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霸王别姬:中国历史上最…
文化主体性与历史的主人…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六十年…
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
黄宗羲学术成就的历史贡…
忆父亲冯友兰:他在清华…
上图宋刻本,图书与历史…
绣花针的细密功夫——吴…
《国史概要》:樊树志先…
立冬的历史风俗和趣闻
最新热门    
 
历史课本画像怎么画才符合史实?该不该较真?

时间:2010-11-22 12:58:11  来源:不详
 

  别小看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画、地图、图表,它们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绝不仅仅起生动叙述、衬托补充课文作用,它们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是教材的一部分,它们甚至可以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小学生理解力有限,加之应试教育对探索精神的压抑,长期看的是标签化的古人肖像,形成的也就会是标签化的历史观,是对科学精神的泯灭。

 

  当然,由于时代久远,史料保存不完整,或者不同的史料对同一件事的记载不尽相同,对考古发掘的东西看法也不一致,这确实是一个教材编写的难题。但是,中小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具有公认性。也就是说,中小学的历史教科书,应根据公认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来编写,并进行详细地注释说明。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插画,究竟来自哪里?历史教科书本身并没有注明,教材的编写者和发行单位到现在也没有说明。博学的网友提出来自400年前的《三才图会》一书,但细心的网友仔细对比后发现,“脸型一样,但胡子经过改动”。对于历史教科书中的人物插图来自哪里,作者是谁,不应该是一个谜。因为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更是对求真的科学精神的践踏。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教科书更是一面镜子。历史教科书的不严谨,折射了我们历史观的不严谨。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可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注重知识产权的教科书,培养了我们编造、拼凑、抄袭的恶习;不求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历史教科书的人物插图中,我们可以感到钱学森之问的沉重。

 

  郭文婧

 

  追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