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赵文龙:岳麓对话甘地赏
刘伟:岳鹿版历史必修1
林东东:岳麓版“综合探
李长福:岳麓版《政治文
黄牧航:岳麓版历史教材
杨祖贤:岳麓必修二第一
赵世瑜:岳麓版高中《历
任世江:岳麓版高中《历
蓝田玉暧:岳麓版《政治
吾道悠悠:岳麓版教材纠
最新热门    
 
罗晖:岳麓版《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9:25  来源:罗晖
 

岳麓版《历史Ⅰ:政治文明历程》第31课教学设计

第31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新中国外交  (两课时)

深圳西乡中学    罗 晖

教材分析

    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本课实际上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Ⅰ)》第5个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有四个:“⑴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⑵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⑶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⑷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一、二、三目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四、五目内容和进行课堂总结。本课第一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介绍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用和历史意义。教学重点是分析其历史背景、内在关系和历史意义。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重点是恢复的原因。第三目“历史性的握手”,介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重点是背景和意义。其中,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七十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第四目“国际交流与合作”,介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五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我国参与‘ 亚太经合组织 ’”等内容在初中学习过,学生已有一定了解,不必细讲。而要组织学生自行探究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理解外交关系和社会问题,以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学生分析

对外交历史感兴趣,尤其对周恩来外交风采格外敬佩,是大多数高中生的普遍情结。他们对新中国的外交有一定的认识,甚至知道不少外交故事,对一些重大问题还时有争论。但是,他们对外交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往往不太清楚,或者了解不太全面,这些地方有必要作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对学习兴致高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放映一些历史图片,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形象,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激发那些对历史学习“不敏感”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建国初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四项原则、中国加入WTO、APEC、建立中国-东盟贸易区、发展同大国的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维护联合国权威

二、能力目标

⑴ 识记建国初、七十年代、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⑵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⑶ 能分析“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多边外交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⑷ 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本质——“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外交活动和外交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新中国外交是我国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体现。  ⑵ 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信赖和赞誉。  ⑶ 我国外交战线人才济济,周恩来、乔冠华等人都是外交领域的“天之骄子”。新中国外交成就斐然,与旧中国外交有天渊之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新时期外交成就。

难点:对以上历史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能史论结合地进行分析,以及构建新中国外交历史的总体框架。

 

教学方式

采取接受性学习,并结合问题引导和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用具

制作和使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㈠:课前探究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周恩来外交风云录》等有关书籍,收集反映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思考课前导读“新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中国的外交之路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

 

教学过程㈡: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对“外交”感兴趣吗?谁知道“晏子使楚”、“完璧归赵”的典故?谁又知道“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的故事?(给学生几秒钟议论时间)这些讲的是外交官的机智、外交官的气节。但是,从现代意义上讲,那只是我国地区间、民族间的交往,还谈不上真正的外交。中国进入近代后,我们的外交是怎样的?外交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当然,那时也出现过世界一流的外交家,如北洋政府时期的陆徵祥、顾维钧、颜惠庆,他们博学多才,精通外国礼节和语言,拥有广博的外交知识,一张口能言善辩,一颗心满腔爱国,可又能怎么样呢?巴黎和会不是照样失败了?弱国无外交呀!新中国建立了,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㈢:师生互动

(板书)第31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新中国外交

(演示)打出“新中国历任外交部长”的图片并逐一介绍姓名。

(设计意图)给本课营造情境,替学生找找新中国外交的感觉。同课前“导语”一样,有“凝神、起兴、点题”之妙。

(板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营造情境)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正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时候,美国杜鲁门总统明确提出要在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采取了遏制中国的政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中国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最大的“冷战”对象。

(板书)1、建国时的外交环境:

中苏友好 中美敌对 三大政策

(问题引导)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主要的外交对手是哪个国家?为此,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哪三大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联系课后“阅读与思考”,请做出评价?(学生阅读后回答。首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主要对手是美国。“另起炉灶”,是独立自主,树立新的外交形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要取缔列强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政权;“一边倒”的政策,是在两大世界阵营分裂的环境中,中国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方面,有利于维护自身利益。)

(讲述)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就是“独立自主”和“一边倒”,与旧中国相比体现了完全不同的风貌。这里,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显得特别重要:它有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又有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总之,这样做大大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演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

(设计意图)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再由学生自行归纳答案,便于理解三大政策的背景、内涵和目的。

(板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⑴ 背景

(问题引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学生阅读课文小字,得出结论:是周总理在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中最先提出来的。)

(演示)周总理在印度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欢迎

(板书)⑵ 五项原则及相互关系

(讲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平等互利,是指导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出发点,也是处理好各国关系的基础。和平共处,是前四项原则的目标,而前四项的实现则是和平共处的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认识: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对这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都有重大意义。而且,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取得成功,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板书)⑶ 日内瓦会议:五大国身份

⑷ 亚非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原则

         ⑸ 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包容性 开放性 基本准则)

(演示)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的外交活动、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问题探究)为了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新中国开展了那些外交活动?你认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主要对手是谁?(学生阅读后回答)

(设计意图)自行阅读和归纳、观看图片,都能增强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史背景的体验和感受。五项原则相互关系较难,采取接受性学习方法较妥。学生通过阅读得出结论后再板书两次会议和五项原则的意义,学生能享受到发现性学习的快感。最后探究的问题虽然简单,但有助于学生整合本目内容。

(板书)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营造情景)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十分激烈。美国继续敌视中国,苏联也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中苏关系恶化。为此,中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一大片”方针,即重点发展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同时,也加强了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共同反对美、苏两霸。这些政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板书)1、“恢复”

(问题探究)这里为何使用“恢复”一词?(学生阅读后回答: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

(讲述)美国在无力阻挡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情况下,曾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北京和台北都拥有联合国席位。但中国政府断然拒绝。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凡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和台湾断交,坚决不允许“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局面的出现。所以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中,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是决不妥协的。

(板书)2、原因

(问题探究)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生从课本上寻找答案:①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讲述)原因从三方面找:美国、中国、第三世界国家。

(板书)3、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议

(演示)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会场、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

(叙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它即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又标志着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还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求学生注意:1971年、二十六届大会、两个“阿尔”国为首的二十三国代表提案。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有疑方为学问。“恢复”二字,很容易在看书的时候忽视。能发现并解决这两个字,就能体验到“一字值千金”的喜悦。关于“原因”,这是本课重点之一,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准确、记忆全面,并能把答案整理成文。在“标志”问题上要求学生注意几个奇怪的数字,不一定有助于学生记忆,但能激发部分学生的兴趣。

 

(板书)三、历史性的握手

(营造情境)70年代,两极格局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撤军,寻求同中国接近。苏联在与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

(板书)1、中美关系正常化:历史背景、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

(问题引导)请一位同学根据课文或有关知识介绍“乒乓外交”。(指出: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正常化,最初都是从民间外交开始的。)

(问题探究) 课后“自我测评”:“请思考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与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师生共同归纳)联系29、30课知识:①从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遏制中国,中美长期对峙。②欧、日崛起,越南战争,苏联攻势,都使美国霸权地位削弱。③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但苏联对中国构成直接威胁。④中、美受到来自苏联方面的共同的压力,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⑤美国的尼克松、基辛格;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都为改善中美关系做出了巨大努力和贡献。老师不给出答案,由学生自行完成。

(讲解)口诀:中与美,久对抗;中国升,美国降;共敌苏,伟人忙。

(设计意图)设计口诀,可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2、中美建交:

(强调)建交时间是1979年元旦。这里不一定要强记,但不能误为1972年。

(演示)周恩来迎接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毛泽东会见尼克松、邓小平访问美国

(问题探究)根据课后“解析与探究”,请回答:中美关系中的关键问题是什么?针对台湾问题,在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上,美国是如何表态的?谈谈你对美国是否会履行公报精神的看法。(学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把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联系起来看,既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乐于思考的地方。探究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板书)3、中日邦交正常化:历史背景、田中访华、中日《联合声明》

(引导)阅读“知识链接”,学生将再次了解民间外交的积极作用,并认识到中日关系正常化来之不易。

(演示)毛泽东、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

(问题探究)你认为中日关系受什么问题困扰?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什么?(学生讨论后会发现,日本侵华的历史问题困扰着中日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比较激烈,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能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对这些,学生必有极大的、正当的愤慨。这样的问题,最能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中日友好的大局,坚持中日友好的正确道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板书)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历史意义

(讲述)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欧只有6个国家同中国建交,70年代初,比利时、冰岛、马耳他、希腊、西德、卢森堡、西班牙等纷纷与中国建交。中英、中荷关系也由代办级升格到大使级。北美的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先后与中国建交。亚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由原来16个增加到26个,非洲由原来18个增加到45个,拉丁美洲由原来1个增加到13个。新中国又出现了一次建交热潮。

(问题引导)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如果把这些成果视为中国“一条线”外交战略的成功,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总结后回答)

(讲述)参考答案:成果是“一恢复,两正常”;关键是中美关系改善。

(问题探究)完成课本177页右下角思考题: 19世纪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这类问题能体现外交的本质内涵,能诱导学生“学以致用”。中美、中日关系由“交恶”到“交善”,以及建交以后始终存在的种种磨擦和矛盾,无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所谓外交,除了利益——现实的和长远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其他方面的——别无其他。

(板书)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营造情景)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两大主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重要转变”的外交思想:一是改变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认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二是改变“一条线”战略,不仅全面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发展同日本、欧洲、美国的正常关系,还可以改善同苏联的关系。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了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的外交战略,开展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板书)1、四项原则

     2、表现

(问题引导)四项原则在新时期多边外交中起什么作用?完成课后“自我测评”:请举出至少三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后能认识到四项原则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归纳其表现:①中国加入WTO;②中国参与APEC活动;③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问题探究)提出历史概念,要求学生理解,但教师不讲解。主要有:WTO、APEC、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997年金融危机

(演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APEC上海会议中身穿唐装的各国领导人。2004年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设计意图)有些历史概念和问题学生可以从课本及其他资料中自行查找,教师无须细说,可以培养学生查找的习惯。

(板书)五、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表现:①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

学生阅读后完成填空:与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与俄罗斯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支持联合国根据其宪章开展工作,维护联合国权威。

(演示)2000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2001年江泽民主席访俄。2002年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温家宝总理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总理一起会谈。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的补充材料

(问题引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四类:①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②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③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④维护联合国权威。请举出每一方面的外交活动。(学生思考后逐个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第四点,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新时期外交活动的成就和意义。

 

教学过程㈣:课堂总结

1、(合作探究)在国际舞台上,首脑外交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其中,首脑演讲成为了宣示国家政策和展现领导人个人魅力的绝好时机,所以演讲地点大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演讲(注:即“铁幕”演说),因为那是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母校。在中美关系中,演讲频频出现,1997年江泽民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因为那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并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学府。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演讲,也因为北大拥有百年历史和学术传统,并且久负盛名。2002年布什总统在清华大学演讲,因为那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学府之一。专家发现,首脑青睐校园实在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政治现象,虽然校园是非正式的场合,但首脑在校园演讲的作用却不可低估。讨论:为什么国家领导人青睐校园?为何说他们在校园演讲的作用不可低估?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一个国家外交的着眼点不仅仅在于现实利益,也在于未来。对首脑选择校园演讲的理由和主要作用的看法,可以从“非正式场合”、“著名学府”、个人魅力、外交手段、青年是社会的未来等等因素作为“长期投资”来考虑。这种探究有利于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总结)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3、(演示)新中国四个时期的外交的对手与战略

时   期

主要对手

外交战略

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

美 国

一边倒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

美 苏

一大片

70年代

苏 联

一条线

80年代以来

霸权主义

走出去

 

 

4、(演示)新中国外交的知识结构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日内瓦会议:五大国身份

③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原则

 


1、建国初的外交

 

 

                政策和成就

 

①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建交

 ③中日建交

 

 


2、20世纪70年代

                的外交成就

①支持联合国工作,维护联合国权威

②加强国际合作(WTO、APEC、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

 

 


3、改革开放以来的

外交活动

 

 

课后作业

1、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和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万隆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联合国大会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4、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③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5、克里在竞选期间表示,他如果当选为美国总统,将继续对台军售,并说中国在香港的“一国两制”不能在台湾复制。从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角度看,可能意味着

      A、美国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             B、美国与台湾恢复外交关系

      C、制造“一中一台”两个国家           D、在中美关系中设置障碍

6、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

      A、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C、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D、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1971年,理查德·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中国、西欧、日本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的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 同上

材料三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经过时。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材料四   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尼克松在外交上的“实用主义”指什么?

⑵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

⑶材料四中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 是基于什么考虑?

8、问答题: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经过长达13年的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问题达成协议,为中国“入世”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才获得这一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请问:这个漫长的谈判过程说明外交出发点是什么?体现了我国哪些外交原则?

9、开放性试题:

        假如你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在外交部,那么,你认为外交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如果你是外交部长,你觉得中国最近急需解决的有哪些事情?你将如何办理?请整理成文,自拟题目,字数不得少于400。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D;   6、C

7、⑴ 重视国家利益,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⑵ 中国已成为五大实力中心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利用同中国的和解可以加强同苏联争夺战略优势。⑶中美两国尽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但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8、(要点)①出发点是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②独立自主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

9、字数符合要求,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而复杂,课堂切忌由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老师应及时注意学生情况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