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陈穗: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任鹏杰:反噬一口岂能聋
leapwen:反思现行历史
陈穗:长春历史教学大赛
陈穗:长春历史教学大赛
娜娜:反思历史教学案例
张桂芳:反思历史 明理
陈穗:古代希腊罗马政治
最新热门    
 
陈穗:反思课堂,略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09-10-18 17:53:28  来源:陈穗
 

  我的比赛历程(三)——反思课堂,略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陈穗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7/35711/archives/2007/601988.shtml

 

    工作和生活上的紧张使自己原打算系统回顾的“参赛历程”的教学叙事已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写了。今天进入课程网首页,猛然看见自己的文章被放在课程建设一栏,竟然心中一惊,因为惭愧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有始无“终”。到了自己的博客又见聂幼犁教授的鼓励,回想前面何博士老乡和魏老师、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留言,更是觉得有写下去的必要。打开曾写的比赛课后的反思随记,整理一下,贴在这里,也算是有一个“小尾巴”吧。

              反思课堂,略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课堂教学,以商业发展概貌为载体,逐一引导学生归纳和提炼出丰富的商业文化和精神,这个教学内容和过程成为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这个过程中,材料鲜活,史实比较充分,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并自己寻找和总结着一些商业精神。不仅使“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雕琢之感,并使其他知识目标和过程的达成浑然一体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实践中自我沉醉的投入和双边酣畅地交流,使我再次感受到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魅力。它不应是你局外人式的总结,它不应是你应景式的联系现实,它不应是你讲述史实后标签式的提升……它来自教师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它来自教师对历史教学内容的钻研和领悟,它来自教师尊重学生遵循教学规律贯穿始终的实践……这样它就会在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自然而然从历史事实和历史智慧中沉淀出人文情感。当我们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育”时,从人文关怀等方面来促成学生的自我发展,这不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之一吗?

    本课课堂教学最大的败笔应该是在关于“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特点”环节上。上课时,我试图促使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意在实现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时活跃有序的课堂突然出现了冷场,学生几乎没有进行讨论,鼓励之后仍未有多大改观,这种安静和停滞状态是自上这节课以来我未曾料想到的,我的心中一沉,怎么办呢?只好请几位想当堂交流自己的想法的学生站起来说个人的观点,时间仓促情况下,最后自己只好通过引导学生从前面的史实里完善归纳的特点。想一想,这个环节自己主要误在两点,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没有充分了解,致使课堂上“搭建的桥梁”有缺漏而不通,自然就未能顺利地“渡”学生去理解这个问题。二是对学生学习习惯估计不足,却又刻意追求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的做法使这个环节成败笔。从教学效果上来看,这个目标的设计基本上失败的。如果当时不执拗于新课程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开放的课堂”的僵化运用,而是改为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特点并点拨归纳特点的方法等办法的话,也许效果就好得多。

    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很多,对学生的发展都有意义,但不顾实际情况,将所有的目标都要强行地放在一节课里,贪大求全,这样面面俱到,却难免毫无效果的结局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赵亚夫教授讲“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想,这个明确的目的,应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的,应该是将教学任务详细分解了的体系,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和课标学习要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技法和策略的设计。

    不同的老师教学目标的设计会有所不同,所以一节课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不同的目标就有不同的整体设计,但无一例外,不论你的目标如何远大和华丽,你得基本实现你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说是有效。——如果没记错,应该是一位老师记录黄牧航老师的话“有效性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大意这样,若是用错,还请专家黄教授见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