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咬文嚼字》挑央视春晚…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1年度…
《咬文嚼字》锁定名人博…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
《咬文嚼字》公布2011年…
两岸年度汉字微字当选 …
女神雕塑面部换成校董 …
评: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
方勇:《子藏》总序(节…
陈鼓应谈诸子学的新浪潮…
最新热门    
 
评:《咬文嚼字》对春晚的批评尺度最恰当

时间:2012-1-31 9:59:29  来源:不详
近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对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的文字质量进行评论。《咬文嚼字》称今年春晚文字质量总体上合格,但是语言类节目表现了文史、字词和语法上的错误。比如西施与貂蝉[注: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般认为,“貂蝉”并非本名,对其姓名无从考证。貂蝉的生活年代约在东汉末年,其姓名与出生年月均不可考。]相差只要700年左右,鼓并非人类最早的音韵等。

在众多对龙年春晚的批评之中,《咬文嚼字》毫无疑问“咬”得是尺度最恰当,立场最最客观的一个。对央视而言,这些批评既无恶意又无攻击性,所以也能欣然接受。

从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到如今的众人皆知,《咬文嚼字》这只“语林啄木鸟”尽管一咬再咬,咬电视剧,咬春晚,咬名人,却没有遭受太多的非议,落下炒作的质疑,反而一路走红,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明明“咬”了别人,可别人却无话可说,这“咬”的艺术还真不是一般的高。以这次“咬”春晚为例,明明我们知道这是《咬文嚼字》在借春晚宣传自己,可看完人家头头是道、严格考证后的纠错分析,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很显然,这样的“跟风”并不让人感到腻烦。由此笔者想到如今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和质疑,有的捕风捉影,有的流于口水,有的论据不足,很少有像《咬文嚼字》这样做到如此严谨,滴水不漏。在批评的手法和批评的艺术上,《咬文嚼字》应该说树立了一个标杆。《咬文嚼字》“咬”春晚,这是一则完美的植入广告。在普及语言知识的同时,《咬文嚼字》也宣传了自己,可谓恰到好处。很显然,这样的批评方式是值得鼓励和大力提倡的。大胆质疑,条分缕析,小心求证,这才是我们应该具有的批评态度。

(关东[注: 关东可能是指: 1、中国的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亦称满洲或东北,是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旧称。 2、中国的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北方地区,包括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