广植棉,另一方面,棉纺织技术提高,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情景营造2:打出“皇都积胜图”和“盛世滋生图”,通过观察图片,提问:从图片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由此引出问题2:

问题2:商业的发展是明清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你能找出明清商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发展的原因吗?如何理解“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句话的含义呢?

教师引导:

表现——商人;商品;商业资本与货币;商行(牙行);市镇等。

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前提;商业利润的吸引为动力。

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商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农业、手工业的新发展。

 

情景营造3: 打出法国学者谢和耐的《中国社会史》中的一段文字材料:

“(清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而)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外国学者谢和耐的评价,说明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之高。由此引出问题3:

问题3:综合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之国际地位的根本,试结合史实说明明清综合国力发展的情况。

教师引导: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增长率高;白银占有量居世界之首;拥有国际一流城市和密切、完善的市场网络;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设计意图

本子目内容的教学主要以“情景营造、问题导学”的方式开展。教师重在营造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即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的原因;二是明清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即“近代前夜的发展”。设计问题紧扣主题,充分运用图片、文字材料拓展视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资本主义的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和特征

 

(2)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表现    地位

 

教师打出本子目的板书结构,学生依此阅读教材

情景营造与设问探究

情景营造1:

打出两段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阅读: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

“货币和商品……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殖自己所占有的价值总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自己劳动力的出卖者,也就是劳动的出卖者。”

                                                     ——马克思

问题1:

      从材料中你能看出苏州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怎样的新现象?请运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

“大户张机为生”,靠手中资金、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力,剥削增殖财富。“小户趁织为活”“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说明工匠完全脱离土地,失去任何生产资料,惟靠受雇出卖劳动力为生。“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显示了当地已形成劳动力市场。这样,资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者(机户)和出卖劳动力的自由雇佣者(机工)在市场相遇,产生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差异:经营者与劳动者有无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于自给自足还是靠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生产场所是手工作坊还是手工工场等。

从教材中找出表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工匠“听大户呼织”    ——自由劳动力市场

“计日受值”和“计工受值”——工资(劳动力价格)

集中雇工分工协作的民营劳动组合——手工工场

问题2请根据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征的认识将下列文字填入相应的框里:①货币、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所有者  ②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③雇佣     ④被雇佣    ⑤手工工场

 

 

 

 

设计意图

本子目内容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设计中充分运用材料进行分析,着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特征、表现、地位的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1、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1)抑商的表现及影响

(2)禁海的原因及影响

                           

情景营造1:

打出“清代鸦片战争前周边形势图(图1”)、“乾隆时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图2)图片和乾隆言论文字材料,教师提问创设情景:

图1

图2

 

 


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乾隆语)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

 

问题1:你能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周边形势图”形成的原因吗?针对图中局势,大清统治者以怎样的政策应对?你能分析这一政策的实质原因吗?这一政策将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回答:

形成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西方国家开始了海外殖民扩张,而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西方殖民扩张的步伐不断加快,而当时的清政府却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对策:闭关锁国

实质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影响: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设计意图

本子目的设计意在落实教材知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以图片、文字材料中的信息创设情景,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通过教师的归纳使学生完整理解“抑商”与“禁海”两个概念。

 

2、近代前夜的危机

危机形成原因

危机的表现

危机的反思

情景营造1:打出学生课前收集的图片,并让学生解释所学图片的意义,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了解中西方之间的差异

 

政治上   中国是封建专制统治; 西方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经济上

中国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    西方是工业经济

思想文化上

中国厉行文化专制,  西方开展启蒙运动  

外交上

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西方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乾隆帝          英国早期议会

 

 

中国传统织布机               珍妮纺纱机

 

 

 

旧私塾            百科全书派在辩论

 

 

广州十三行             东印度公司商站

 

 

问题:通过比较,请你概述近代前夜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提示:表现——中西方国力兴衰易位,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原因——外因:西方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化国家的转变,疯狂对外侵略扩张;

      内因——“抑商”“禁海”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趋势,而统治者的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使中国陷入更深重的危机。

 

设计意图

本子目的设计意在将能力的训练、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能力;方法上注重自主学习;情感价值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论一论”不但在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的提高,而且在观念意思的培养上有重要意义。

 

小结

农耕经济   促进   资本主义     阻滞   抑商与

高度发展          萌芽产生            禁海

               封闭落后

 

世界领先         发展缓慢

 

 

 

巩固练习

1、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表现是

A、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B、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C、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D、《天工开物》反映的手工业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2、下列能够反映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现象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3、明清实行禁海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C、清政府还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

4、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

① 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 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 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 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拓展思维: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材料三: “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期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邓小平

历史小论文:通过阅读以上材料,提炼观点,结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并联系中国入世的时代背景,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思路引导:

(1)观点提炼:三位伟人的言论都体现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观点

(2)对“康乾盛世”的认识:可结合所观看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等电视剧进行评论,但不要受电视剧观点的束缚。不要为盛世的浮华歌功颂德,要重在反思盛世背后的危机。

(3)联系现实: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