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大历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怎样分析历史事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高三历史总复习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做历史简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高考辅导之怎样解答历史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最新热门    
 
历史课堂教学评比的变化

时间:2009-10-18 17:52:57  来源:佚名
 

 

个人看法——课堂教学评比的变化  

 

转自湖州历史教研博客

  

浙江省2008年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圆满结束了,13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所有参与的人品尝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虽然,是评比就一定要有个结论,就要有个名次,虽然这个名次没有正式发文但也已经存在了,但是享受过程对于多数人来说,应该比知道名次来得更有意义。这样大规模的活动,重要的不在评比,在于其背后为打造一节优质课而进行的研究、交流、探讨、升华,我想,这一点应该已经成为多数教师们的共识了。


    新课程以来我省的第一次评比,一定会比以前的评比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第一,评比的标准有所不同。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新的评比标准依托的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贯彻着的,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而以前评比则更多注重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


    第二,评比内容的确定方式有所不同。实际上,从新课程在其它省开始实施以来,我省课堂教学评比的内容确定方式就由指定课题向自选课题过渡了,这两届的评比都由教师自选课题。自选课题,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特长,另一方面,也更体现出评优的内涵:选拔优秀,选拔典型。本次评比在选课范围上作了限制,体现评比的公平性。


    上届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评比,采用的是教师抽取教学内容,当场备课的方式进行的,更多反映出的是教师的个体素质和平日的积累。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并经多次打磨所呈现出来的优质课,除教师个人素质外,也更多反映了团队的素质和水平。如果仅以个体为评价目标,则初中的这种评比方式亦有其可借鉴之处。


    第三,评比的对象更加年轻化。本次评比中,年轻教师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的精彩表现所反映出的浙江省青年教师的风采,让省教研员老师在感到骄傲的同时,又对青年教师充满了新的希望。


    第四,各参评教师之间的差距缩小。这个差距是指教学素质和水平方面的差距。应该说,同时站在新课程的起跑线上的青年教师,拥有着同样多的机遇与挑战,个人的素质与勤奋,将会为自己加油助威。一年多的实践,成就了一批后起之秀。评比中所反映出的教师之间在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在教材的处理与把握、在主体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学习目标的达成等各方面的差距,已经不再象以前那样明显了,用省教研员老师的话说,都是非常优秀的。


    第五,教师的着眼点变了。上课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通过教学而达成学习目标。无论从教学和学习目标的确定、课堂组织形式的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引领者,学生学习的空间由此更宽广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比中学习的主体长兴中学的学生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所表现出的对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给教师们留下深刻印象。其背后所反映的,应该是长兴中学教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践。


    第六,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是为教学内容和实现学习目标服务的。近年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似乎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甚至必须依赖的手段了。对于CAI在教学中的优劣已经有许多专家论证过。我只想说的是,如果不用CAI,能不能将课同样上的很精彩?更多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内涵方面下功夫,会怎样?还有,也已经有许多人讨论过课堂讨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的问题,那么,在每一个具体的课例中,是不是需要组织讨论?讨论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用其它的方式代替讨论?……如果把课堂讨论视为新课程的一个表现形式,那就有点偏颇了。


    第七,教学目标的达成标准有变化。个人理解,教学目标达成应该是以学习目标达成为依据的。以前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的落实,通过当堂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比中,教师们非常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与达成,而且都有很好的表现。同时我也感觉到,教师们在强调三维目标的同时,似乎有更重视后两维而忽视知识与能力,尤其是忽视知识目标的倾向。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其基础,是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所体现出的新课堂、新教师、新理念的成功实践,期望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教师们一起交流和探讨新课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