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论析新闻媒体与公共领域…
藏传佛教觉囊派千年“梵…
政治与公共管理系老师教…
office职业男士与公司办…
公司风水格局与公司的兴…
文学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
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
中国媒体商业化与公共领…
华兹华斯与公安派文论的…
文学的政治论与公文的艺…
最新热门    
 
私爱与公义

时间:2011-02-19 10:14:29  来源:不详

  诗圣杜甫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当官,于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只好寄养在东都(今河南洛阳)仁风里二姑家中。有一次,杜甫与二姑的儿子同时病倒了,巫医说,睡在堂屋廊柱东南的地方可以痊愈。二姑的儿子原本在那个地方睡,一听此话,二姑便把杜甫与自己的儿子调换了一下。时隔不久,杜甫竟奇迹般地痊愈了,而二姑的儿子却死了。许多年以后,杜甫才从他人口里知道了这件事,激动得情不能已。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病逝,杜甫十分悲痛,如丧考妣,为之服丧,并撰写墓志纪德。此时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给逝者上一个怎样的谥号。众人不由得想到了《列女传》上的一个故事:齐军攻鲁,其时鲁都曲阜(今属山东)郊外有一位妇人,她抱了一个孩子,手里还扯着一个孩子。一见齐军,慌忙扔下抱着的孩子,抱上扯着的孩子逃跑。齐军正要弯弓搭箭朝她射去,见状甚感蹊跷,便追上问她,为什么把一个扔下,一个抱起。那妇人答,扔下的是自己的孩子,抱起的是哥哥的孩子。齐军又问为什么弃所生而抱兄子。答:“子之于母,私爱也;侄之于姑,公义也。背公向私,妾不为也。”妇人的话感动了齐军。齐军认为:“鲁郊有妇人,犹持节行,况朝廷乎?”就不想攻打鲁国了。这事传到鲁国国君那里,国君赏赐给妇人布帛一束,并称之为“义姑”。大家觉得杜甫二姑跟这位鲁妇人太相像了,就“相与定谥曰义”。墓志词曰:“呜呼!有唐义姑,京兆杜氏之墓。”

 

  无论是杜甫的二姑,还是春秋时的鲁妇人,她们能够全公义、舍私爱确实令人感动。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当今社会较之二位妇人所处的时代前进了一两千年,我还真是不敢恭维当代人的品德。甚至敢断言,如今的人,在私爱与公义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做到如此割舍私爱,成全公义的极少极少。可能是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吧,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这几年有关媒体都动了起来,呼唤“德姑娘”的回归。于是,豫剧舞台上有了《程婴救孤》,电影院里也有了《赵氏孤儿》。《程婴救孤》和《赵氏孤儿》讲的都是源于《春秋》等史籍的同一个故事,故事情节简言之,是一个叫程婴的人为了保全别人的孤儿,而让自己的儿子李代桃僵。可以说,主题与上述两位妇人的事迹几乎如出一辙,不过主人公是男性。

 

  谈到《赵氏孤儿》,导演陈凯歌说:“原著中程婴为保全赵氏孤儿,大义凛然地送自己的骨肉去死,有些违反常理。”并且“担心观众接受不了”,但是,为了“让‘忠义’精神延续”,他“用了一年多时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