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姜义华:不应漠视“国学…
陈文新:不能用非理性的…
林兆华:中国话剧没传统…
陈高华:元朝的兴衰
翁敏华:中秋节与“月下…
郝华:永远的《红楼梦》
吴乃华:鲁迅如何剖析国…
戴锦华:中国电影是否需…
美术老师程晋华:我要对…
林少华:翻译不同于刷锅…
最新热门    
 
姜义华:循名责实并非禅和子斗机锋——答陈文新先生

时间:2010-11-29 12:53:49  来源:不详
    3.在陈先生文章中,“国学”又被定位为给现有文、史、哲相关学科“拾遗补阙”,而且说,文史哲相关学科的地位将因此而“更加巩固”、“发展得更加健全”。这又很令人费解,因为陈先生这里竟又肯定了现有学科分类,而且要使之更加巩固、更加健全。正如陈先生所说,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大项是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国学”被陈先生确定为综合研究四部的会通之学,那么,彻底一点,就不如干脆用中国原来的四部分类取代现有学科分类,在它前面再加列一项“国学”,作为总部。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等分类,无一不来自西方,我们的四部原就包含所有这一切,用我们老祖宗的这一分类既然那么好,现代这种学科分类就当一律扫除。“国学”却又被定位为给现代文史哲学科“拾遗补阙”,那岂不太委屈它了么?

 

    4.中国传统经学也好,史学也好,子部之学业好,集部之学也好,四部之学也好,意义都很明确。“国学”一词,在中国原来就有,但并非指四部之学,也非之其中某一部之学,承认这一点,大概总不能算我“缺少常识和理性”吧。究竟为什么要将日本一些人当年发明现在日本也极少使用的“国学”这一概念照搬到当代中国来,愚鲁而非理性的我,实在难以理解。清末,一些仁人志士立志推翻清王朝统治,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度将满族排斥于中华之外,他们从日本借来“国学”一词,要用中国传统学术确立反满的合法性基础。其后,北洋军阀统治时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代,“国学”一词也曾被一部分学者所沿用,更多次见之于政府文告、文件。那时,更多一点与西学相抗衡的含义。其后,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乃至被完全摒弃不用。今天,为什么又非得使用这一概念不可,这一概念的科学性究竟何在,亟望聪慧而理性的智者不吝予以赐教。

 

    5.陈先生责备我在玩弄概念游戏,这样,会导致“中国”、“文化”这样一些概念都无法说清。其实,确有一位陈先生很推崇的海外著名学者说过,“中国”这一概念究竟是地域的概念,族类的概念,政治的概念,还是文化的概念,无法说清,无法确定,为此,我曾写过一文与之商榷,这里不去细说。至于文化这一概念,在筹划编撰百卷本《中华文化通志》时,编委会坚持生活在今天中国版图内的各民族、各地区、思想学术文化各领域,从古至今各时代,都应包涵在“中华文化”这一视野之内。我想,这恐怕应当是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坚持的立场。中华文化是川流不息浩淼无垠的巨流,从古至今,各民族一代代的辛勤耕耘,都值得我们珍惜,都应认真总结。汉民族所固有的古学应当继承与弘扬,其他各民族所固有的古学也应当继承与弘扬。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