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教学设计中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整合

时间:2009-10-18 17:09:09  来源:刘安林
 

历史教学设计中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作者:刘安林    转贴自:大庆四中网站    

课程资源是指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前苏联教育科学博士尤·克·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最优的标准是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的,现在我以《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为例,探讨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化和整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和整合

首先使知识与技能进行优化和整合。把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失败作为一个整体讲解,八国联军侵华作为其中一部分,而把《辛丑条约》安排在下一节,从而达到教材内容的整合。通过对前面知识的总结认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查资料理解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并能加以评价。通过阅读教材整理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认识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史实。多角度评价义和团运动。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其次使过程与方法进行优化和整合。用阅读法来概括义和团运动的基本概况,师生用谈话法理清义和团与清政府的关系。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点、比较戊戌变法与义和团的不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问、讨论相结合。

再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对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的战斗和义和团运动历史作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使学进一步产生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斗争任务。寓情于理,使学生既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受到唯物史观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整合

课前布置:结合预习提纲阅读教材,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到图书馆和利用互联网,查找“义和团运动的揭帖,”为评价义和团及其“扶清灭洋”的口号做准备,充分利用了图书馆及信息技术,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资料,收集资料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方式,通过调查身边的人是否信仰基督教及信教的原因来认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导入新课,出示图片

1.指导学生看图上信息并讲解“上海圣依纳爵教堂”:“法国天主教会上海教区的外籍嬷嬷在郊外民船中传教”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利用图片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以更好的理解历史。

2.梵蒂冈“封圣”:2000年月10月1日梵蒂冈教庭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中国外交部10月1日发表声明,对梵蒂冈10月1日举行的“封圣”仪式,表达了极大愤慨和强烈抗议。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学用结合。同时又增强了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讲授新课:学生依提纲讲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概况。既体现了教材的中心地位,又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体会学习的过程,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知识不清的由师生共同补充完整。教师强调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结合学生查找到的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揭帖,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归纳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认识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结合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组织讨论“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认为如何?” 从而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做到学生自己能做的,让他们自己做,教师起引导的作用,使新课学习重新整合基础上实现最优化。

新课小结:结合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来看帝国主义利用宗教对中国侵略,中国人民反教会的斗争,实际上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斗争,以此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统一。中国外交部的强烈抗议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这一点早在1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了。做到史论结合,古为今用,以古鉴今。

知识检测:通过做习题(略);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异同点?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都处在同一背景下,出发点都是为了救亡图存,对清政府合作态度,但却没能走到一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研究性课题:史学界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观点不一,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和你所看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 (略)

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前布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新课小结、知识检测、研究性课题、教学反思优化整合形成一个整体。以历史教材为中心设计课堂结构,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重新整合,做到以教材为知识中心,讲练结合、学练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一轮课改的课程本位,教师是整个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在这里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同时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三、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

通过结构性板书设计,使学生理清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脉络及结果。做到知识的结构化,形象化。

这节课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程序中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的优化和整合。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是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效果”,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的追求,也是新一轮课改的目标之一。

摘自:《大庆四中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