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傅万夫:最好的感恩不是…
真儒家、真工夫:儒学之…
真君子大丈夫:道家文化…
真君子大丈夫:道家文化…
真君子大丈夫:道家文化…
真君子大丈夫:道家文化…
真君子大丈夫:道家文化…
“左联”烈士殷夫:狱中…
007原型波波夫:无意中…
艺术家吉洪诺夫:他带走…
最新热门    
 
邓遂夫:江姐的名字该怎么念?

时间:2011-06-10 11:24:05  来源:不详
nbsp; 这句话的意思不外乎说:“筠”,是竹的青皮,故用“竹”作偏旁;它的发音略同于“均”。查《说文解字》一书的体例,凡偏旁底下的字与其读音相吻合者,就不再用直音法“读若某”来标注。有人或许会以为,《说文》的“某声”,是否指现在之所谓“声调”?错了,“四声”之说的提出已是四五百年之后的事。《说文》的“某声”,正是指包括后世[注: 简介阿拉伯文Ahirat的意译。伊斯兰教信奉的在现实世界毁灭后永存的彼岸世界。 宗教意义 “信后世”是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一。]之“声”和“韵”在内的实际读音。只在形与声有所脱节,或遇到纯粹的象形、会意[注: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它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字时,《说文》才以直音法“读若某”加以标注(那上面添加的反切音,更是八九百年之后的宋人所为)。

 

    还有人可能会想,“筠连”读“jun”只是个地名,其他和竹有关的“筠”字是否该另有读音呢?其实,不论地名“筠连”还是江姐名字中的“筠”,都没有脱离“筠”的本义。四川本来就盛产竹子,筠连多竹,自贡也多竹。江姐故居所在地江家湾,至今仍是翠竹环抱。江西也多竹,江西的高安县,唐代也叫筠州[注: 简介筠(yún)州,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米州置,以地产筠篁得名。治高安(今市)。次年即废入洪州。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万载、樟树等市县地。],不知道现在当地人提起这个唐代的州名,是否也念“jun”?还有,不妨向一些耄耋文化老人请教:他们说温庭筠的“筠”是如何发音的?

 

    我想,问题出在唐以后的宋代。宋代发明了印刷术,一位叫徐铉[注: 徐铉(916年—991年)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 ,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的大臣负责整理校注《说文解字》来出版,自然很有贡献,但也难免不出一些纰漏。恰恰正是此公,首次在“筠”字原注文后面增加了一个反切音“王春切”,这和许慎原注读音及“筠”字的造字原理大相径庭,其发音也很让人难以捉摸。所以稍后的《广韵》就干脆改成了“为赟切”。“赟”读若“晕”,与“为”字反切的结果,也就成了现在词典学家们认定的“yun”。清代[注: 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