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沈为慧:批判性思维进行
沈为慧:一节传统课 —
沈为慧:历史教师看课改
沈为慧:历史课中的错别
何慧:浅谈历史教学的艺
沈为慧:精诚中学高一期
沈为慧:精诚高中07第一
沈为慧:历史教科书与历
沈为慧:答桂俊老师
沈为慧等:读《科学史十
最新热门    
 
沈为慧:学生教我解读《孔子讲学图》

时间:2009-11-23 11:40:32  来源:沈为慧

 

 

学生教我解读《孔子讲学图》

沈为慧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12期

 

 

缘起:用好教科书这一教学资源


人教版必修三《孔子和早期儒学》一课选用了《孔子讲学图》。这幅图片传递了怎样的历史信息,与教材上的文字表述有什么关联?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都未做介绍,《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上也没有节选这幅图。为了用好用足教科书这一重要教学资源,明白这幅图画所传递的历史信息,我到市图书馆查阅美术专著,而馆藏的美术专著上也没有这幅图片。我又使用了百度、雅虎、搜狗、谷歌等网络工具,结果都没搜索到相关的解释。




怎么利用这幅图片资源,能否让学生围绕此图进行探究?带着疑问与设想,我请教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张进教授。得到的回答是:此图为明朝人所画,但未见到有关图的说明;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但要注意引导。张教授的点拨坚定了我的想法,于是设计了一道探究题:《孔子讲学图》能反映孔子哪些思想主张或历史贡献?要求:几个人一组相互讨论,并把结果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探究: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学生乐于接受这种弹性教学分组形式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加上体验历史对学生来说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自然也就很快进入了状态。巡视中,听着他们的分析、讨论,我既领略到了学生的智慧,也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很快我的手中就收到了十多张写着文字的纸条,或长或短,或深或浅,无不反映出学生对《孔子讲学图》的理解与认识、分析与释读。下面所呈现的,是学生当时探究的结果:


姚璐、汪媛媛、钱婷认为:


1.孔子在提问一个学生,说明他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懂。


2.在外面上课,说明孔子能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


3.有几个弟子正在讨论,说明孔子告诉他们“学而不思则罔”。

 
4.老师坐着学生跪着,说明当时很讲究“礼”。


5.有个弟子坐在席上,说明孔子有“爱人”的观念。


刘玉俊、周杨、吴蕾认为:


1.在大树下上课,没有教室,说明孔子办的是私学。


2.孔子位于图的中心,而且学生对孔子行跪礼,说明当时重视“礼”。


3.学生年龄有较大悬殊,这符合“有教无类”的原则。


4.孔子坐在高处,表明他的地位很高。


王芳、朱立维、俞典认为:


1.学生面向老师跪着,说明孔子很受尊敬。


2.孔子周围有许多学生,说明当时儒学的影响很大。


3.孔子表情温和——主张以德服人。


4.从学生的年龄看,有的年龄较大——有教无类。


雷莉、陈韬、周超认为:


1.学生围着孔子坐,说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2.有几个学生交头接耳,说明孔子倡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3.在室外大树下上课,说明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王厦、尹祥飞、姜东辉认为:


孔子在户外上课,将教育融于自然,便于从自然中获取灵感,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于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事物,也体现了“仁”的思想。


董玮、许毅先、王磊、李东浩认为:


1.在室外上课,学生坐成一个矩形,有“天圆地方”的意思,孔子借以教育弟子要有宽广的胸怀。


2.从座位安排来看,当时很讲究“礼”。


3.学生没有书本,上课不需要记笔记,孔子也不布置作业。


刘佳、谢红、李婧认为:


1.把孔子置于图的中心,且孔子身材魁梧,头颅较大,反映了孔子有“等级”观念。


2.孔子前面跪着一弟子,单独接受老师教诲,反映了“因材施教”的主张。


3.教学在室外树下进行,利于感受自然,也便于师生交流。


周婷、金凤认为:


1.弟子年龄大小不同,穿的衣服质量也不相同,说明“有教无类”。


2.学生围着孔子左、右、后面坐着,有问题的学生坐前面,便于老师配合手势来解答。


3.师生都席地而坐,体现了“仁”与“礼”的思想,含有平等的观念。


姜怡、颜佳敏、郑超认为:


1.在河流边讲课,说明孔子办学时间较长,有句话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孔子在检查学生背诵《诗经》,并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朱成超、孙伯渊、刘公原认为:


1.孔子通过讲学来传播他的思想。


2.坐在孔子前面的,是新招来的学生,孔子正对他进行面试。


窦月、王玢瑾、耿菲菲、倪蓉认为:


1.孔子主张合作学习,并让学生各抒己见。


2.以礼育人,认为礼是人与人交往的阶梯。


3.孔子的弟子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丁佳俊、徐阳、高正羽认为:


1.孔子的弟子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也反映了孔子在礼上有很深的造诣。


2.孔子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纸条传递的不仅仅是图画的信息,还有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法。应该说,这些文字是学生基于“事实”的认识,基于学习经历的思考,基于观察的想像,基于交互协商的探讨。无疑,学生是成功的学习者。


咨询了本校美术教师龚洪正老师以后,我对学生获取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并将结果报告给了张教授。经张教授的修订,得出了如下一段话:


此图突出反映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他创办了私学,其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从图中看,教学不受地点限制,说明在孔子看来,教育应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室外上课,利于学生接触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育学生宽广的胸怀。从教学对象看,学生的年龄悬殊较大,说明孔子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与对面的学生进行交流,这反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孔子面目和善,微抬右手,这既反映了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也说明孔子注重运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原则。


此图还能间接反映孔子在文化典籍方面的贡献。孔子开设的科目有:语文—教材就是删订过的《诗》;历史—有前人所编档案文献《尚书》,还有本人所写的鲁国史《春秋》;哲学—内容来自于《易》;公民道德—内容来自于《礼》;音乐—内容来自于《乐》。


此图也能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跪坐于席,弟子围于四周。这说明:孔子以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传授“礼”;从座位安排及师生表情可以看出,学生尊敬老师,这也符合“礼”。透过外在的“礼”可以感受孔子“仁”的主张。图中所反映的教化,正是孔子政治主张——“德治”的体现。


根据这样分析,可以把孔子的贡献概括为:


(1)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总结出许多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并编订“六经”,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孔子是大思想家,他创立儒学,提出了“仁”与“礼”的主张。


(3)孔子是大政治家,他提出“德治”主张,有民本思想色彩。

 

反思:重要的是践行新课程理念


这次教学活动,学生的表现对我有很大启发,也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这句话的意义。这次教学活动之后,笔者继续进行思考:


第一,怎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毫无疑问,检查频率高一些,惩罚力度强一些,挤的时间长一些,做的题目多一些,一般都有“收获”,即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知识。但记得快忘得也快,且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兴趣的提升,因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不规范的,方法是不科学的。所以,这种教学只能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要让学生学得自愿,学得轻松,学得有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手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出多样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实现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


第二,怎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不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学生也是一种“人力资源”,教学中,在重视开发教师资源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课改启动后,课堂上的活动多了,但不少课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全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所谓的“探究”,这样的“探究”只是形式,仍然属于“满堂灌”,在给学生话语权的同时,却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其危害之大无以言表。新的课堂教学既不能追求学生与老师时时都能“同呼吸”,也不应要求学生与老师处处都能“心连心”。


第三,怎样才能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老师在教学中有过程,教学前也预设了方法,但这远远不够。“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之一,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还应有学生的充分参与和想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感受历史的学习过程,并逐渐学会历史研究的方法。当然,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和完善,也非常必要。


虽然,我的思考是肤浅的,但这样的教学探索却是有益的,促使我努力学习,促使我深入反思,促使我继续前行。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感悟,我将自己的教学探索记录下来,呈现于此,以鼓励与督促自己,若能为他人提供镜鉴与批判的素材,也算为中学历史教学朝良性的方向发展出了力。
附记:在《孔子讲学图》探究以及本文稿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张进教授的鼓励与指导。特致谢意!

 

————————————————


《历史教学设计》:邮购信息

http://hist.cersp.com/kcjs/kcyj/200909/11300.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