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李志雄:如何搭建历史教
王雄:对高中历史新课程
葛剑雄:什么是历史,如
王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王雄:想不到学生是那样
葛剑雄:圆明园之争历史
葛剑雄:科举制度——存
葛剑雄:研究中国历史必
葛剑雄:拓跋宏:历史千
葛剑雄:以事实为依据评
最新热门    
 
王雄: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反思

时间:2009-10-18 17:53:53  来源:王雄
 

古船茶社:http://www.being.org.cn/thomas/

文科论坛上争论谭嗣同该不该留,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教师不应让学生学习那些冒死的人,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此,我的看法是:

谭嗣同的死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第一,在维新派心中,光绪是好皇帝,当他受到软禁时,我们这些人不能遇到危险就一哄而散,应当有所担当,否则,在顽固派看起来,那些宣扬君主立宪的家伙都是投机分子,哪里是为了国家兴亡,民族振兴,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因此,谭嗣同选择留下,是对整个维新实践负责人;

第二,在维新派中,他的官级较高。是四个军机处的军机之一。负责起草变法诏书。康梁是维新变法的鼓吹者,但是,他们刚刚考中进士,还是准官员。要谈负责任,谭嗣同觉得自己更重要。这是务实的考量。

第三,谭嗣同家族为官较多,为了不连累别人,他与父亲断绝关系,并让众人见证。他这一死,独自担当,也保全了其他人。

第四,谭嗣同信奉佛教,佛教有“普渡众生”、“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思想,这个思想对谭嗣同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有义举,有义士。谭嗣同当属近代义士第一人。

如何在历史教育中评价谭嗣同的这种义士行为?

没有人逼谭嗣同去死,梁启超曾劝他与自己一起流亡。谭嗣同谢绝,他自己愿意有所担当。这是问题的关键。他认为他的死有更重要的价值。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值得尊敬不同于教学生也去死,就像耶稣一样,那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个人行为。

今天,我们需要珍惜生命,我们也需要尊重道义,将两者完全对立的看法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

(原文转载时有删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