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教苑凤仙博客:历史教学
凤仙:讲述我与《中史参
黄凤仙:从科学社会主义
教苑凤仙:中国近现代社
教苑凤仙:两极世界的形
最新热门    
 
教苑凤仙: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

时间:2009-10-18 17:54:01  来源:教苑凤仙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
                      教苑凤仙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4369/archives/2007/413234.shtml


    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是对于历史的认识过程。由于客观的历史事实本身已经过去,无法重演,不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也不能直接观察,而只能间接了解和认识。学生要了解和认识过去的历史事实,这就必须阅读承载历史信息的文字资料。可见,阅读中学历史课文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历史学习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尤其是多年高考毕业班历史教学,因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更使我深深感受到:历史教学重视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

   “伟大的精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因此,有效的阅读要从树立明确的“目的”开始。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才会有饱满的激情面对书本,思维也才会变得更活跃、更敏锐。反之,漫无目的,阅读就会变成被动的行为,事半功倍,甚至劳而无功。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鉴古通今”,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获得真知,变得聪明,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而不仅是为了得高分,升名校,满足一些眼前的欲望。此外,要求学生在每次阅读之前首先要设定明确的具体目的,在阅读前应思考以下问题:我阅读这篇文章是为了了解该课的知识结构?或为了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或为了解答课后练习题?或为了从中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设定总目标之后,还可以将目标分成几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然后为每一步骤规定切实可行的期限,这样就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阅读学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一课前,先确定阅读目标:从课题和子目中了解该课的知识结构(探索、曲折、前进)。找出中共在1956—1966年进行了哪些探索?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是什么?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探索中也出现了哪些严重的失误?造成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然后带着目标去阅读,把问题解决了,也基本学完该课了。

 

 

二、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结构

    “有效的阅读多半是循着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向产生的”,也就是说,先对所学内容大致浏览一遍,以便有个整体性认识。了解整体的结构,就能预想即将学到什么,从而更正确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阅读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知识涉及内容广泛,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包括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民族关系以及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因此,历史知识综合性的特点,使历史思维反对割裂历史,反对孤立地认识史实及概念,而要树立从整体上认识历史,掌握规律的观念。

    历史教材是按照章节编排的,各章的标题与小标题,已经点明了主要议题的细节。段落标题或刻意凸显的导言,更揭示了该章的精华。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前,除了明确阅读目的外,还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开学初,教会学生通过目录,了解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学习一章书前,通过每节的标题和序言,了解整章的知识结构;学习每一节前,通过各子目,了解整节的知识结构。复习时,也是首先要把要温习的功课从头到尾浏览一遍,看看主标题,次标题,以及各项说明,跳读着每段的第一句,然后才回到前面,从头仔细阅读。

    例如: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前,先浏览目录,从目录可以知道全册共五章,从目录可以看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学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时,先浏览课文结构,从子目可以了解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表现在: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权矿权和争相开厂、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

    经过科学的阅读训练,学生反映在学习了解文章结构前,只知道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学,学到的知识很零散,不利于理解。现在学会了解知识结构后,感觉学习历史容易多了,解答问答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养成仔细推敲词句的习惯

   (1)抓住关键的词句。如“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遵义会议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抓住关键词句,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抓住表示事物发展程度的词句。如关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抓住以上关键词句,就可以理解和把握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抓住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果)。”“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因)。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四、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

    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呢?笔者首先通过学习与实践提高了自身的阅读速度。并要求学生每次开始阅读文章前将注意力固定在某一点固定注意力的理想位置是后脑勺的上方,进入身心放松,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高效学习的真正钥匙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放松警觉”。而且看书时不是把焦点放在一个个单字上,而是放宽视线,使整个书页都在视线范围内。“从一只手拿着书开始,将书放到眼睛能看到整页文字,足够远的地方,用另一只手的食指或一支笔,试着将你的食指或笔沿着书页中间很快地下行,你的眼睛只看着你手指或笔尖的上方,沿着手指或笔尖下移。如果你知道你要寻找什么特定内容,你会对你吸收内容的能力感到吃惊”。整页文字摄入脑后,就送到右脑的信息处理系统,对于每一页的视觉刺激,神经会直接做反应,脑部也可以在不受到显意识的批判性或逻辑性思考的阻碍下,进行模式的认识。

    经过反复训练,学生阅读时,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缩短了阅读时间,还有了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反过来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

   “学贵于思,思源于疑。”疑,即疑问,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动力,而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鼓励学生质疑与设疑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发现问题并做出假设性回答和引导学生努力求证,发现新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

在阅读训练中,教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去设问

   (1)看到结论设问原因,而且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设问。如看到“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这一结论,设问它的直接原因(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看到“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设问它的主要原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看到“维也纳体系在19世纪中期崩溃。”设问它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扩展)。培养学生揭示事物之间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2)看到现象设问其本质。如看到“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设问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什么?(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住复杂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本质。

   (3)看到共性设问个性,看到个性设问共性。如“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哪里?”“本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什么?”培养学生从共性中把握个性;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个性转化为共性。

 

六、教会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笔记等于不读书”,要提高阅读能力和增强记忆力,做好读书笔记是关键。传统的笔记是一行一行地记,或者在一些语言中一栏一栏地写。但是大脑不是以那种方式运作的,它不是用清清楚楚一行一行或一栏一栏的方式存储信息的。大脑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树状的树突上的,它以分类和关联存储信息。因而运用大脑自身的记忆方法工作,就会学得越容易,越迅速。因此,不要作记录,而是画脑图。用树状结构和图像再辅以颜色符号类型和关联来画脑图。其方法是:(1)在纸的中央,从章节标题开始——最好用一个符号,然后画出从主题上分散出来的分支。(2)将相关的内容放到同一分支上。(3)有规律地将内容补充到每一张图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