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魏斐德:在中国发现历史…
汉学家顾彬聊儒学:哲学…
陆建德:地方分离主义与…
康德全集:德国人是如何…
包明德:完善集体管理组…
最新热门    
 
刘康德:朴散为器与老庄伦理

时间:2011-04-13 15:19:41  来源:不详

“朴散为器”的“朴”是指“原木”。“朴散为器”,是说木匠通过对“原木”的削砍雕琢,将“木”制成各种器具。“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考工记》),而“桔槔”则可使人“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庄子·天地》)。“朴散为器”给人带来的便利和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同样,这“朴散为器”还促使人类思维的进步。那就是人在“朴散为器”过程中因使用“规(圆规)矩(方尺)、准(测量水平的准器)绳(测量垂直的墨线)”而使人在心胸头脑中形成“经纪条理、理性法则”。

 

    然而,“朴散为器”同时也给人带来负面影响。那就是当人在“朴散为器”过程中(尤其是在过分器具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经纪条理、理性法则”(逻辑训练而形成的机心)而导致人们自以为“受过逻辑训练的心智能够计算一切,因而最为盛气凌人” 。

 

    这样,技术理性(知识的真假)也就向伦理道德(德性的善恶)转化。那就是技术工匠既认为用了这些“经纪条理、理性法则”就能够涵盖一切、解决所有(理性至上),可以“资章甫而适诸越”(《庄子·逍遥游》),又认为能够计算一切、推断所有,可以“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鴞炙”(《庄子·齐物论》),因而变得盛气凌人、颐指气使,给人以压迫感。

 

    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一部科学技术史就说明,人一旦秉赋了技术理性,也就愈发变得傲慢骄奢、与众不同。约翰·C·金布尔(John·C·Kimball)就这样评说:“当所有诗人、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有一种‘悭吝小气、渺小无力’的倾向时,所有发明家却都‘行为英勇、气宇轩昂’ 。”同样,庄子也在《天道篇》中指出,有人因“知巧而睹于泰”,即有人因知识技巧而呈现骄骜之色,其嘴脸是“容崖然”、“目冲然”、“颡頯然”、“口阚然”、“状义然”,一派矜恃骄骜模样,趾高气扬、躬矜容智、眉睫骄气逼人,给人以压迫感。如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在老庄道家看来是叫“以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