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思强:古人春游之趣
周维强:学林新语
张慧强:徐渭的快乐哲学
曾仕强:当今国学热是必…
蔡国强:以火药和时代脉…
最新热门    
 
黄燕强:也谈国学

时间:2011-05-04 12:18:38  来源:不详
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也是经学,经学因心而生。荀子的《礼论篇》溯礼之起源,认为礼之起是欲与物的相持。《正名篇》云:“说、故、喜、怒、哀、乐、爱、恶、欲以心异。”则欲者,心也。因知,礼也起于心。其余五经复如是。可以说,“心性释经”是先秦经学逻辑的核心。

 

    有人说,汉人[注: 读音: Hànrén(1) 【the Han People;the Hans】 解释 (2) 汉族人(3) 西汉、东汉,时代的人-hanren]解经的弊端乃失于繁琐。繁琐固足诟病,但繁琐只是形式,未足窒息经学的生命。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认为,汉初“经术是政治的装饰品”。这道出了汉代经学之弊的所以然,而其所谓的“然”则是汉人丢弃了先秦儒者“心性释经”的逻辑。所以,在文字训诂上的成绩是汉人的骄傲,却也反衬了他们在义理开掘上的极大薄弱。然而,刘勰《文心雕龙·序志篇》说:“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再看周予同先生的论断:“经学时代已经结束了,可是经学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则二家说相仿佛,都以为经学到头了。事实上,仅就注疏训诂言,清代[注: 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乾嘉考据之学已否定了刘勰的说法,更遑论宋明理学为经学新开的广阔境域。宋明新儒学的成功还是在一点,即继承了先秦“心性释经”的逻辑,陆九渊[注: 陆九渊(1139年~1192年),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青田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王阳明开创的“心学”是这一逻辑的高潮。我以为,学史之人要有历史的前瞻眼界,不能站在明天来看今天,站远一些,站在一百年、三百年乃至一千年后来看今天,这样才可能相对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之方向与规律。刘勰未及见宋明经[注: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清代用作贡生的别称。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学周先生见之,若以历史的眼光瞻望,必会有另一个新儒学的出现。今日倡导国学者正殷殷期待于此,我们相信这不是天方[注: 天方 拼音: 解释: 1.原指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o后泛指阿拉伯。-tianfang]夜谭。由上世纪20至40年代,以熊十力、马一浮、梁漱溟和冯友兰等为代表的新儒家即为此致力。1958年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注: 张君劢(1887~1969),原名嘉森,号立斋。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鼓吹唯心主义哲学,被称为“玄学鬼”。]、唐君毅联署发表《为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