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何中华:通过“水”的意…
姜义华:循名责实并非禅…
姜义华:不应漠视“国学…
林兆华:中国话剧没传统…
陈高华:元朝的兴衰
翁敏华:中秋节与“月下…
郝华:永远的《红楼梦》
吴乃华:鲁迅如何剖析国…
戴锦华:中国电影是否需…
美术老师程晋华:我要对…
最新热门    
 
周明华:期待教改路上多站出几位“朱清时”

时间:2010-12-23 12:59:41  来源:不详
的行政化管理模式。一纵一横,附着其身的“官味”须一同荡涤,若只纵不横,最终收效甚微。

 

  目前来看,横向的去行政化远比纵向的去行政化难。朱清时之前曾说过,一次校区楼验收时有人报告,教学楼楼顶漏水,他吩咐明天找人来修。这么小事,最后却拖了一个多月还没动静。下属的解释是,按深圳市的规章制度,这件事先得找人评估,评估之后招标,中标之后订合同,报深圳市财委申请经费。深圳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行政化管理体系,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但此时,这套体系竟将大学带进诸多“想不到”的窘境。甚至,他连买一台电脑都需走两个月程序。

 

  所以,虽然朱清时的率情之举颇具震慑力,但若无新的更多的“朱清时”高调跟进,那么已64岁的朱清时,几年后或许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经典,但远非一群人的经典。所以,公众期待教改路上有更多的“朱清时”站出来,有更多的“南科大”拍着胸脯站出来先行先试。如此,中国大学才有更令人期待的明天,钱学森所问的“大师之缺”才会有补缺之时。比如,当前体制内各名牌高校,完全可以自除“官味”,让教授回归教授,自脱什么处级或厅级的“官衣”。这一点,每一所有现代理念的大学都能做到,我想,教育管理者也会乐见。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