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
第二届东亚汉学研讨会在…
泉州清代墓志铭现锡兰王…
《京剧文献资料汇编》(…
泉州清代墓志铭补充锡兰…
“清代皇室书画展”今日…
《清代理学史》问世引发…
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皇权…
美国汉学家艾兰:研究中…
最新热门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兼论对理的诠释(1)

时间:2011-06-29 11:31:24  来源:不详
编纂五经集解”,并“首以《易》属廷祚”之事,程廷祚领命后便开始依据六条体例撰写《大易择言》。这里尤其强调的是“欲以六条编纂五经集解”,由此看出这六条亦并非仅为修《三礼》而设,或者说是修《三礼》的专利,而成为纂修五经的通则。

进而言之,如果不局限于乾隆朝设立三礼馆修《三礼》这一件事,而是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联系起来看,前三朝官[注: 语出:(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修经书的情况是这样的:《易》有顺治十三年(1656)大学士傅以渐[注: 傅以渐(1609~1655) 字于磐,号星严。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人,祖籍江西永丰县。 清开国状元、一代名相。知名学者、史学家。]、曹本荣[注: 曹本荣,字欣木,黄冈人。顺治六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布袍蔬食,以清节自励。]编纂的《易经通注》,康熙二十二年(1683)大学士牛钮等编纂的《日讲易经解义》,五十四年(1715)大学士李光地[注: 李光地久任讲幄,简任纶扉,谨慎清勤,始终如一。且学问渊博,研究经籍,讲求象数,虚心请益。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等编纂的《周易折中》。《书》有康熙十九年(1680)大学士库勒纳等编纂《日讲书经解义》,六十年(1721)大学士王顼龄[注: 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江南华亭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御史王广心长子-wangxuling]等编纂的《书经传说彚纂》。《诗》有康熙六十年大学士王鸿绪[注: 王鸿绪教授(1946- ),男,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现任教于琼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科研教学督导室督导员。]等编纂的《诗经传说彚纂》,此书雍正时刊行。《春秋》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的《春秋传说彚纂》,雍正年间的《日讲春秋解义》,另外,《四书》与《孝经》有康熙十九年纂修的《日讲四书解义》,以及雍正五年(1727)纂修的《孝经集注》等。由此来看除了《三礼》之外,其余经书已经在顺、康、雍三朝修过,至乾隆时只有《三礼》未修,元年诏开三礼馆修《三礼》是顺理成章的,也即完成本应完成的部分。因此乾隆元年纂修《三礼》,十三年(1748)纂修成《周官义疏》、《仪礼义疏》、《礼记义疏》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其实乾隆朝也官修了其余经书,如二十年(1755)大学士傅恒等纂修的《周易述义》、《诗义折中》,三十年(1765)纂修的《春秋直解》。总之,在诸经中,《易》被纂修四次,《书》被纂修二次,《诗》被纂修二次,《春秋》被纂修三次,《四书》和《孝经》各被纂修一次,《三礼》也只被纂修一次。

应该说自清兵入关问鼎中原[注: 成语发音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成语释疑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伊始,清廷就开始实行“崇儒重道”的文化政策,“道在经中”在统治者[注: 统治者 to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