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管志伟:我的愤怒与思考
江苏泰州田家炳中学高考
王俊伟:世界近现代史专
王俊伟:中国近现代史专
刘伟:岳鹿版历史必修1
冷伟:中国历史教科书:
刘伟:评高中教材《中国
张宏伟:鸦片战争应有维
陈履伟:民族苦难的记忆
王俊伟:与何凡、周明学
最新热门    
 
田家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9:26  来源:田家伟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教学概说

一、内容标准: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

(4)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5)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二、教材知识说明:

本单元为社会主义运动专题,主要阐释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是世界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国际共运史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则奠定了新中国的基本国情,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改变了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做法,对一些“繁、难、旧”的知识进行了删减,却更突出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同时,本单元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应该在重视本单元的教学。

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单元内容分属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个专题(其中抗日战争部分是根据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编写的)。课程标准过分强调中外历史的界线,把同属社会主义运动的内容,人为割裂为两个专题,这不符合新课标强调的“整体性”和“古今贯能,中外相连”的原则。教材编写者按照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其内在逻辑关联和逻辑递进关系,在不违背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与“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合编成一个专题,这种编排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实际,也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两重视角探讨社会主义发展史,更有利于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认识,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和信念的教育。20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及早期社会主义运动,21课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建立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22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代表,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三课层层递进,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本单元阐释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实践的演变过程,根据著名国际运史专家高放教授的观点,社会主义运动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建立一批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二方面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第三方面是在夺取政权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生产力,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其中,第三方面内容属历史Ⅱ部分,本专题主要讲述一、二方面内容。

三、单元基本线索

社会主义运动是一个历史过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催生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适应了工人运动的时代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从此,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深刻经验教训。进入20世纪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先后发展到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阶段,在其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1917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的起点。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用马列主义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寻求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世界上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

四、备课思路提示

1、总体把握、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正确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但具体落实起来有一些困难,我们在确定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时,是否可以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模块内容要求的动词再细分:把“知识”作为一个层次,“能力与方法”作为一个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层次。对模块的表述中使用“了解”“知道”“简述”“讲述”“列举”等动词的,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或判断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属于应完成的知识目标,例如本单元的“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在教学要求上为识记层次要求。对于模块内容陈述中使用了“认识”“理解”“归纳”“说明”“分析”“比较”“评价”“探讨”等行为动词的是指学生要在前项要求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对历史人物、现象、事件的意义、影响、作用、特点等方面的抽象认识或对历史知识进行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比较异同,例如“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巴黎公社革命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属于“能力与方法”层次,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点拨、示范,学生则应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探究、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都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2、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确定重点、难点、疑点和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以专题模块的形式确定了教学内容,那么教学的重点就应决定于专题的知识体系和思想内涵,对本单元来说,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几大环节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几大环节就成为重点,在这方面很好理解。更重要的是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为本的理念,并且高中生大多有了初中学习历史的初步基础,所以落实新课程的关键是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主动学习的方式,所以难点、疑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应切合学生实际,以本单元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等方面易成为学生的难点疑点,教师就应在这一方面尽量采取问题教学和探究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3、合理运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狭义的教学资源,即教材正文和附件包括图表、注释、知识链结、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活动建议,这些内容的取舍安排都反映了教材编写者的思想,但新课标课时教学内容都比较多,教学中不可能也没用必要面面俱到。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教材资源,教学中可选择重点内容,教会学生使用教材资源的方法,明确各种层次资源掌握的程度,例如本单元第20课中的插图圣西门、《共产党宣言》封面等可由学生自己阅读了解,而对于劳动兑换券、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工作、宣扬社会的宣传画、巴黎公社成立大会、巴黎公社社员英勇就义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例如劳动兑换券,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劳动兑换券是货币吗?”这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的区别。对文字材料中注释性的内容包括知识链接,可由学生自己课下阅读,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对探究、思考、测评习题可由学生在根据教学评价的需要确定在课上还是课下处理;对活动和建议可由学生分组合作在课下组织,把探究课变为课堂的延伸线。 二是广义的教学资源,这包括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几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中,首先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样历史课才能上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本单元中中央电视台文献专题节目《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就是配合学生活动的很好素材。

4、关注新的史学研究动态在教材中的体现

新的课程标准采用模块,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有利于解决科目摄制的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并且从教师教学方面来看,新课程提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探究学习的问题,对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单元来说,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界的一些新的要求,例如对二月革命的领导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坚持列宁主义的革命路线,领导俄国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而新教材根据近年史学研究的进展,明确指出二月革命是一场自发的革命。再例如国民大革命中的统一战线问题,也与传统的教材有很大区别,进一步理清了时序,早在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就明确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中共二大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五、单元评价建议

1、评价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有较清晰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等的意义、影响有正确的认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与脉络。

(2)过程与方法:考查学生对本专题的具体学习过程;考查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正确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方法;考查学生材料处理方法;考查学生综合、归纳、分析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导师勇于探索真理、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等精神和远大理想,学习革命导师善于继承和总结人类文明成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方法,珍惜友谊和合作的精神。通过对社会主义运动史的全面考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前景的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2、评价方法:

(1)通过提问、课堂研修等形式,看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情况。

(2)通过学习档案进行综合评价。学习档案包括:进行旨在考查对本专题所学内容掌握情况的专题测验,学生对学习专题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测评;召开一次“我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的专题讨论会。

3、评价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注意学生对重大问题的观点是否正确。对各种评价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好记录,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六、课时备课建议

第20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本课在课标中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为了完整的说明这两个问题,教材补充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状况和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空想社会主义与初中教材形成了区别,突出了理论的作用。教学的重点应放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和巴黎公社的性质上。

教材的第一目“寻求公正的理想国”内容核心是空想社会主义,在本课中是作为背景出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必然性;第二目“《共产党宣言》”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过程,重点强调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第三目“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介绍了巴黎公社建立的过程和采取的革命措施,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实践。贯穿于本课的主要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来源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结合课标和教材的内容,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记忆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巴黎公社的措施

2、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性因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的理论基础

3、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背景,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4、分析巴黎公社的性质、地位,理解巴黎公社的历史教训

5、在教学中渗透无产阶级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教育,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感情。

说明: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内容,教学目标一属于应完成的知识目标,熟读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三、四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具体史实,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五属于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感情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以灵活的方式处置之。

具体教学思路:

本课安排一课时。在总体教学思路安排上,本课基本线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又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标志就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指导,而巴黎公社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导入新课时建议教师从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入手,告诉学生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或者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或《国际歌》导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是一个难点,但并不是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空想社会主义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空想性和合理性的表现?注意一分为二的认识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是教学的重点,具体内容比较清楚,并概括了相应的要点,全文的观点与分论点层次清楚,教师要适当点拨,提高学生概括能力,为学生在类似问题中模仿概括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历史意义?”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相应观点,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意义的理解。

巴黎公社一目也是重点,可设计下列问题:巴黎公社是怎样建立的?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从巴黎公社的建立和措施分析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巴黎公社的主要教训是什么?有何意义?

教学活动结束后,应适当总结: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成熟,它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资本主义的弊端,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工人阶级争取建立新的理想制度的尝试,但在敌人的残酷压迫下遭到失败,而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课的教学附件使用:对教材的插图和提示、注释在教学中应选择使用,需要注意的有空想社会主义与乌托邦的主要区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共产党宣言》的引文实际上就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的内容;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的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地”就是对巴黎公社经验的高度总结。

“阅读与思考”可放在巴黎公社一目中使用,引导学生从“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超出正常的职责范围”的信息,结合巴黎公社的阶级构成,体会巴黎公社的目标应是无产阶级专政。“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等可结合课后巩固练习处理。其他附件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第21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意义。” 课本严格按照这一要求来选取材料,编写成文。由于十月革命的部分史实在初中历史中已经有所涉及,本课教学中应注意突出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起义、进行起义、组建国家政权等史实,重点分析十月革命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影响。

本课第一目“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讲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强调新的政治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第二目“‘阿芙乐尔’的炮声”,包括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内容,贯穿着战争引发革命的思想。第三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讲述十月革命之后,新的国家政权组建情况,及其政治经济措施,说明其社会主义的性质。贯穿于本课的基本线索就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社会发展受阻的历史关头,作出武装起义的重大举措,把俄国历史带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熟悉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记忆十月革命的基本史实,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认清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3。通过十月革命必然爆发、新政权的建设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方向。同时,渗透社会主义最终由理想转变为现实的历史发展观念。

说明: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和本课内容,教学目标一属于应完成的知识目标,熟读教材即可解决。目标二体现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教学中应从基本概念的阐释入手,结合俄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目标三属于较高层次的教学要求,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态度、感情和价值观的有效培养,在教学中应以灵活的方式处置之。

具体的教学思路

1。关于总体思路

本课要求在一课时内完成,这就需要将课本正文的讲授与课文附件的处理并举,将知识的传授、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一气呵成。建议按照“导入——讲授——巩固”的思路组织本课教学,将课文附件的处理作为课堂巩固的载体或手段来进行。

2。关于新课导入

一般来说,新课的导入,或者通过揭示前一课与本课的联系来实现,或者借助于多数学生较为熟知的现象来完成,或者提出较为敏感的新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自然转入。本课的导入,采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巴黎公社失败了,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哪一次呢?”这样的设问。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可以提及俄罗斯,引出前苏联,提出“你知道苏联是怎样诞生的吗?”这样的问题。如果采用第三种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课本前面的导言。

3。关于知识讲授

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应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例如,关于革命前的俄国,可以提出“俄国属于什么社会性质、为什么在西方列强中是落后的、落后到什么程度、落后的影响如何”的系列问题。关于俄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可以设计“俄国为什么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况如何、战况对国内局势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关于1917年的两次革命,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战争的背景下,俄国下层群众的基本愿望是什么、沙皇政府是否满足过、临时政府是否满足过、《四月提纲》的承诺是否符合这一愿望、全国苏维埃政府又是怎样满足的”等问题。

作为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在讲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认识。具体可以通过提出问题、适当点拨的方法,如强调十月革命发生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比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分析《四月提纲》在当时的现实意义,等等。

4。关于课后总结

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本课在小结中,要特别强调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指出俄国的革命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兴趣,在苏俄革命的指引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这一些将是下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材附件的使用处理:1、教材的插图和材料:关于《四月提纲》的材料说明了二月革命后的形势,即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一背景决定了革命转折的任务;其他材料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2.关于“知识链接”

作为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议程之一,本段材料可在讲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目时使用,意在说明社会主义的胜利是许许多多的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3。关于“阅读与思考”

本课的“阅读与思考”所选取的材料反映列宁晚年对十月革命的反思,这种反思不仅仅从俄国革命策略的角度,而是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所以,课本设计了理解十月革命意义的问题。教师在使用时,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如“俄国为什么必须采取与西欧不同的社会改革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俄国国情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解。

3.关于“解析与探究”

本课的“解析与探究”所选取的三段材料,真实地再现了1917年11月俄国工人、士兵和农民对于“革命”的态度和在革命中的行动。首先,可用以再现历史。这些材料作为真实的历史资料,在学习十月革命过程时,通过学生阅读等方式,加以应用。其次,可用以探究问题。课本所设计的问题与材料之间有较大的跳跃,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设计“为什么决不放弃革命”、“当时工人士兵和农民的愿望有哪些”、“狂涛般的人群冲向冬宫说明了什么”等问题作为铺垫,再提出错误观点、过渡到对有关观点的评析。

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本课是本单元教学中心,安排三课时,本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作为一个整体。本教材合理的调整了教学内容,把本课内容与“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合编为一个专题,把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斗争过程放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背景中去认识,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外联系为纽带的形式、培养学生以科学精神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理念。

本课第一目“中国共产党成立”是本课的前提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标志;其后,教材体现了两条线索:一是中国共产党按照中共“二大”确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二是中国共产党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些内容分别体现在第二至第七目“中国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两种命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八目“开国大典”一目讲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第九目“土地改革”一目的内容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彻底进行反封建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

本课的教学目标:一、熟悉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的史实,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的名称及土地改革

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

三、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理解“井冈山道路”含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四、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地图、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历史使命的理解、认识,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学习、提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作风

说明:以上五个教学目标依次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目标一属于应完成的知识目标;教学目标二、三、四属于“能力与方法“层次,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示范,学生则应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目标五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史论结合,渗透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培养。

本课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南昌起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西安事变;日军侵华罪行和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七大;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开国大典;土地改革

第一课时导入可从回顾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和五四运动入手,提出问题,中国人民在1919年之前进行了哪些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总结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也可以从乡土史、时事政治有关党的建设等方面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导入,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历程中确立的。

在本课时教学中,注意贯穿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意义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对国情如何逐步加深认识? 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逐层揭示本课时的中心线索。

课堂总结时要明确揭示本课时的一个中心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条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指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对此还出现过几次反复,这就是下一课时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导入新课课从回顾上以课时的重点入手,提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井冈山道路的含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例如“左”倾错误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最终以对真理的执著态度和对国情的科学精神,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也可以回顾前一单元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是近代以来最深重的,中华民族也到了最危机的时刻”,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本课时的教学也是贯穿了两条线索:一是日本帝国主义逐步加紧侵华,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二是国共两党逐步走向合作,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但两党的分歧又在扩大。在教学中可以下列思考题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红军为什么会出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中居于何地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意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取得哪些成就?有存在哪些内部斗争?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抗战胜利后又存在哪两个命运的斗争?两种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本课的课堂总结首先要从思想上升华,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反侵略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贡献,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国际地位。其次也应指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国情、灵活处理国共关系,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但国共两党的阶级差别仍然存在,中国仍面临着两种命运的决战,这正是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导入也可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提问抗战胜利的意义和两种命运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的前途,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做出了许多让步,但最终由于国民党的破坏,最终酿成了以战争形式决定命运的内战,最终中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带有“高潮”和“大结局”的意味,要注意几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可以系列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些阶段?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开国大典有何意义?土地改革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居于什么地位?有何意义?

本课的课堂总结既要概括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也要对整个这一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本课内容要点明“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土地改革是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使更深层次上的民主革命”,对全课的总结可根据教学时间确定,如果时间允许可根据教材“知识链结”引用的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纲领,对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含义;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结合学生活动,布置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关于教材附件的使用:

1、中共二大修改奋斗目标的原因是对国情的正确分析;红色根据地的建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当时的背景和地理因素等方面考虑;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可以从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考虑;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可从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等方面考虑;两幅地图都应掌握;三大战役的补充材料要求掌握;其他材料具体选用。

2.“知识链结”使用建议

本课知识链结内容是“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任务,不要求学生掌握其内容,但要从中概括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可作为课堂小结的资料或作为探究性课题学生课下完成。

3.“阅读与思考”、“自我测评”可以结合学生用书作为课后练习。黄炎培所说的周期率表现在封建王朝,包括一些农民政权由兴转率的规律,例如汉唐王朝、大顺政权,用郭沫若先生在甲申三百年祭中所指出的“大顺王朝‘忽啦啦大厦倾’直接的内因是胜利而骄傲起来,生活腐化,军纪败坏;更深层的玄机是“周期率”怪圈———以领袖进城称帝为转折点,一旦建立政权,便又返回到被他推翻的统治阶级那里去因袭旧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就接踵而来,谁也无法阻挡。

4.“活动建议”的建议

毛泽东诗词内容丰富,大气魄、大手笔,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浪漫精神,建议教师查阅中央电视台文献专题节目《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组织学生观看或组织诗歌朗诵会,无论是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爱国爱党的情怀,都将是一次升华。

第23课 综合探究: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感悟《国际歌》的精神内涵

综合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是岳麓版教材的特色,岳麓版适当合并了32个课标子目为27个,增设了6个探究子目,更体现了新课程与原课程的区别,是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发高中生理性思维、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综合探究的开展应以平时课堂教学接受性、模仿性为基础,在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议教师在单元学习之前,先给学生对单元的综合探究课进行提示,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学生分组准备。在上综合探究课时,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以课堂竞赛、成果汇报、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则应了解和掌握每个同学准备情况,对问题的主要观点、认识程度,作适当引导和总结,但在一般情况下,不要把某个学生的看法模式化,更不要全盘否定学生的看法,留有学生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七、重点理解的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深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不断发展着,先后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阶段。

①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以蒸汽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其诞生标志。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诞生于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帝国主义时代,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它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它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学说,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是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之后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第三次飞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情况下,摆脱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世界革命和革命中心论,主张各国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之路。“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对马克思主义不能机械地照搬,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实际与理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斗争中产生和发展: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两次其一、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西欧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条件,而独立的工人运动只有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走上正轨,取得斗争的最后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因此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了。马克思、 恩格斯适应时代需要,担负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他们亲自参加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从而把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固然具有非常伟大的意义,但它并未取代其他流派,而只是影响较大的一个理论派别。社会主义理论此后又在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等斗争实践中不断修正、补充和丰富。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各国工人阶级政党也纷纷建立,一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涌现在国际工人运动的政治舞台上,从事领导各国工人运动及其政党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活动,其中著名的有李卜克内西父子、倍倍尔、拉法格、卢森堡、普列汉诺夫、列宁等。尤其是列宁,他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列宁主义阶段,创立无产阶级能够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并为十月革命所证实。以后,斯大林提出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并为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证实。在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红色政权理论,以此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实践中形成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问题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国情的差异,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并不一致。俄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革命道路;匈牙利走的是无产阶级和平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东欧各国则有多种形式;一是在苏军配合下,本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还有的是通过苏军占领而建立人民政权。

这说明,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多样的,那种把暴力革命当成唯一的斗争方式是不恰当的。把十月革命当作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道路,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误解。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的道路才是恰当的。

4、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苏联和东欧各国纷纷倒向帝国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苏东剧变虽不属本单元内容,却是学习社会主义运动史所必须面对的。

苏东剧变的发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终结。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经过理论反思和调整,有了积极的变化,并且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进行成功的改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邓小平所创立的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对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越南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的改革,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世界上有102个国家有147个共产党或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各国共产党在新形势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及实现形势的认识和探索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前途充满信心。可以相信,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会有新的发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重要特征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地掌握革命领导权,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用于指导中国革命的一种工具,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中国化的成功,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很多曲折。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直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对国情了解不深,往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的经验机械照搬到中国来,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非常缓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阶段性成就;但中国共产党内部占支配地位的思想仍然是俄国革命模式,从而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初步解决“左”倾错误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在挫折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中国社会和革命立场上考虑问题,并通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原则得到全党的支持和肯定,至此,马克思主义真正被赋予一种鲜明的民族形式,即毛泽东思想;解放战争和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6.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①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这一点,由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教训证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正确出路。②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所走过的道路,代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③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海外侨胞、各民主党派的信赖和拥护,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7、正确理解现代化新模式

本教材的编写,运用了一线多元史观这一最新的史学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最终是围绕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力量。人类迄今经历了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三个阶段。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也就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种史观认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流是现代化,故称为现代化史观。

纵观20世纪以前的现代化类型,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欧美为代表的原发性内发型现代化;一类是日本为代表的传导性外发型现代化。但从社会制度来说,都属于资本主义模式。

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一同天下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在现代化严重受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特殊情势下,俄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此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影响下,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而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后来,苏联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失误,背离了列宁的正确路线,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成为导致苏联剧变的主要因素。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苏联的教训明确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了典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