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上海历史教学设计:中国近代化进程滞止于跪拜礼之前吗?

时间:2009-10-18 17:08:01  来源:丁庆华
 

丁庆华:中国近代化进程滞止于跪拜礼之前吗?

高行中学
 
一、 研究背景

中国的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近代化则要从再晚上二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开始,这在史学界少有疑义。那么,在这之前,中国曾经有过进入近代化的机会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史学问题,也是一个足以引起学生探讨兴趣的课题。

高一历史第十章第一目《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的腐朽》被打上了☆号,意为可以不教。但我认为其内容对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何以会积贫积弱至如此不堪的地步大有裨益,因此我认真地教了这一目,而且抓住其中叙述18世纪后期、19世纪前期,英国先后派出使者来华寻求通商机会,但在颟顸的清朝统治者面前都碰了壁,无功而返的小字段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拓展研讨。

研讨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完整地建构历史框架,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此同时,让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 研究经过

在研讨开始前我出示了三段史料:

史料一: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獗,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日月,奚暇问年岁?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

史料二: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使臣乔治·马戛尔尼等一行92人来到中国。英国使团的使命是“交使通商”,乾隆帝却以为是来向他进贡祝寿的,旨称英使为“贡使”、礼品为“贡品”,并在其车船上插着“英国特使进贡”的旗子。……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的万寿庆典上,英使会见乾隆帝的礼仪成为双方反复争论的焦点:清朝要求马戛尔尼行三跪九叩礼——“一到殿廷齐膝地,天威能使万心降。”下跪表示英国的“归降”;而马戛尔尼只同意行单膝跪礼。

最终马戛尔尼向乾隆递交了英王用英、法两种文字书写的表文:要求同意英国派代表常驻北京;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今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经商;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个买卖货物的洋行,并在珠山、广州附近划一个小岛为英国商人存放货物等。

乾隆帝认为:象英国这种“蛮邦”只配向我天朝大国朝贡,单膝跪礼和通商要求都不合天朝体制,断不可行。于是乾隆向英王发出回书,对英王的上述要求,逐条批驳,断然拒绝。这标志着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失败。
———摘自《 》

史料三;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英王第二次派遣以罗尔·阿美士德为正使的访华使团,再次向中国提出通商的要求。嘉庆帝以“蕞尔小国”,前来“输诚”,而“勉从其请”。这次还是因为英使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降旨:“该贡使等即日返回,该国王表文亦不必呈览,其贡物一一发还。” 英国使臣被驱逐出境。
———摘自《 》

 

 

师生围绕下列一组课题开展综合研讨:

1、为什么鸦片战争前中国会出现材料一所反映的社会状况?

2、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3、材料二、三所反映的英王两次遣使都遇到了同一个障碍,这个障碍不可逾越反映了什么?

4、英国通商要求的性质是什么?

5、假如清政府接受了英国的通商要求,结果会怎样?


研讨中对问题1、2的解决较为顺利,同学的认识比较一致;对问题3中清廷纠缠于双膝还是单膝跪拜礼的小枝末节,开始时学生感到匪夷所思,经过老师启发,他们认识到这看似纯礼节的小事,在清统治者眼里,是决定双方是对等还是“臣属”关系的大是大非问题,单膝跪拜礼后边的通商要求决不是统治者希望的“朝贡”。于是,要求被拒绝、通使被驱逐就成为必然。

对问题4、5 则发生了不同意见之间的争论:有的学生认为这是英国试图通过和平外交的方式打开中国大门,有的认为英国通商要求下掩藏着殖民的企图,“划一小岛存放货物”就是明证。前者认为,如果当时清政府审时度势,主动打开国门,可以吸收进步的工业科技、顺应世界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中国或许就此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他们感叹中国的近代化竟滞止于微不足道的跪拜礼之前;后者决然否定了前者观点,认为当时英国在亚、非各地的商业活动,大都伴随着军事征服,如果中国当时接受了它的通商要求,由于中英双方国力的落差实在太过悬殊,中国不久就会沦为它的殖民地,将中国的近代化系于英国的和平通商之上,是与虎谋皮、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持己见,相持不下。

同学们对清统治者高傲自大,固步自封,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堵塞了正常外交的途径,失去了向西方借鉴学习的机会的看法颇为一致。

 

 

三 、教学反思

在本环节中,我的操作基本是成功的。

中国的近代化是不是必须在西方殖民者侵略我国的硝烟中艰难地起步,是不是存在另外道路的可能?本拓展研究围绕着这一课题展开。我明白,史学界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期望在中学历史课堂中解决这个问题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希望的不是一个结论,而是训练学生探究结论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问题探讨的模式,由教师提供情景材料,营造问题的背景,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活动,我在其中起了组织者、启发者、引导着的作用。从教学效果来看,同学们尽管对问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的结论),但持不同意见者之间交流热烈,都学会了用史实讲话,组织这次讨论的目标基本达到。

除此之外,经过本环节的学习后,同学们对知识脉络的理解更加清晰,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专家点评

从本案例的设计上看,教学目的确是培养学生遵循“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教师所采用的材料也比较精到,营造问题情景较为成功,为探究过程的顺利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学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呈现在面前,这时同学们的普遍心理都希望教师肯定己方、否定反方,但老师又无法作出唯一的选择。在这关键时刻老师应该坦诚地告诉同学:你们的两种意见各有所持、各有所据,只要思维的方法是对的,意见不能达成统一是正常的,这就是学术争论,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流行于史学界。这就肯定了同学们的思维价值,使学生的心理期望得到了满足,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得到了滋养。

遗憾的是本案例中老师没有这样做,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思维结果是否正确,不必要地让学生把困惑留到了探究活动之外。

这是一个在研究性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因此是必须学会处理的教学方法问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