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儿时春节记忆:初一吃团…
古人春节习俗:初一贴画…
古人春节习俗:初一贴画…
古人春节习俗:初一贴画…
春节的模样
推进中华文化改革发展的…
文化发展的“微观力量”
寻找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
春节与圣诞节的声音和颜…
叶小文:文化强国的“精…
最新热门    
 
春节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正在经历“转型”

时间:2012-1-22 10:45:50  来源:不详

 

罗雪村绘

 

  文化是个热词,它是一种视角,一种态度,也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今天,人们喜欢从文化角度思考和谈论各种问题,传统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当“文化”遇到“春节”时,便会激起更多话题。当代中国人的观念、时尚无论发生多大变化,春节仍然是所有节日里最隆重、最热烈的一个。同时,我们也分明看到,“转型期”的中国,春节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同样在发生着“转型”。

 

  一场电视晚会能否容纳和满足中国人对春节欢乐的需求,这是近年来不断引发议论的话题。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通过观赏一场电视晚会而度过除夕夜,成为当代春节文[注: 节文 拼音: 解释: 1.谓制定礼仪?o使行之有度。 2.礼节;仪式。 3.减省文字。-jiewen]化中最耀眼的部分。除夕夜对中国人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自从有了电视晚会,似乎春节期间的最大话题就是对一台晚会的品评。流行词汇、流行歌曲足以让公众消费大半年。失望、不满之声时有所见,但很快,人们又会把目光投注到对来年晚会的猜想和议论中,甚至派生出“我要上春晚”这样的娱乐性栏目。一场晚会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春节的中国特色和超强的凝聚力,这是很多人要提出的问题。近日读到作家郭文斌关于建议春晚提前或推后一天举行的建议,理由是让中国人能够更加充分地、多样地体验除夕的快乐。无论建议是否可行,这其实是一种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在“转型”中发生变化的思考。

 

  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现代生活的要求之间,似乎需要也正在寻求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