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周长森:高中历史教学研
周长森:高三历史教学的
童昌森:解读历史与文学
史永森:“研究性”教学
周长森导言课抓住什么才
最新热门    
 
周长森:导言课抓住什么才是好课?

时间:2009-10-18 17:08:01  来源:周长森
 

  今天上了两节导言课,12班没有投影,效果折扣,11班反响不错。导言课抓住什么才可谓成功?我课堂上海阔天空,现在须坐下静思。


    1.必须有学养,建立教师人文形象。导言课是见面课,学生要面试老师,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一种可以被接受的形象。


    (1)学养首先表达在外表。教师特别老教师一般不注重自己外在的东西,此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是忽视学生的结果。教师要打扮得得体,特别历史老师,最好做儒雅理性的装束。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给学生另一个直观的判断项,表情可以严肃可以温和,但必须有内容和涵养,有立体的品位感。外表也包括语言质感,要慢而有节,丝丝入扣,成为来自于思想的浪花。


    (2)学养更表现在学识。教师用优美生动纵横捭合的诗话,表述出应该表述的东西,这是语言本身的修辞,它使需要说出的内容美化。教师要广征博引,使内容丰富熨帖,事物来源多,知识的吸引力就强,见识深刻独到,人格的吸引力就强。当教师成为具有魅力的化身的时候,不但教师本人被接纳,而且本学科也在无言中被乐意地接纳了。此要注意,征引要有依据,见识要从实物实人的典故中升华而来,否则,会成为无根由的胡侃,学生一头雾,则就极其糟糕了。那样的话,学生不但厌恶老师,而且也厌恶这门学科了。


    (3)学养也表现为教学的艺术。导演课也是了解学生的课程,教师不能全讲,要问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大胆地表达,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高于学生地阐释升华,在这种氛围中,师生融洽了,相互找到了纽带,如此才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我们的期望。


    2.必须有课程,建立教师课程形象。导言课是导入课程的课程,因此是为课程服务的。所有的教育功能,基础到考试能力培养,高到人文素质的引导,都要假借于课程来实现,导言课不是卖弄课花哨课,而是有功能性的,这种明晰的意识是上好导言课的前提保证。


    (1)明确学科的可爱之处,让学生爱课程。老实说,学生并不太喜欢历史课,他们以为历史就是考试,背记的东西太多又没有趣味。如何绕开这种问题的表面,讲开去,让学生油然产生对历史的新认识,从而爱历史,这是导言课艺术的第一目的。


    (2)明确什么是历史,让学生觉得历史亲切,感知历史的内容其实很具体很有趣。历史,因为被抽象化,所以让学生感觉隔膜,因为考试化,所以让学生感觉可怕。导言课上,教师就该给学生真正的历史形象,让学生明白历史其实就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把历史还原为生活,让学生学会从生活里学历史,这是导言课的第二目的。


    (3)明确教材的使用方法。教材是一切历史的教学凭借,教材是死的,如何用好教材则是活的学问。学生大部分并不懂得如何读教材,这是他们忽略教材,丑化教材,把寻找历史的努力放在教材外的原因。导言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学生立足教材,从教材中获得快乐,这是导言课的第三目的。我讲的读教材的方法,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精读和考据。


    (4)明确说写的习惯。说历史即叙述历史,是再现历史感悟历史的极其好的口头方法。写历史,做历史日记,则是极好的笔头方法。这是将历史与生活成长紧密结合的途径,避免学生将历史等同学科与考试、有历史课时感悟历史没历史课时忘记历史的策略。将历史说写下来,则历史就熔进了学生的思维和血液中,他们将拥有历史的气质,则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历史呢?


    (5)明确作业的任务。我的作业有练习和历史日记。没有作业,则学生不能说得到了严格科学的课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将不能稳固,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策略将建立不起来,他们将会在历史外面徘徊。即使他们能高谈阔论,也将是花架子,其实他们将因为走了弯路受了误导而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此是教师不可不慎的。


    (6)明确笔记的意识。笔记是课堂接受知能的文字表达和备忘录,没有笔记,知能的积累将不可能实现,所以说,笔记非常重要。但我们反对学生手与大脑缺乏神经联络的笔记行为。笔记必须是经过大脑思维的产物,而非课堂板书的机械复印。我也反对学生将笔记记录在课本上的做法,那是对文字的大不敬,那样小的地方怎么能做笔记呢?那个地方应该留做你读教材时放飞思考蝴蝶的花园。那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