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单怀俊:常州市历史课程
王俊:略论历史教学与人
迟长俊:唱响历史教学的
刁培俊:学科整合、国际
刁培俊:学科整合、国际
应学俊:与王本陆同志商
桂俊:《鸦片战争》教学
最新热门    
 
王洪俊:中学历史教材插图的利用

时间:2009-10-18 17:07:08  来源:王洪俊
 

浅谈中学历史教材插图的利用

四川省巫山县实验中学 王洪俊

新编九年义务历史教材,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求知特点,除注意文字的生动和教材的活泼外还配以大量的插图。这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把一个课题摆到了所有的历史教师面前——“如何利用历史教材中的插图?”

插图的利用与教学,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得当,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因之而增色;利用不当,就会偏离教材编写者的初衷,达不到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同行一起聊到这个话题,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摆正插图的位置,注重提高插图的有效利用,师生反映甚佳。现将其中的一些体会诉诸笔端,算是一点“我见”,仅供参考。

一、摆正插图的位置

插图数量之多,内容的五光十色,是现代教材的一大特色。这便于教师直观教学。但如果图无巨细,一一道来,时间亦不允许。即使可能,也难免喧宾夺主。摆正插图的位置,宏观上要使教师达到共识:插图再丰富多彩,毕竟只是历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它是为教材内容服务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插图,更不应进行纯粹的图像教学。

此外,还要具体找准插图在一课、一目中的位置。历史插图内容繁多,涉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地图、建设奇迹、工艺精品等方面。教学处理时,即不能片面夸大某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其他方面的内容。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默默诉说时代变迁与风貌的建筑奇迹、工艺精品,都应成为历史插图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你能说工具的沿革之于经济,诗书画之于文化就不重要吗?因此,应结合教学要求,根据课目实际内容和学情分析,一一摆正插图的位置。这是利用好插图的先决条件。

二、提高插图的有效利用

提高插图的有效利用,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巧设悬念,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悬念的“设”和“解”,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侧重指借助插图来设置悬念。如教学“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引导学生在形势图上找到爆发地广州后,沿英法联军进攻路线直指天津,说明:四国《天津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换来暂时的安宁。继续观察形势图上的进攻路线,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英法联军在《天津条约》后,还要攻打北京呢?这样,自然地过渡到“进攻北京和火烧圆明园”的学习,不经意间已使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因果联系有了完整而全面的认识,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准确把握住历史事件间的脉搏。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单靠强化的练习过程和单纯的记忆背诵,思维能力因锻炼而明显增强。

(二)展开描述,充分发挥历史的美学功能。

插图的教学应借助描述,尽可能地使受教育者在生动愉快的艺术享受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如秦始皇的画像在教材中仅为平面绣像,教师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后,可对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展开描述: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手指前方的威严与傲慢,流露出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头戴冕旒,身穿龙袍,腰佩宝剑,显示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这是对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最好诠释。这样,提高了历史教学的立体欣赏效果,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历史完整、宽阔的立体美学价值。波澜壮阔的战争,声势浩大的运动,人物类如屈原的忧国忧民,孔子的博学仁爱,关天培的铮铮铁骨等都是运用描述,体现历史美学价值最好例证。

 

 

(三)注重类比,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知识的掌握是通过知识内化来实现的,即把新知识纳入、同化到旧知识的认识结构中。因此,迁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讲述“十九世纪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时。先在示意图上找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引导学生回忆《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明确: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领土,被沙俄用《爱珲条约》割占;库页岛地区约四十万平方公里也属中国领土,被沙俄通过《北京条约》侵吞。然后将视线转向西北,找到“巴尔喀什湖”,适时回忆《清朝的疆域图》,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说明这四十四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领土,被沙俄割占。这种插图间的类比,既强化了新旧知识的并列和认同,也锻炼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四)运用联想,丰富单一的插图内容。

整个中学历史插图,内容丰富多彩,知识容量大。但单取某一特定插图,似嫌单薄,联想就是丰富单一插图内容的有效途径。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为例;教材中有一幅《英国劫掠队》的漫画,图上有4位英军士兵,教师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最前面的这个士兵把一只鸡撵得乱蹦乱跳,连帽子在头上也戴不住了;最后面那个士兵手捧罐子,眯着眼往里瞧,贪婪神色跃然纸上。这是英军攻陷广州后闯至近郊烧杀掠抢的真实写照。适时展开联想:他们靠的是什么呢?就是中间两个英军士兵身背的洋枪,实际上是英国坚船利炮的象征。教师此时不妨来个假设:如果天下飘泼大雨,无遮挡的洋枪还起作用吗?说明:三元里正是这种情形。最后师生一起欣赏英军遭人民痛击的狼狈相……运用联想,使一幅简单的漫画“活”了起来,课堂气氛也“活”了,学生不自觉地体味到历史的博大精深。教学时尽可能运用联想,使之“站起来”,这样学生的眼里,“金田”在《太平天国形势图》上并不只是一个地名,而是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旌旗蔽日,欢声动地,成千上万的各族贫苦农民,手拿武器汇集一地,洪秀全昂然屹立在黄绸大旗下,庄严地宣布起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五)锦上添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插图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第一“视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插图的先天优势,对特别重要的插图,可把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浓缩在上面,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提纲”。如《鸦片战争形势图》,在“广州”旁批上“1840年6月”,在“南京”附近写了“1842年8月”,在“虎门”、“定海”、“吴淞”分别注明“关天培”、“葛云飞”和“陈化成”……这时的形势图就已超越了它本来含义。而对有些插图,教师可进一步简化,使学生易懂易记。

历史教学正如浩翰无边的史海一样茫无涯际,而插图的利用与教学,只能算其间的一朵小小浪花。由于水平的局限,以上做法难免有偏颇之处,望师长、同行海涵,欢迎有志同道者共同商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