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余晖:开放题在高中历史
余晖:开放题在中学历史
罗晖:岳麓版《中国屹立
罗晖:岳麓版《新中国外
林朝晖:新理念——以工
杨朝晖:李海静老师《辛
林朝晖历史不是沉寂的而
林朝晖新理念——以工业
最新热门    
 
林朝晖:历史不是沉寂的而是鲜活的

时间:2009-10-18 17:07:33  来源:林朝晖
 

 

历史不是沉寂的而是鲜活的

   -----《新文化运动》一课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我上过很多次,每次都有很多思考,总有许多不满意。今年的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认为是一节比较满意的课。所以我写下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     课堂教学片段描述

 

片段一:重视历史人物的教学,为历史教学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启示,也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出示一组照片: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然后问学生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点?最后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出他们有一共同点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并且指出他们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并加以解释这一概念。这样就引出了课题《新文化运动》。在讲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活动基地为什么是北大时,自然就讲到了蔡元培,我先问学生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有哪些革命活动?学生回答后,再问学生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蔡元培于1912年1月4日就任北大校长,接任前的北大被称为“官僚的养成所”。蔡元培到校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一批新文化运动健将和学术精英来到了北大,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这种卓越的眼光和博大胸襟是一般的革命者、教育家无法比拟的。因此,他是北大历任校长最光辉的一位。这样学生对蔡元培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对他充满了敬意,并且悟到了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

 

片段二:把文学作品引入历史教学,让学生懂得了深奥历史问题,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在讲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时,有一问题学生较难懂就是为什么要反对儒家传统道德?这时让学生看一文学作品《祝福》片段:祥林嫂本是一个本分温顺,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年轻时就死了丈夫,不堪婆家管束,偷跑到鲁镇给鲁四老爷家打工,被婆家发现后绑回,为了给小叔子娶亲多换几个钱,把她卖给了深山坳里的贺老六。没几年,贺老六得伤寒又死了,随后儿子也被狼吃了,她也被大伯赶出了贺家,走投无路,又流落到了鲁镇,给鲁四家打工。因为她嫁过两次,鲁四老爷嫌她伤风败俗;鲁镇的人鄙视她,嘲笑她,并以地狱,鬼魂吓唬她;她自己也感到罪孽深重,以“捐门槛”来赎罪。她后来被赶出了鲁家,沦为乞丐,终于在年底祝福的一个晚上,她带着“人死后还有没有魂灵,有没有地狱”的疑问死去了。看完后学生懂得了儒教是吃人的礼教,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从而明白了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理由。这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很积极,畅所欲言,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更全面深刻。

 

 

 

片段三:把文献资料引入历史教学,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感,提高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引用了“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等等文献。这些文献有助于理解历史问题,又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感受历史魅力。

 

二、     教学反思

 

归结起来,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美”,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初步达到了以下三个突破:

 

(一)突破了传统的课程观,创造性地重组课本教材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但不是惟一的,历史教学还应该利用教科书之外的大量的课程资源,包括历史文献、文学作品、照片、音像资料等等。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积极主动地对教材进行人文化的加工,把对知识的讲解转化为师生对课程进展的真切体验、感受和领悟,使教材变成“活”的脚本,更丰满,更有立体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更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探究未知的领域,去放飞自己的心灵,健美学生的人格。

 

(二)突破了单一知识的传承,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一炉

 

这节课绝非是单纯历史知识的机械传授,全课充满文学、人物与历史知识和谐的美,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宝库。这种美的教育,不仅能让人感觉美,而且能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获得人生体验、人生意义和人生启示,从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而得到人格发展和修养的内化。诚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突破传统课堂信息的单向、单渠道传递,凸现了互动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并不是要追求表面的热闹,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应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参与为核心,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关爱,现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关注每一位学生,所有问题的组织围绕着学生展开,每个指向都是引导学生,在讲课指导过程中也始终步入学生中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关系处理得比较恰当,问题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梯度,也有较好的思维度。所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认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善于发现、收集、筛选、整合信息,并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要善于从诸多信息中筛选出有创新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替代那些机械记忆、重复演练的内容,加强有效教育的力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