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靳飞:谈坂东玉三郎
鲁迅长孙周令飞:这个时…
“最牛老师”袁腾飞:我…
周令飞:祖母当年是“裸…
袁腾飞:我不是“历史权…
张飞:能文能武“儒将”…
最新热门    
 
齐晓飞:国际道德经论坛与《老子集成》

时间:2011-12-24 20:22:15  来源:不详
第一次举办的国际多边大型宗教会议,有34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一千多位佛教三大语系高僧和学界、商界、政界代表出席,盛况空前,影响深远)。记得2006年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常加班到深夜。每当疲劳困顿之时,为了让大家放松一下“换换脑子”,我便会在后海北沿醇亲王府的会议室里背诵《心经》等传统经典,而其中背得最多的,就是《道德经》。大家听得入神,我也背得起劲。81章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本是很难背诵的,但那段时间背得多了,也能记得很熟;而更重要的是,在那一次次“佛道相融”的背诵中,我对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体悟: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立者,而道家与儒家、佛家殊途同归,千百年来共同构建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框架。古人说三者是“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可以说,老子的思想有大爱至善的人文情怀,是人类的大智慧。比如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有无相生,生而不有、无为而治,见素抱朴、清虚慈俭,和光同尘、尊道贵德、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以德报怨、止战息争等理念,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净化心灵,可以对治时弊而促进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我对老子及其《道德经》,推崇有加。

 

    有一天,王哲一同志(时任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副司长)陪着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和陕西省宗教局张宁岗副局长找到我,说佛教界在举办如此有影响的盛会,道教界也该有所作为,任法融会长提出想借陕西楼观台修缮竣工之机,举办一个为世界祈福的大型法会,希望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像支持中国佛教协会那样支持他们。我说,支持没有问题,但活动要办就要办出特色来。在楼观台办活动的特色是什么?老子骑青牛“紫气东来”——在那里留下五千言《道德经》的传说就是特色,要办活动就要举《道德经》的旗帜。其实,举《道德经》的旗帜,正是关乎中国道教与时俱进的路径选择。中国道教与时俱进的路在哪里?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很多的渊源,但其最根本的精神基础还在于老子的思想。道教自东汉末年[注: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立教之始,就尊老子为道祖,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老子的思想对道教的存在和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背离之,道教就容易产生“神仙有术而黄老不彰”的流弊。八百年前,王重阳祖师为改变这种流弊,因时因势强调复归于老庄思想,把老庄的思想贯彻到教义中去,且系统化、制度化,并倡导道儒佛相融通,建立了全真道,给古老的道教带来了活力。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条件下,道教与时代同行,在自身建设方面得到了加强。这是主流,应当肯定。但毋庸讳言的是,道教发展中“神仙有术而黄老不彰”的状况,仍然严重存在,道教的社会形象很受伤。我认为,道教只有返朴归真,回到其主体文化源流,从老子那里挖掘思想内涵提升文化品格,才能振衰除弊,与时俱进,发扬光大……那一天,在醇亲王府古老的院落里,有了这样的思想碰撞,也就有了举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