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
第二届东亚汉学研讨会在…
泉州清代墓志铭现锡兰王…
《京剧文献资料汇编》(…
泉州清代墓志铭补充锡兰…
“清代皇室书画展”今日…
《清代理学史》问世引发…
社会史视野下的清代皇权…
美国汉学家艾兰:研究中…
最新热门    
 
清代汉学家的“以礼代理”——兼论对理的诠释(3)

时间:2011-06-29 11:31:30  来源:不详

三、汉学[注: 释义 (西文Sinology/Chinese Studies)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家对理的诠释

在先秦两汉文献中不乏谈理字,但真正对理字进行系统诠释的当属宋明理学。理学家对理的解读是把它形而上学化了,作为抽象的概念,理具有本体意义。这种本体意义表现为自然、所以然、与所当然之意。朱熹说“事物之理,莫非自然。”[19]又说:“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20]朱熹虽然强调理无事则无所依附,但更多地是从形而上角度释理,“洒扫应对之事,其然也,形而下者也;洒扫应对之理,所以然也,形而上者也。”[21]理学家言理的这一特征被清儒概括为“理在事上”。

就理的外延来说,理学家大体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天即理。程颢[注: 程颢 (hào) 北宋(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说:“《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于己力哉?”[22]二程说:“理则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万物皆只是一个理。”[23]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24]陆九渊[注: 陆九渊(1139年~1192年),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江西抚州金溪青田人。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说:“塞宇宙,一理耳。”[25]第二,性即理。程朱一派持这种看法。程颐[注: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洛阳伊川人,人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说:“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26]朱熹继承二程说法,指出:“性即是理。有性即有气,是他禀得许多气,故亦只有许多理。”又“性只是理。气质之性,亦只是这里出。若不从这里出,有甚归着。”[27]第三,心即理。陆王一派持这种观点。程颢早有此类主张,陆九渊、王守仁[注: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加以发挥。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28]又“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道心,心皆具是理。”[29]王守仁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30]理学家对理的诠释注重其思想上的发挥,显然深化与丰富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理学的重要范畴和理论基石。刘师培[注: 刘师培是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在比较汉儒与宋儒言理时说:“若宋儒言理,以天理为浑全之物,复以天理为绝对之词。又创为天即理、性即理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