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朝靠什么确保前三代领…
汉人与满人:清朝的民族…
汉人与满人:清朝的民族…
关于黑龙江民族史研究的…
著名诗人钱谦益曾投降清…
清朝雍正契证成广东四会…
大清朝的世界首富伍秉鉴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现清…
清朝最苦命公主:屡次改…
湖南株洲炎陵发现清朝建…
最新热门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时间:2011-02-19 10:14:09  来源:不详
岁,首次贡献的最佳成名年龄在33岁左右。这与清代状元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我们也统计了60余名状元的寿命,其中最短的是邹忠倚,年龄32岁;最长的是张之万,年龄87岁,平均寿命是63.3岁。换言之,这些状元一生中要把半数以上的时光用于接受启蒙教育、研讨历史典籍、增进书法技巧和掌握应试程式等方面,代价是相当可观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古代士子在掌握文化典籍方面有特殊的难处。汉字结构复杂、数量繁多,需要通晓文字、训诂、音韵学。中国文化典籍浩繁,门类卷帙可观,迫使一些人青少年时代的精力皆专注于此。故凡涉及中华古典文化的学问,研习者负担皆重。另一方面,毋庸置疑,也和八股制艺虚耗士子大量精力有关。清代读书人往往从十二三岁就开始学习八股文,因为它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文体。这种文体是将经义、策论、诗赋融合在一起,在六七百字的一篇文章内,既考查应试者对儒经的熟悉程度,又考察其文字表达能力。由于每篇试文分为八股,每股的文句形式与内容均有特定的要求,就便于考官迅速判断应试人水平的高低。所以,八股文是科举时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标准化试卷模式。但是,世界上没有无弊之法,八股文行之愈久弊端愈多。这种程式,掌握起来费时费力,入仕后又全然无用。更有舍弃根本之学,心术变坏者。故许多有识之士,对它进行过猛烈抨击。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清代状元及万千举子都曾为这种科场应对文字而呕心沥血,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政事德行与儒家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