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画作者之一的赣绣传承人陶永红(最右边)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展开这幅头发刺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刘占昆 摄
江西民间艺人花了近5个月时间,用头发丝刺绣出中国名画《清明上河图》,5月5日,记者亲眼见到了这幅罕见的头发刺绣作品,据称用头发丝刺绣而成的绣画作品耐水性强,可永久保存。
头发一般因为细小容易扯断,更不会想到有人会拿它去刺绣。5日,记者看到了这幅用头发刺绣的《清明上河图》,该画长4米、宽50厘米,里面有1000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注: 何永安[香港富商]-何永安,男,香港富商,前亚姐曹央云丈夫。拥有多间上市公司的富商何永安,高峰期身家曾达3亿美元,后来经营不善负债累累致身家缩水。],无数的房屋楼阁、树石、山水,以及诸多的船、马车、牲口等。
据该画作者之一的赣绣传承人陶永红介绍,此画是她和其他两人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刺绣出来的。由于一般字画用的材料难以永久保留,而头发有韧性,可以用水抹洗,耐水性强,更易于永久收藏。
陶永红说,但头发刺绣的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难度要高,不容易掌握,摸起来滑滑的,一不小心就容易扯断头发丝,特别是在绣一些细微的人物时,还得用放大镜才能绣出来,不然人物会变形不好看。
陶永红表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这门头发刺绣的工艺发扬下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陶永红获得了赣发绣的江西省[注: 西省 拼音: 解释: 1.汉永乐宫之司署?o掌管宫内罪罚。 2.中书省的别称。 3.陕西省西安市的俗称。-xisheng]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证书。目前,她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