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李爱琳:关注社会·回归
张琳:聚焦高中课改六大
朱琳:世界历史教学中的
陈蔚琳:“虚拟历史人物
最新热门    
 
郭增琳:“秦王扫六合”教学案例及教后感

时间:2009-10-18 17:08:46  来源:郭增琳
 

郭增琳:“秦王扫六合”教学案例及教后感


本单元的课题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因此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就是“统一”。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一系列巩固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课作为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有开篇点题的作用,并且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推行的诸多政策,有些措施和建设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学好本课对今后学习不同时期的历史有着极好的启迪作用。

[教学目标] “秦王扫六合”一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课题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因此贯穿本课的核心问题就是“统一”。秦统一前,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战争频繁,严重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灾难。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秦朝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了统一,开创了一个新局面。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一系列巩固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课作为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有开篇点题的作用,并且秦的措施几乎囊括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推行的诸多政策,有些措施和建设直到现在还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学好本课对今后学习不同时期的历史有着极好的启迪作用。根据上述思路,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1、“焚书坑儒”及其评价。
2、对准确的空间概念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联想学习,初步认知。
1、头脑风暴法:教师投影显示秦始皇的画像,请学生说出此人是谁?并设问:提起秦始皇,你头脑中立刻会想到相关的是什么事情?(要求想到的越多越好)生1:兵马俑
生2:古长城
生3:修灵渠
生4:筑驰道
生5:阿房宫
生6:统一文字
生7: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生8:荆轲刺秦王
生9: “焚书坑儒”
生10:北击匈奴
生11: 开发南疆
生12: 实行郡县制
2、教师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知秦始皇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有许多的辉煌成就,兵马俑、古长城、修灵渠、筑驰道、阿房宫、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朝。现在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同去领略一下这位“千古一帝”的成就和风范,好吗?(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综合分析。
1、投影显示动态地图:
[教师引导]首先请同学们观察战国七雄的形势图。记住七国各自的位置,如北面的是燕国,东边的是齐国,南面的是楚国,西面的是秦国,中间的三个小国从北至南依次为赵魏韩。其次,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看看能否通过多媒体动态地图的展示,把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在活动地图上,依次显示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的动画。)(趁学生观看动画之际,教师板书“1、统一过程”)
生1:韩、魏、赵、燕、楚、齐。[教师引导]开头和结尾的顺序是对了,但中间有个别国家的顺序弄混了。我们再观察一次,好吗?(再次显示电脑动画)
生2:我知道了,是韩、赵、魏、楚、燕、齐!
[教师引导]: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看到的战国末期的形势图以及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谈谈秦灭六国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生1:先打小国,后打大国。
生2:先打近的国家,再打远的国家。
生3:概括起来,就是实施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教师过渡]:没错。正是由于秦王采用了正确的策略,才使得统一六国的心愿得以顺利的实现,这可以说是其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二个问题——统一原因。(板书“2、统一原因”。)

2、布置阅读任务: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并结合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讨论一下秦始皇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学生看书讨论……)
生1:秦始皇重用人才。像李斯身为布衣,却被秦始皇重用为客卿,后来还成为丞相。
师:这个例子说明秦始皇在用人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生1:不计较人才的出身,不分贵贱高低,只要有才就行。
师:对!除了这一特点以外,秦始皇用人方面还有什么特点?
生2:秦始皇曾经对大将军王翦的意见听不进去,用人失当,结果造成伐楚失败。面对自己的错误,秦始皇敢于承认错误,亲自赶到王翦家,向他当面道歉,请求王翦担任伐楚的大将军,最终赢得胜利。
师:这个例子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2:说明秦始皇知错就改。
师:很好!还有吗?
生3:还有尉缭。秦始皇“衣服食饮与缭同”。
师:那又表现出秦始皇的什么特点?
生3:不摆架子,平易近人。
师:说得很好!那么秦始皇重用人才和他去的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呢?
生4:正是秦始皇重视人才,不计出身、平易近人、知错就改,所以这些人才才会为他效劳卖命,在灭六国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师:所以说重用人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原因之一。[板书] ①重用人才。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除了重用人才这一原因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可以从我们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考虑一下。
生5:商鞅变法也是秦国能灭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师:为什么说商鞅变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呢?
生5:因为由于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建立起封建制度,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也为秦始皇扫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师:说得没错,好![板书] ②商鞅变法
师:那除了重用人才、商鞅变法这两个原因以外,还有吗?
生6: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一直处于战争频繁的状态,分裂的状态,老百姓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都希望能早日结束战争,渴望和平,人心思定。
师:这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有什么关系呢?
生6:在当时人们都渴望和平,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这样一种状态下,秦始皇统一六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这有利于秦灭六国。
师:没错,当时“统一”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人心思定,在这种状况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合乎民心,顺应时代发展,可以概括为“顺天应人”。[板书] ③顺天应人

 
[教师过渡]:现在秦始皇已经一统天下,俗话说得好,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灭六国之后,秦始皇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巩固统治)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板书]3、巩固措施。

3、角色置换:现在假设老师是秦始皇,你们是国家大臣,会建议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维护我的统治?(教师可通过投影显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加以引导。)
生1:首先我建议大王把名号给改一改,您的功劳已经胜过三皇五帝,更别提夏商周历代君主了,古往今来,没有一人能比得上您,因此,臣建议不能再叫你大王了,“大王”的叫法有点像土匪头子,应该想个更好的词来称呼您。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既然我的功劳胜过三皇五帝,那就把“皇”和“帝”凑在一块,叫我“皇帝”好了!对了,以后“我”也不叫“我”了,我要用“朕”来称呼自己。这个字只能朕一人能叫,你们可不能这么称呼自己呀,否则,哼,杀无赦!哈哈!
生2:皇帝在上,臣称呼您为皇上好吗?(师默许)臣主张建立一整套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师:这个提法倒有意思,说来听听。
生2:臣主张在中央设立三种官职: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军事、行政和监察。这三种官职有分工、有合作,互相牵制,互相监督。向下所发的一切指令,都得皇上您的亲笔签字和盖章,方才有效。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师:什么叫郡县制?你能给朕解释清楚一点吗?(投影显示郡县制的示意图)
生2:以前周朝就是实行分封制,诸侯王的权力过大,才造成春秋战国各路诸侯争霸的局面,如今,我们应吸取经验教训,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就是将全国分为36个郡,郡下面设县,每个郡分设郡丞、郡守、郡尉等官职,同样每个县设县丞、县尉、县守,和中央官员一样有分工有合作。并且,县官要对郡官负责,郡官要对中央官员负责,而中央官员要对您负责。
师:说得太好了。就这么办!废分封,行郡县。 还有吗?
生3:皇上,臣主张统一货币,停止使用六国的货币,全部使用我国的圆形方孔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生4:皇上,臣主张统一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等单位明确规定统一起来,否则六国各地上交的赋税无法统一。
师:好!如此一来,既方便各处人民经济往来,又可让六国之人忘却本国之物,甘心归降于我,一举两得。还有吗?
生5:皇上,臣建议统一文字,这样一来,既方便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还可以有效监控各国的不良动向。
师:你说得没错,文字是文明的载体,统一文字有利于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永不中断。现在各国文字不同,如果不统一,居心叵测之人用其他国家的文字写朕的坏话,朕也不易知道。统一文字之后,看谁还敢写朕的坏话?这个任务就由李斯负责去办吧。
生5:皇上,臣还想向您禀报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师:请讲。
生6:现在外边有一些儒生喜欢议论朝中政事,尤其是那个淳于越,妖言惑众,说您滥施刑法,贪于权势,说了您不少的坏话。而且他们还经常聚众议事,写一些文章批评您,影响极坏。
师:哼!竟有这等事!你负责查明此事,务必将所有大放厥词之儒生抓获,朕要活埋了他们。还有,务必找到他们写的书,统统烧掉,今后不许文人随便著书立说。(稍作停顿)还有什么要事上奏?
生7:皇上,现今虽然一统天下,但北方有一少数民族匈奴人经常对我边疆侵扰,臣建议修筑一条万里长城,将他们拒之门外,好让百姓安定生产。
师:我国军队如此勇猛,为何连这小小匈奴都收拾不了?
生7:皇上有所不知,匈奴人为游牧民族,骁勇剽悍,善于骑射。经常趁我军不备之时突袭我军,骚扰百姓,抢了东西就跑,待到集结好队伍准备迎战时,他们人早已跑远,真可说是防不胜防。
师:如此说来,那倒是应该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好,就按你说的办,派人修筑长城,将他们挡在城外,也好让我耳根清静些。还有事吗?
生8:皇上,南边的少数民族非常野蛮,并且非常落后,臣建议以皇上的圣德,派人派兵开发南疆,一来扩大我国疆域,二来可将皇上圣德远播。
师:好!就按你说的办。现天下太平,我想四处走走,游山玩水,不知南方景色如何?也不知长江以南有无水路通往南疆?如果没有的话,你们回去调查了解看看能否修筑一条人工运河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生9:可以派人在广西桂林和湖南湘江之间修筑一条灵渠,这样就可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成一气,做到南北水路畅通无阻了。
师:太好了,赶紧派人去办。(稍作停顿)今日早朝就上到这,退朝!
(生齐声应是)

 
4、投影显示知识结构,教师简单小结:政治——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经济——统一货币;文化——统一文字;思想——焚书坑儒;军事——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修灵渠。

[教师过渡]:经过秦始皇北击匈奴,开发南疆,秦朝的疆域空前广大,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秦朝的疆域图,我们可以看出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生:老师,请问那时我们海南有没有归属于秦朝的范围?
师:那时还没有吧!

5、换位思考:假如你是一位古人,你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还是喜欢生活在统一的秦王朝?为什么?(此问题实际上是课文中第二个动脑筋题目的变形题,但又较之更为开放和易于学生接受。通过此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思维方式,并能较为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生1:我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因为我喜欢读书,如果生活在秦朝,书都被秦始皇烧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生2:我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因为我曾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假如我生活在秦朝,正当壮年,才刚刚新婚,就被抓去修长城,那人生多没乐趣呀!
生3:我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因为当时有很多国家,如果我在这个国家不受重用,可以去别的国家发展,升官发财的机会比在秦朝多。
师:哈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的话,那是不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呢?
生4:我愿意生活在大一统的秦王朝,因为那样我就可以不受战乱之苦,不用担心在兵荒马乱之中无家可归,从此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生5:我也愿意生活在秦王朝,因为秦始皇统一货币了,我可以四处做买卖,不用再担心无法兑换货币和不能通行了。我可以随处走动,因为秦国的钱走到哪都能使用了。
生6:我愿意生活在秦朝,因为虽然秦朝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但是不见得战国时期就没有兵役和徭役,战国时期经常打仗,由此可见,兵役肯定也不会少。而秦朝毕竟国家大了,人口数也多了,就不一定会拉到我当兵了。
生7:我愿意生活在秦朝,因为我喜欢搞工程设计,秦始皇喜欢大兴土木,秦朝时有许多的大型工程,这样我可以一展宏图。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惟一答案。应该说战国时期和秦王朝相比,各有其利弊。但从总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秦朝代表着一种由分裂走向统一,由战乱走向和平的发展趋势,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秦朝的建立,以及秦始皇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也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和体会得到。

 
6、首尾呼应:写文章讲究一个首尾呼应,同样我们学习历史知识也要善于回扣主题,本课题目为“秦王扫六合”,可见秦始皇是我们重点学习的核心人物,因此,该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点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并积极发言。
生1:我认为秦始皇既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从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措施,我们可以看出他建立了不少的丰功伟绩,但在历史上他也留下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如焚书坑儒。
生2:我主张评价秦始皇时要采用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他,既要看到他好的那一面,同时也要看到他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的评价才是准确的。
生3:我认为历史上人们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评价是不对的,在当时刚刚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是应该加强思想控制,如果让人们随意议论,还像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形成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这必然会威胁到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统治的。因此,我认为他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的,不应过多的指责。
师: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很有道理,一分为二的观点确实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而且这也往往是我们答题时的标准思路。应对考试时,就这样的角度去回答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是属于常规的答法。第三位同学的观点非常新颖独特,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一品味,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连毛泽东同志也说“焚书坑儒”之事要商量。这实际上说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除了分析他的功过之外,更应设身处地站在当时当地的处境下去感受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只有这样我们作出的评价才会是公平公正的,才会是恰到好处的。

三、巩固知识,课后延伸:
1、布置作业:①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②搜集有关秦始皇的事迹和相关材料,班里的每个兴趣小组各办一期手抄报。

2、预习作业:预习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四、教学后记:
本课是我来海南实验中学上的第一堂公开课,以上的教学过程和细节绝大多数是真实的,当然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地方是经过本人润色之后的结果。整节课上下来,感触颇多,意外颇多,收获颇多,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学生的思想极其活跃,灵活性柔韧性可塑性极强,在他们的回答中,有许多闪光的东西。在座的诸位听课的老师都不禁为之赞叹,而我做为执教者,更是感觉激动不已。因为事先并没有让学生做很多的准备,只是让课代表将我上课时的几个导读问题提前一个晚上给学生看后思考,而他们能谈到这么多的问题,真是令我感到惊讶!讶异之余,不禁对自己以往的教学重新进行反思,因为本课所设立的几个问题都属于开放性的问题,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并踊跃发言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而我在上课前一直是忐忑不安,因为按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的话,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由老师自己讲的话易于把控,只要熟悉教参教案教材即可,而如果放手给学生的话,则生怕学生不着边际,漫天作答,老师的渔网收不回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本课正是采取了放手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给了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就给了自己一个惊喜的收获。因此,今后我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锻炼的教学环节上下功夫,期望收获更多的一连串的喜悦。

2、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而这些知识又不完全依靠老师和课堂学习得来。因为这节课学生的表现太出色了,反倒显得教师的作用不大了。因为我拿同样的教学设计方案到别的班上,其效果显著不同。我所教的七个班,只有9班、13班可以和14班相媲美,其他几个班则没能像14班那样热闹。因为现在有许多的学生通过购买和阅读大量的课外辅导资料,对问题已经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一个班里有这样一些人物存在,老师上课起来往往就能得心应手,激出许多思想的火花来。但如果一个班里缺乏这类人物,那么课上起来有时效果就会明显不同。也许这正好说明了教学过程是互动的、生成的过程,它受许许多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学生、环境、上课时的氛围、课前的准备活动、临场时学生的表现,甚至连听课的老师都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种种因素往往都是不确定的,也就使我们的教学带有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这一切则要求我们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要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经常变化教学方法,以求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其接受。

3、要积极回应学生临时性生成的问题,善于挖掘课堂中一切潜在的教育因素。课后李海英老师给我提出了一个宝贵的意见,即对于课堂上学生临时提出的关于海南当时是否属于秦朝版图的问题,这个问题老师没能很好的正面回答非常可惜。实际上我的这种含混过关的回答意味着放弃了一个能让学生延续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求历史问题,关注自身环境的教育因素。这点对我的触动确实挺大,无庸讳言,当时除了考虑时间紧张的问题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自身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甚了了,我只知道秦朝时海南并没纳入版图,但究竟在何时纳入中国版图我则不能确定,因此我在回答学生时因底气不足而露出迟疑的神色,并赶紧将这个问题一带而过。如此处理,虽然于当时是蒙混过关了,但却违背了教育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当时能老实交待,坦言告知,并让学生作为一个课后探究的问题去查找有关资料,相信这样的处理方式获得的效果将会更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