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时间:2009-10-18 17:52:48  来源:blog
 

教学变革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

— 两节历史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内容摘要】

本文以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为切入口,探讨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理解、掌握新课程理念,深入贯彻实施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真正形成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从而不断思考,带着智慧上路,促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 键 词】     教学变革     有效教学    思考

2007年12月在全省中学教育科研协进会暨“师陶杯”活动颁奖仪式上,笔者作为“师陶杯”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受邀在江宁高级中学开设了历史汇报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同时也聆听了江宁高中的谢蓉老师开设的同题历史研究课。课后在马维娜老师的主持下,江苏省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束鹏芳老师对就两节公开课的亮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使与会的老师得到启迪,感受很深。各位老师就自己对历史新课程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探讨和互动式交流,谈出了大家对新课程及有效教学的做法、困惑、反思。就我个人而言,本次观摩、交流的收获很大,也引发了我对正在实施的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深深思考。

江苏省全面实施和推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三个年头了,社会特别关注的2008年新课程高考也顺利结束了。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新课程顺利实施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我们历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得不重视的新问题,不得不反思的新误区。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新课程实施的体会及所见所闻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争取新课程下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早日得以实现。

一、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并且把历史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许多历史教师在头脑中都有这个概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案中虽制定了三维目标,但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偏离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能有机整合或被生硬拆分开来,偏向重视知识与能力,轻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备课时只注重备历史教材、教法,不备学生,只想到如何教,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程序,没有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学生的知识储备、基本能力、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课堂运作过程中,低效进行,教师不能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或者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平时课堂上教师包的太多,自我表演较多,学生主要是接受者,主动参与少。教师以知识传授代替知识探究。就是在历史公开课上也有这样的痕迹,为了整节课“热闹”“互动”“探究”“合作”,所提或设计问题集中在认知记忆方面,问题设置简单又过多,问题没有启发性,思维力度不够。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后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不出来立刻换人回答,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变为新课程教学的“满堂问”,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在课堂教学上(包括所谓的公开课、观摩课)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变相以多媒体课件为中心(实际上任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上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出新来: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作业、训练题在课件中显示,甚至训练、推演的结果也在课件中演示,等等。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师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重要的历史教材研读被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存在一些问题,语言表述欠推敲。造成语言不严密、随意性和废话多,对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部分老师用语虽然没有问题,但语言枯燥无味,缺乏启发性,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也有部分教师却滥用赏识教育,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很有实力”等等。新课程提倡学生追求思维的创新,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和发现,然而,一些老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加赞誉。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滥,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以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思路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发展。

二、策略:为有源头活水来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新高考方案也必将不断完善,教学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倾向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变革中实施有效教学成为各位历史老师的必然需求,也是各位历史老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历史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程的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设计的思路,准确地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准确领悟历史课的教学目标,历史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历史课程的根本所在,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与能力”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历史认识的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利于培养科学素养、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是课程目标的一个闪光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三维”目标的核心与灵魂,也是教学过程中最有创新潜力的领域。对每一节课来说,要重视对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分解,使之细化、小化,目标不在于太多,也不是每一项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同等重要,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一堂课的质量就是看目标的达成度。

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新课程最大亮点之一是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个性。新课程在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不主张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当然,“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在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学习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形成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课后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认知效果。教师在课后一定要自我反思,针对教学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尽可能注意使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地、创造性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帮助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培养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再好,仅是辅助手段,不能冲淡教学的主题,绝不能过分依赖。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使我们新课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哪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一些好的传统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和执行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环节和细节。语言表述要严谨、科学,“上课,起立”、“板书课标题,板书子目,板书要点”、“相关内容的副板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看书,讨论”、“反馈,练习,作业”等这些常规课堂的基本环节,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往往被我们的老师省略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板书,向学生展现思维过程)。有的不喊起立就上课,有的不板书一个字,有的只要学生看书做作业而自己不讲几句话等。教学环节应该是相对完整的。课堂上出现了值得全面、深入展开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时,可以作适当调整,但不能不要这些基本环节。即使课堂上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要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也需要“板书、讲解、看书”甚或“练习”等。

 

 

三、展望:在希望的田野上

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当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人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老师不断地精雕细琢。在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教师尤其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积极的价值观,并且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真正形成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提供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只要不断思考,带着智慧上路,主动应战,我们会越走越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