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
“国宝级”百岁昆曲表演…
宁波帮故里镇海郑氏十七…
瑞士感知中国“文化风景…
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在…
莫言:文学终究会和昆曲…
中国7个中国昆曲优秀剧…
昆曲《红楼梦》全国海选…
昆曲成为流行“品位文化…
昆曲传承进北大校园 成…
最新热门    
 
当昆曲遇到实验名角跨界 能走多远

时间:2010-11-01 11:27:59  来源:不详
四个观众难耐枯燥和晦涩,中途走掉。大多数时候,观众被台上的提问逼问、驱赶、紧张着。全场一次掌声,在柯军相对传统的表演部分。

戏迷“结晶”对这种“实验”不以为然:看戏就是来看你唱念做打的,现在这一代昆曲演员,真功夫赶不上前辈,却热衷于搞创新。这样的实验剧,荣念曾出想法,昆曲不过是个配角,不是给想看昆曲的人看的。

传统戏剧观赏,是对美的喝彩、享受、消遣……但荣念曾说,舞台表演,仅仅成为消遣与消费,有点可悲。舞台的魅力就在于,它有无穷的变机,可让人思考,思考的力量比单纯的视觉美重要。

这种实验触动著名川剧演员田曼莎的反思:“传统戏曲教学,从中专到大学,一直在学折子戏,学生没有问号,死学死用,戏曲在这样的演员手中,怎么可能有好的传承和发展?”

杨阳曾经就是这样一个没有问号的演员。初跟荣念曾接触,荣老师问了他关于昆曲的10多个问题,他一律回答“不知道”。“过去,我只是机械重复老师的折子戏。荣老师教我学会思考,打开了我表演的空间。”荣念曾感叹:“今天看杨阳表演,那样的气势,仿佛看到年轻的毛泽东在向世界提问。”

柯军则想看看昆曲舞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边界在哪里?72岁的台湾文化名人吴静吉看到了他没有预想过的东西:有几段表演,已经是非常出色的现代舞,这也可以是一个方向。他认为,柯军身为院长,能够“放下身段做实验,太有希望了”。

音乐家瞿晓松很满足,“满足感来自演员,尤其是柯军那种内在的含而不露的力量。”三场演出,柯军每场都有即兴发挥。“我对林冲有感情。《夜奔》的传统戏,我学过三种。北昆和南昆的武生版,老生末行版。老生版原本已失传,我跟着郑传鑑老师学,是唯一的传承。没有传统戏的底子,就不会有实验舞台的自如。”

荣念曾跟柯军讨论《夜奔》唱词唱腔,问他哪句词感动至深,柯军思索一会儿说是“谁来救我”!柯军用七分半钟时间,就只唱那句“谁来救我!”荣念曾说,那是我此生最为动容的昆腔。这一问句饱含的丰富内涵,发展成了整台戏。“将传统表演艺术放进博物馆,不是最佳的保存方式。传统表演艺术是‘活的艺术’,必须通过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力,才既能获得保存,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是真正的传承方式。”

张军&谭盾:从体制到剧目的双双“出走”

武汉理工大学大四女生陆梨青,拖着行李箱,坐火车、转公交,赶到了上海郊区的朱家角课植园,为的是一赏在传统园林中实景演出的《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