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吴思强:古人春游之趣
周维强:学林新语
张慧强:徐渭的快乐哲学
曾仕强:当今国学热是必…
蔡国强:以火药和时代脉…
最新热门    
 
黄燕强:也谈国学

时间:2011-05-04 12:18:38  来源:不详
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文章强调“心性之学”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显然,新儒家找回了传统“心性释经”的逻辑。

 

    以上简略的经学概说,一者要说明经学仍有发展的空间,一者要指出“心性释经”的逻辑在古代在现代都是经学进步的顶好路径。更申言之,“心性释经”包含了“述而且作”的思维。这里的心性是经书之心性,也是解经者之心性。《性自命出》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述道的经典诗、书、礼、乐生于人,即生于人的心性。孟子解诗有“以意逆志”说,志是经书的心性,意即是解经者的心性了。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学思想与春秋以前的经学思想有质的区别,孟子、荀子与前人又不尽同。这是各以其情自得的结果。这一结果体源于经又超越于经,而超越性的阐释就是“作”,故曰:述而且作。之后惟宋明理学得之。汉唐的注疏和清代的考据丢弃了“心性释经”的逻辑,其文字训诂的学术套路是典型的“述而不作”。虽说出土文献为经书的诂训送来一缕星火,带着它或者尚能在浩瀚的古文献中校对几处文字上的衍讹阙误。然今日的国学要复兴,蕴含“述而且作”思维的“心性释经”逻辑无疑是最理想的学术方法,那种“述而不作”的思想惰性该扔掉了。

 

    我们知道,最先批评“述而不作”的是墨子[注: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墨子·非儒》)。《淮南[注: 淮南市-淮南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子·要略篇》说墨子起先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因不满儒家礼烦厚葬之义,而背周道用夏政,自创新说。显然,墨学的建立是“作”的结果,这一结果的实现路径,乃是对儒学的批判。即是,在“述而且作”的思维中包含“批判主义”精神。因批判是“破”,“破”之后是“立”,“立”即为“作”。非惟墨学为然,先秦诸子莫不在有所批判其它家派中建立自家的理论体系,道家、法家亦如是。不过,批判之“破”本蕴藏存在之认同的逻辑,既有认同则不可能悉数地否定,故必于“立”之中有所吸取所未尝“破”之者。如就心性与天命[注: 本命-本命出自中国阴阳五行所得出的生辰星,也就是天干地支。古时,人们在决定重要的事情的時候,会根据生辰的天干地支来做判断。]之关系的命题,儒道法主张差异,但都把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