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开卷开放
初三世界现代史期末总检
青岛市初三历史学业水平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中国古代史及世界史综合
化解张英同学对历史学习
当代美国经济新变化专题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
中国近现代史易混易错问
从“谈史色变”到“笑谈
最新热门    
 
当代史学界与中学历史教学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9-10-18 17:54:24  来源:唐永富
 

众所周知,当代史学研究的范式、史学理论的发展,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当代史学功能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到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高考试题中。从教科书到教学理念,从史学观点到学习历史方法、目的,从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到史学研究范式、理论,都隐约可见当代史学发展的趋势,这种反映在近几年高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2006年四川卷第37题就是以在史学界影响日广的社会转型理论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转型时期;第15—18题就是以史学界近年对女性史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题,设计出历史上杰出女性贡献题。

一、史学范式问题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它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整体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范式认为1500年以来的人类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主要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文明史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构成。(如四川卷第19—22题就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国际组织作用题;第39题也是以整体史范式设计出近代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题。第37题第3小题就是以现代化范式设计出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化步伐及其影响题。)但在上述四种范式中,由于文明史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吸纳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将历史上的文明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人们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来研究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即文明史范式。同时,文明史范式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影响也最大,必修课历史(Ⅰ)、历史(Ⅱ )、历史(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历史试题的首选内容。综观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整卷的题目大多可以从文明史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既考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考不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既考中华文明史,又考中西文明的互相影响,涉及的内容很广。文明史范式已成为文综测试历史命题专家们采用的一种主导范式。2006年全国卷Ⅰ卷第37题就是从文明角度出发考查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以中华文明史为主题突出表现了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发展创新,从而彰显了要发展就要具有开放与吸收的理念。第39 题“近代中国经济”也是以中西文明的碰撞为主线。2006

 年四川高考试题命题人之一冯一下在总结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时认为:全套试题对文明史范式的重视不够则限制了创新的力度。从而说明2007年四川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将以文明史范式为切入点。因此在2007年复习迎考时应注意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进行复习,并不断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重新解读历史知识,教师也应注重按文明史范式选择和设计练习题。教师以文明史范式构建专题时可以参照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全部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教学内容。

(附:史学范式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范式提供新主题;新范式的基本概念为试题提出关键词。如传承、交流、融合是文明史范式的基本概念;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等是现代化范式的基本概念。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是整体史范式的基本概念;新范式提供新材料;新范式指导正确解答新问题。

中学历史课程已被定位为必修课、基础课和人文素养课。作为基础课,中学历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历史知识,进行基本的能力训练,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不会也不应命制偏题、难题和怪题。作为人文素养课,新的中学历史课程重视人类文明的发展,力图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的重要的文明成果,以此充实自己的头脑,成为素质较高的文明人。)

二、王朝之间的变迁即历史上的过渡时期  (社会转型时期)

(2007年四川卷第37题,就是以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隋唐、民国前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与变革。)

注重王朝之间的交替和变化,注重前后知识的比较,探究原因、影响。在方法上可以文明史范式(主要为三个部分: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为主进行思考。

1、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

(1)经济:春秋铁器、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推广;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

(2)政治:分封制瓦解,郡县制出现;奴隶主贵族逐渐丧失政权,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逐渐确立其统治。

(3)文化:孔子老子代表的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的百家争鸣大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的产生从根本上说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产物。

 通过对比得出其阶段特征是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变化。

(1)社会经济:北方经济经历反复地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2)经济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的出现。

(3)政治制度: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士族制度发展并达到顶峰。

(4)军事制度:府兵制的出现。

(5)民族关系:出现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为隋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变迁:

(1)政治:大一统到藩镇割据再到局部统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改变;相权继续被削弱。

(2)经济:宋元经济在隋唐繁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由开始南移到完成;

(3)文化:由隋唐的繁荣到宋元的高度繁荣,尤其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与兴盛。科技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突出,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也更为突出。

(4)民族:唐与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方式和地位显著不同。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实行汉化的改革,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突出。

 

(5)对外:指南针在航海上普遍使用;由水陆并举向以水路交往为主过渡再到元朝水陆都较为突出的局面。

4、元、明之间的变迁:注重元、明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总结其变化的趋势及其认识。

5、鸦片战争前后的比较。

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等方面进行比较。

6、民国之前与民国的比较:注重以现代化范式归纳、比较其在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现代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等的表现及其异同,探究其原因的异同。

 

三、同一王朝之内的变化比较

   主要是同一王朝的前期和后期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比较,探究其变化原因,比较其不同之处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的比较:政治统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特征的前后比较。(有人认为,唐朝前后期各种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的演变。)

(1)政治统治:由政治清明到腐败;由大一统到藩镇割据。

(2)政治制度:

(3)经济制度:由均田制到被破坏,土地兼并买卖盛行;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4)军事制度:由府兵制到募兵制。

 2、明朝前期和后期的比较: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化的比较。

3、清朝前期和后期的比较(鸦片战争前后的比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的比较。

4、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重点理解“新”的含义。

 

四、和平崛起

1、汉、唐中期以前中国盛世局面的出现及其对外交往的史实。

2、历代的朝贡贸易。双方是在主权平等、互惠互利原则下进行的。

3、明朝郑和下西洋: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4、用和平手段解决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如汉、唐、元、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和亲、册封、会盟、经济文化交流等。两宋时期三次和议的积极影响。(注:4属于民族关系)

 

五、从世界史角度看中国史

1、从东亚史或亚洲的角度看中国。中国古代史突出中国对周边国家及亚洲国家文明发展的影响;中华文明圈的形成与扩展;近代史突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相同历史遭遇;现代史突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面临相似的国情和国际环境以及相互关系。★

2、从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看中日史、中韩史。比较其在近代现代史上的异同;比较其在历史上的发展;探究其战、和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

3、中国国际地位嬗变的经过、原因及从中得出的启示。

 

4、中印关系:注重两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比较;两国走的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及其状况。★

5、中国与东南亚关系问题。(也可放在和平崛起的专题中;也可放在地域政治中,如马六甲海峡问题、能源问题。)

6、中美关系与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的比较。

7、中国人世界观念的演进——从天朝上国到全球视野★

(1)天朝上国的迷信思想:闭关锁国政策的由来、实践和影响。

(2)面向世界的思考: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

(3)物质技术的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学习西方长技。

(4)政治制度的借鉴:从维新变法到民主革命。

(5)思想文化的探寻:从新文化运动兴起到马克思主义传播。

(6)积极主动的开放:新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思想。

8、中国与中亚的关系。

 (2006年北京卷第22、23题)

 

六、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1、历代对江南地区的开发问题。注重从利、弊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

2、历代对河流的治理。

3、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思考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可联系世界史中相关知识比较,如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环境问题。

4、城市化问题。某一个时代的城市化程度高或低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注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微型城镇(如唐朝的草市、明清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 商贸城市,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的蓬勃兴起);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人口问题。包括人口的增加(中国古代是农业发展的表现的原因之一);人口的减少(主要是战争与动荡的结果);注重人口流动及其产生的影响,包括国内人口流动(如:古代史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汉族向边疆地区迁移、政府移民实边等)和国内流向国外、国外流向国内;唐朝以来华侨开发南洋;美国历史上的有关移民问题。

 

七、民族主义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逐渐降温,但民族主义问题却日渐突出。当前国际社会的许多问题与纠纷和民族问题紧密相关,狭隘民族主义主导着某些人的言行,如“9。11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等都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反映。面对这些问题,中学生该怎样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意识之间的关系?树立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1、中国古代史上几个盛世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主义最弱的时候。分析、归纳其原因及启示。

 2、对民族问题的解决。注重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统治者汉化的措施及影响。汉、唐、两宋、元、明、清时期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异同、结果、原因、共同趋势及共同影响。中国现代上的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

3、归纳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史上的民族主义主张及影响;全面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正确分析狭隘民族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危害以及与民族主义的区别。

4、中国与东亚的和、战,特别是抗战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

(2006年北京卷第19、20、21民族主义和民族问题;2005年全国卷Ⅲ第37题对民族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认识评价题。)

 

八、和谐社会

1、历代缓和国内矛盾的政策及其作用,尤其是盛世出现及其与之的关系。联系世界史相关内容综合分析。

2、中国历代的和谐思想。

3、关于民族矛盾的缓和问题。注重中原政权调整政策,缓和与边疆政权的关系,以及边疆政权主动调整政策与中原政权缓和关系。用和平手段解决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如汉、唐、两宋、明清处理民族关系方式的异同、原因及其影响。

4、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不足以及应对措施。

5、中国史、世界史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的表现及启示。

 

 九、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问题

1、世界史上的单极与多极世界问题。如:以英国为主的英法两极、英美两极、英法德多极、美苏两极、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等,该问题可对应思考当今中国的外事政策:争取多极化世界。

2、中国古代史上的多极与单极现象。如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等多极现象。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魏晋南北朝到隋朝的统一、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的统一等从多极到单极的现象。

 

十、文化的交流与中西文明的对话问题

1、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与华夏族的农耕文化、北方的游牧文明与中原的农业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如2006年全国卷第37题中华文明题;第39题对外开放题。

2、18世纪中西文明的表现及特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明清(前期)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为何又夭折?

3、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如2006年天津卷第37题,就是考查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

4、全球化趋势下人类文明继承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20世纪的战争与人类文明。如2006年北京卷第

 37题中西文明。

6、技术的创新问题。注重思考为何在某个朝代创新比较多;结合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思考当今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也可与世界史相关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问题相联系。(2006年四川卷第39题以“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来彰显走科技创新的强国之路的主旨。)

(2006年天津卷第12、13、14、15题中西政治文明的演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